曲藝之鄉

曲藝之鄉

自1994年命名第一個曲藝之鄉開始,20年來中國曲藝之鄉已達40個,並有1個“全國青少年曲藝培訓基地” , 1個創作基地,中國曲藝之鄉建設委員會也於2011年9月份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曲藝之鄉
  • 舉辦單位:中國曲藝之鄉建設委員會
  • 評選對象:具有曲藝傳統的市縣區
  • 首次評選時間:1994年
概況,部分曲藝之鄉,安徽省蕭縣,廣東省東莞市,湖北省天門市,河南省南陽市,河北省樂亭縣,四川省岳池縣,四川省遂寧市,

概況

自1994年命名第一個曲藝之鄉開始,20年來中國曲藝之鄉已達40多個,並有1個“全國青少年曲藝培訓基地” , 1個創作基地,中國曲藝之鄉建設委員會也於2011年9月份成立。

部分曲藝之鄉

安徽省蕭縣

明、清時蕭縣是著名的曲藝、戲曲之鄉,漁鼓、墜子、大鼓、琴書梆子拉魂腔花鼓戲等曲藝、戲曲活動頻繁。現在主要有墜子戲、花腔漁鼓、蕭縣梆子戲、淮北花鼓戲等曲種。
墜子戲
蕭縣藝人在演唱河南東路墜子的基礎上,大量汲取了當地其他曲種和徐州梆子的音樂唱腔,逐步形成了“說、唱、噱、做”具有自己風格、特色的蕭縣墜子。蕭縣墜子戲為板腔體,板式、曲調包括新創的主要有:平板、寒板、慢板、慢板連、快板、正十字、倒十字、三字錦、五字嘣等,典調優美,長於抒情和敘事。伴奏樂器為簡板、墜胡。唱詞多為七字句,也有十字句。[21]
花腔漁鼓
花腔漁鼓又稱漁鼓道情、梆梆筒子,是一種安徽省的漢族戲曲劇種。敲打漁鼓配上說唱,就成了漁鼓道情這種演藝形式。漁鼓從清末開始盛行,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長的竹筒,蒙上豬護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發出響音說唱。一人邊演唱邊伴奏,右手拍擊漁鼓,左手敲擊竹板作為伴奏。流行於中國民間社會,作為一種宣揚道家思想的漢族說唱藝術,是道教濟世度人的教化方式和傳播道教教義思想的通俗說唱。花腔漁鼓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蕭縣梆子戲
蕭縣梆子戲的唱腔融於河南和山東梆子之間的腔調,屬板腔體,曲調豐富,結構嚴謹,能夠細緻地表達各種感情,唱腔板式有載版、非板、慢板、流水板、二八板,二八板又分為二八、慢二八,緊打慢唱,生動地表現人物唱腔。梆子戲在縣城各鄉鎮流行,民眾非常喜愛,極大豐富了全縣人們的精神生活。[20]
花鼓戲
淮北花鼓戲起源於淮河以北曲藝之鄉蕭縣,表演時男角上場背花鼓,樂隊伴奏時也以“花鼓”為主樂,因此叫淮北花鼓戲,是安徽省極具民間特殊演唱風格的漢族稀有戲曲劇種之一。淮北花鼓戲的唱腔哀婉纏綿,低徊流轉。尤其“寒調”,唱來如泣如訴,如哀如嘆,別具一格,極富個性。民間向有“花鼓戲難學、難唱、又難聽,聽過三天,迷上就不輕”之說。樂多哀音,行腔幽婉低徊。可謂原汁原味民間俚俗戲曲音樂的活化石。出生於蕭縣農村的周欽全是淮北花鼓戲的傳承人,2008年時,淮北花鼓戲被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東省東莞市

東莞的戲曲文化歷史悠久,曲藝人才層出不窮。主要有粵劇、粵曲、等傳統曲藝類型。粵劇曲藝在水鄉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尤其是在道滘、麻涌等鎮,各鎮都成立了粵劇曲藝協會,常年排練演出各類粵劇曲藝節目,創作了大量的優秀現代劇目,許多民眾創編的小粵劇目,如《彩菊回生記》、《情暖老人心》等還獲省、市創作、演出等多項金獎,為粵劇曲藝的繁榮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南國紅豆"在東莞煥發出無限生機,對我市的文化事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1999年道滘、麻涌兩鎮被中國曲協、文聯評為"中國曲藝之鄉",2000年5月道滘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光榮稱號。莞邑人將延續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創新求變,使東莞的曲藝之鄉的美譽流芳溢彩。
道滘人愛好粵劇、粵曲、木魚歌等,已有百餘年歷史,清末民初,每年用重金聘請省港大戲班來演神誕戲,龍船扒第一演大戲,成為歷史慣例。在粵劇曲藝的薰陶下,不少人學唱學演粵劇,成為脫穎而出的佼佼者,三十年代有“上手材”(葉棣材)五兄弟,吹打樂器一流,自立“五兄堂”,設館授徒,馳名廣州、新加坡。四十年代粵劇大老倌何非凡以《情僧偷到瀟湘館》一劇成名,省港澳共演出367場,打破劇目晚晚不同的慣例。文武雙全女花旦陳艷儂組成全女子戲班,名曰“美人威”,演出《劉金定斬四門》成名,提高女子的地位。抗日戰爭勝利後,年年請大戲班演出,學唱粵曲的人,在依村旁水的“涼棚”里,村頭的大榕樹下,在師傅的教授下,彈拉吹唱,練習粵曲,過春節時,麒麟引鳳表演,吸引了圍觀民眾,唱一曲《胡不歸》……,娛樂民眾,穿鄉過巷,大顯身手,娛樂大眾。
建國以後,私人合股,建有新華戲院,請粵劇團來演出,道滘工會文工團、工會藝宣隊演出也很多。公社化時的文工團,劉蓮卿出類拔萃,被佛山粵劇團吸收為花旦,六十年代九曲女青年陳錦雲被紅線女招考為省粵劇學校學員,成為省粵劇團花旦。六十、七十年代,草織廠、造船廠工人宣傳隊演出《沙家浜》、《斷橋會》等粵劇,十分活躍。1980年道滘文化站組成道滘業餘粵劇團,1985年演出《胡不歸》、《盼君還》粵劇,獲東莞市文藝匯演一、二、三等獎。到了九十年代,道滘粵劇曲藝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階段。有業餘曲藝粵劇隊(社)十多個,1990年第三屆歌手大賽,參加者170人,共演出5場,觀眾達一萬多人。葉少興演出歌頌亞運會奪標的小粵劇《慶功酒》獲得1990年9月5日東莞市首屆《粵樂杯》的冠軍。
招艮富獲亞軍,並代表東莞市參加“兩廣粵劇卡拉OK大賽”獲優秀獎。1992年創作粵劇《辣椒妹巧計勸家姑》獲東莞市二等獎。1995年演出《東莞放歌》獲市粵劇曲藝賽二等獎。1996年12月13日廣東省第二屆民眾戲劇花會,道滘鎮曲協根據真人真事,在省粵劇曲藝界專家潘邦臻、何篤忠等指導下,創作現代粵劇《彩菊回生記》宣傳救死扶傷、助人為善的美德,演出後引起轟動,獲省花會綜合金獎和創作金獎,《夫子店》獲銀獎。1997年演出小粵劇《斷機教子》獲東莞市家庭美德教育文藝匯演一等獎。同年11月10日在廣州市委禮堂演出《情暖老人心》榮獲廣東省思想道德建設戲劇小品大賽一等獎,省文化廳副廳長陳中秋觀看後對該劇評價很高,還勉勵道滘鎮多創作藝術精品,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多作貢獻。《情劇》於14晚在東莞市首屆藝術節匯報演出。11月22日、23日鎮宣傳辦、文衛辦、工會、婦聯、共青團聯合舉辦道滘鎮首屆粵曲大賽,72位參賽者,其中女選手23名,年齡最大的75歲,最小的8歲,邀請省市粵劇曲藝知名人士黃少梅、潘邦榛、蘇惠良、何篤忠、溫池等為評審,評出十大歌手。省曲藝協會主席黃少梅說:“這次鎮級比賽,達到這樣的水平,令人振奮。”省粵劇院著名編導何篤忠說:“道滘鎮將比賽辦得這么好,為振興傳統粵劇作出了貢獻。”東莞市戲曲協會會長溫池說:“這次比賽很有特色,老的有味,少的有朝氣,中年最為充實,令人大開眼界,‘粵劇之鄉’道滘當之無愧。”1998年春節全鎮12支曲藝(社)隊,下鄉上山巡迴演出100多場為廣大民眾歡度春節,濟川影劇院、蔡白、厚德管理區和馬洲村,請來廣州八和粵劇團、廣西玉林地區粵劇團,肇慶市廣寧粵劇團演出,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同年8月29日、30日省粵劇二團、小神鷹、吳國華、曹秀琴來道滘演出《霧鎖東宮十八年》和《情暖漢宮花》,12月19、20日舉辦道滘鎮樹文明“三風”(村風、民風、家風)暨紀念改革開放二十年粵劇粵曲文藝匯演,以廣東音樂《得勝令》大合奏拉開帷幕,多個曲藝隊,100多名曲藝員登場演奏,使數十位來自省、市的粵劇曲藝專家,領導幹部和千名觀眾看得如痴如醉。1998年12月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粵劇、曲藝之鄉”於1999年2月5日廣州廣軒大廈全省文化局長會議上頒獎。1999年春節13支曲藝(社)隊到村鎮巡迴演出,連續10多天,共演出200多場,觀眾達6萬人次,大大活躍城鄉文化。來時常到附近的洪梅、萬江、高埗、厚街、望牛墩、企石、虎門、長安等鎮村演出,還遠到番禺、順德、廣西北流等地演出。
1999年8月19日全市第二屆業餘粵曲(劇)調演比賽,道滘文化站《水秀山青》一劇獲得演出、表演、唱腔設計、舞台美術設計、優秀導演等6個金獎和創作銀獎等獎項。並在市影劇院慶祝國慶五十周年及澳門回歸祖國晚會上演出,受到省粵劇院藝術指導,國家一級演員關國華、關青和省曲協副主席李時成、市曲協主席溫池的好評。11月28日中國曲協共同組織評審團,有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協主席羅陽,中國曲協常務副主席劉蘭芳,副主席程永玲,中國曲協理事馮光鈺,中國曲協副秘書長常祥霖、王丹蕾、省曲協主席黃少梅,副主席李時成等人在市文化局、市曲協負責人陪同下觀看了道滘基層曲藝隊的即興表演,檢查鎮曲協的硬體設施建設,聽取曲藝發展的匯報,當晚觀看道滘粵劇曲藝匯報演出《抗洪頌》、《慶祝澳門回歸》、《水鄉巨變》等曲目,專家們通過認真檢查評審,全國文聯和曲協授予道滘鎮為“中國曲藝之鄉”的光榮稱號,29日晚在廣州市南方劇院舉行的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晚會上頒獎。
榮譽面前再加勁,道滘曲藝發新枝。12月18日,以“慶澳門回歸,邁向新紀元”的粵曲新秀大賽,參賽者年齡36歲以下,最小的年僅7歲,有16個單位(隊)的36名新秀角逐出10名優勝者,“雛鳳新聲更動聽,曲藝之鄉有後人。”2000年春節,道滘鎮14個粵劇曲藝社(隊),服裝道具、樂器、燈光、音響一應俱全,大鑼大鼓,聲色俱全,送戲下鄉10多天,演出300多場,為宏揚粵劇曲藝而努力,使廣大民眾過一個愉快的春節。小河村邀請廣西柳州粵劇團,廣東省粵劇二團為民眾過足粵劇戲癮。道滘曲協受邀請參加市電視台“龍騰”2000年演出。2月18日律涌曲藝隊在濟川影劇院演出《搜書院》等5個折子戲,慶元宵節。3月馬嘶塘曲藝隊在濟川影劇院演出《柳毅傳書》等5個折子戲專場,也是全場觀眾爆滿。“五?一”國際勞動節,馬來西亞檳城曲藝團與鎮曲協聯合演出粵劇,受到好評。
5月20日晚,澳門娛樂之友劇藝會與鎮曲協聯歡表演《望江亭》、《羅成寫書》、《秋江》等7個折子戲,與專業粵劇團相比並不遜色,道滘鎮“中國曲藝之鄉”迎來海內外粵劇愛好者之友。8月一連三晚順德市粵劇團由國家級演員蓋世芙、蔡玉姬主演《孤雁鳴十八秋》、《蘇東坡夢會朝雲》、《金花怒斬郡馬郎》,粵劇戲迷又過足戲癮。9月8日上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主席陳復森、市文化局長尹玉湘、東莞日報社長鐘劍輝、副社長葉澤駒、省曲藝家協會主席李時成,名譽主席黃少梅等省市文藝人士,與鎮委副書記黃貴洪一起掛上“中國曲藝之鄉”牌匾。連續兩晚由鎮曲協,九曲曲隊演出禁賭小粵劇《斬手指》、兩思教育小品《兩張借條》、《山鄉風雲》第三場、《白蛇傳之游湖》、《樓台會》、《大鬧廣昌隆》、《潘金蓮搓餅》等折子戲,省粵劇一團女演員陳錦雲(九曲人)、廣州粵劇團武生羅敏寧,我國著名粵劇曲藝表演藝術家彭熾權也上台作了精彩表演。10月13日晚,東莞市文化局和莞城曲協舉辦曲藝邀請賽,道滘曲協的粵曲表演唱《致富思源譜新篇》獲得金獎和創作獎、伴奏獎。10月26日律涌曲藝隊在影劇院作專場演出,10月29日澳門粵曲愛好者再訪道滘,聯歡演出。10月31日、11月1日鎮曲協到厚街雙崗村交流演出。11月17日九曲曲藝社到廣州市參加第三屆羊城國際粵劇節表演《大鬧廣昌隆》深得好評。2000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授予道滘鎮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粵曲)的光榮稱號。

湖北省天門市

2010年12月3日,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天門市“中國曲藝之鄉”稱號。2011年經國家文化部組織評審,天門市被命名為2011-201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一直以來,天門市高度重視民間文化藝術的保護、挖掘和傳承,市委、市政府把創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作為打造天門文化品牌的重要舉措,將天門曲藝、花鼓戲作為“一縣一品”文化品牌建設主要內容,並列入了 “十二五”發展規劃。
近幾年來,天門曲藝、花鼓戲的發展取得輝煌成績,花鼓戲、漁鼓、皮影戲、民歌等民間藝術項目,被民眾普遍熟知和認同,並享有盛譽。天門說唱《石磉磴還田》、戲曲《心靈的密碼》,大型花鼓戲《茶緣》等精品多次在全國、全省文藝比賽和行業文藝匯演中獲獎。2010年,我市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曲藝之鄉”稱號,2010年8月,天門市和彭市鎮均榮膺“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天門地處江漢平原,文化底蘊豐厚,藝術表演形式和流派繁多,然而,最具地方特色還是曲藝。
“天門曲藝”種類較多,歷史悠久,富地方特色,其演唱風格和表現手法自成流派,主要曲種有天沔小曲、天門漁鼓、天門歌腔、天門說唱、三棒鼓、蓮花落、道情、碟子小曲、天門善書等。這些曲種大多發源於明清時期,最早的在宋代。其曲藝音樂旋律優美,曲調豐富,演唱不拘一格,表演形式輕快活潑,富於變化。散發出鮮明濃厚的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
“天門曲藝”音樂元素取材於民間小調,在民眾中廣為流傳。其中碟子、蓮湘、三棒鼓更是天門市獨有的曲藝表演形式。2002年,天門漁鼓《一口咬定》榮獲全國“群星獎”金獎;2005年,天門說唱《還田風波》參加湖北省曲藝百花書會評比獲表演一等獎,創作二等獎。天門說唱《石磉磴還田》、戲曲小品《心靈的密碼》參加湖北省第十屆“楚天群星獎”評獎,榮獲金獎和銀獎。2007年,小品《蝦緣》獲湖北省“春滿楚天”春節聯歡晚會原創節目一等獎。2008年,天門說唱《秸梗把關》獲第十一屆湖北曲藝“百花書會”評獎創作一等獎、表演一等獎,天門漁鼓《王大媽養雞》獲得創作二等獎、表演二等獎。
此外,天門市還編撰出版《天門曲藝戲曲音樂選粹》(曲藝表演藝術家何祚歡題寫書名)、《天門曲藝作品集》(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題寫書名)和《江漢曲藝研究》等書,修改完善皮影戲《南泠品水》。在湖北藝術職業學院天門班開設曲藝課程和碟子、蓮廂、三棒鼓課程,並將天門漁鼓、碟子小曲、天門三棒鼓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提高江漢曲藝在全國的知名度。
資料連結
天沔小曲
又名碟子小曲,亦稱“內河小曲”。由“襄河”(即“漢水”)流域的天門、沔陽、漢陽、潛江一帶的“俚歌俗曲”嬗變而來。流傳於江漢平原,其中尤以天門、仙桃最為流行,故別稱為“天沔小曲”。因天門、沔陽是古“雲夢澤”腹地,洪水泛濫,每遇水災,百姓外出逃荒,敲碟子、唱小曲便成了人們外出謀生的一種手段。演唱的形式簡便靈活,不論稻場、街頭、院落、茶樓酒肆均可表演。表演形式可一人敲碟演唱,也可以配上絲弦二人或多人演唱。所演唱的曲牌多為江漢平原的俚歌俗曲。
天門說唱
亦稱天門鑼鼓說唱,是流行於天門及毗鄰地區的一個曲藝新品種,產生於一九七五年。在演唱形式上,一般為甲乙二人演唱(一男一女或兩男),也可由一人演唱。二人演唱時,甲站立左邊兼打鼓(書鼓由鼓架支撐)、擊鑔(用小京鑔橫置於鼓架左側)、敲鑼(掛於鼓架右側),乙站立右邊手持“三星”(用銅鈴、鐺鑼、馬鑼由鐵架支撐組成,亦稱“星得皇”)相配合。表演時,以說為主,以唱為輔,句式結構無嚴格要求,但語言要求用方言土語,並大致押韻,說白、唱詞要形象生動、風趣詼諧、通俗易懂。伴奏一般以嗩吶為主奏樂器,配以二胡、洋琴、琵琶、竹笛等,有的增加大提琴。也有加用電聲和銅管樂器的。
天門漁鼓
傳產生於清嘉慶年間。過去的漁鼓演唱形式主要是沿街賣唱,茶樓座唱和紅白喜事趕酒。有單口唱、對口唱和唱皮影戲三種演唱形式。天門漁鼓是盛行於天門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漁鼓,起源於唐代,俗稱“道情”或“道情筒子腔”。流轉至今的漁鼓曲牌中,即有《道士腔》、《還魂腔》、《觀音調》等。天門漁鼓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可溯到乾嘉“盛世”。天門漁鼓曲目有《武松趕會》、《拷棚案》、《包公案》。現在天門漁鼓最常見的演唱形式是與皮影配合,為皮影戲伴唱。
三棒鼓
亦三根銅錢棍。傳唐時已有,當時叫三杖鼓,由一人頸掛扁鼓,手輪三根小木仗,三杖輪次擊鼓,並以一杖輪流拋擲空中。邊舞邊擊邊唱。唱詞多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數為五、五、七、五。傳到湖北天門後,融入當地花燈鑼鼓、田歌等,邊舞邊唱,有的甚至融武術、雜耍、魔術於其間,花樣很多,因而流布很廣,有的還傳到國外。據《天門縣誌》記載:同治年間,天門藝人陳登洲攜兒帶女靠唱漁鼓,打三棒鼓到了烏克蘭一帶。歐洲其它一些國家也有天門華僑當時靠打花鼓到國外謀生的。

河南省南陽市

1997年10月22日,中國曲藝家協會命名南陽市為“中國曲藝之鄉”。 南陽曲藝源遠流長,在南陽漢畫像石中刻下了最早的說唱藝術痕跡。宋元時,南陽說唱藝術已很盛行。被稱為中原曲藝之首的大調曲子(又稱鼓子曲)即源自元曲散曲中的北曲。今存曲目千篇以上,曲牌180多個。中國現有的300多個曲種,大半花開南陽盆地,被戲劇大師田漢贊之為“中原瑰寶”。南陽曲藝除了獨具特色的大調曲子、三弦書、槐書、鼓兒詞、鑼鼓曲、蛤螞嗡、桐柏漁鼓、蓮花落、亂彈外,還有河南墜子、山東琴書、快書、快板書、小品、故事、相聲等。 南陽作為“曲藝之鄉”有三多:一是曲目多。傳唱曲(書)目總數為2700多篇(部)。二是藝人多。全市各縣、市、區都有說唱團、曲藝隊或曲藝組,加上眾多的業餘“曲友”,形成了一支龐大的曲藝隊伍。三是曲藝作家多。以蘭建堂、閻天民、李文武等為首的全國、全省知名曲藝作家,大都辛勤筆耕,活躍曲壇,創作出了一大批優秀劇目。 原中國文聯副主席、曲藝家協會主席陶鈍曾賦詩道:“南陽書曲昔時聆,二十年來魂夢中。清音妙語歌盛世,臥龍今又變飛龍。”

河北省樂亭縣

河北省的樂亭縣以樂亭大鼓而聲名遠播,由此也被中國曲藝界命名為“中國曲藝之鄉”。
作為中國北方主要曲種的樂亭大鼓,說唱結合,韻散相間,以獨具特色的民族形式和自成體系而著稱,在以冀東為中心的廣大農村普遍盛行。樂亭大鼓在近四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將樂亭地域文化內涵寓於民眾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之中,對北京琴書、東北大鼓、唐劇等姊妹藝術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較深的影響。是中國曲藝百花園中一束絢爛的藝術奇葩。
2006年,樂亭大鼓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樂亭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積極推動樂亭大鼓的繼承與發展,將樂亭大鼓的搶救、保護、繼承、創新、發展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視,把樂亭大鼓事業的發展作為全縣文化發展戰略的大事來抓。二是政策上重點傾斜,組建專業演出團體,促進樂亭大鼓藝術的發展和繁榮。三是經濟上大力扶持,設立專項資金,對樂亭大鼓重點藝人、貢獻突出人員及藝術精品進行補貼和獎勵;2008年,樂亭大鼓傳承人張近平榮獲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樂亭大鼓》,成為研究樂亭大鼓的集大成作品。四是輿論上積極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形成了全縣上下共謀樂亭大鼓發展的氛圍。由於措施得力,樂亭大鼓藝人情緒高漲,演出活動空前活躍。全縣擁有專業及業餘樂亭大鼓藝人一百多名,每年在樂亭及周邊各縣完成營業性演出6000餘場,宣傳觀眾150多萬人次,演出收入近200萬元。
這縣博物館內專設樂亭大鼓展廳,將徵集到的樂亭大鼓原始資料,包括實物資料、文字資料、影像資料,以及與樂亭大鼓有關的各類文物,建立起完整的樂亭大鼓數據資料庫。籌資成立樂亭大鼓研究室,專門從事樂亭大鼓的整理、研究工作。探索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思路,鼓勵和支持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樂亭大鼓教學、賞析活動。建立了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研究機構,組織樂亭文化研究會、樂亭大鼓著名老藝人、從事民間藝術研究的自由撰稿人等,對普查中蒐集到的樂亭大鼓資料進行搶救性保護。已蒐集文字資料55萬字,音像資料70小時。這縣在部分中國小開設民間藝術課程,開展樂亭大鼓普及教學,培養樂亭大鼓後備人才。2009年,樂亭籍企業家劉樹義個人融資成立了“樂亭縣桂雲文化聯誼中心”,與中國北方曲藝學校合作,開辦樂亭大鼓專業,招收藝術素質好的學生,2011年已輸送2名新生入校學習。
2006年,樂亭大鼓《警徽閃閃》在河北省匯演中獲得一等獎;樂亭大鼓《丁香情》在河北省第八屆燕趙群星獎評選中獲“群星獎”,並在中央文明辦和國家文化部聯合舉辦的全國“四進社區”文藝展演活動中獲銀獎;2007年,樂亭大鼓《小兩口分家》參加中國曲藝家協會、河南省文聯聯合舉辦的2007年河南寶豐馬街書會鼓曲唱曲邀請賽,榮獲二等獎,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欄目錄製節目並多次播放;2008年,以樂亭皮影、樂亭大鼓、評劇這三種藝術形式為載體的30集電視連續劇《京東三枝花》在北京懷柔“飛騰”影視基地拍攝完成,縣內11名戲曲曲藝演員參加了拍攝。
樂亭大鼓已成為樂亭百姓的一道文化大餐和樂亭的一張文化名片,同時也使樂亭縣成為全國地域文化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
中國曲協領導、著名表演藝術家劉蘭芳、姜昆出席掛牌儀式,並現場助興演出了評書《康熙買馬》、相聲《樂在其外》。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張近平、梅花獎獲得者徐荷英分別表演了樂亭大鼓《呂蒙正趕齋》、河北梆子《大登殿》選段,中國廣播藝術團、河北省藝術團的演員表演的現代歌舞也為掛牌儀式增添了喜慶氣氛。劉蘭芳、姜昆等曲協領導在樂亭期間還參觀了李大釗紀念館、博物館及桂雲文化聯誼中心,並和樂亭大鼓藝人進行了座談交流。
樂亭縣被“中國曲藝之鄉”,必將為樂亭大鼓的傳承發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機,將極大地促進樂亭縣文化事業特別是曲藝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四川省岳池縣

曲藝之鄉
2007年,岳池縣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予“中國曲藝之鄉”的稱號。
岳池縣自唐代置縣以來,勤勞聰慧的岳池人民在生活勞作的同時,吸取先秦至六朝時期的民間文學營養,創作一些帶有表演動作的評彈說唱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從自娛自樂到逐漸走入大眾生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曲藝文化。明清開始,岳池曲藝藝人活動成為常態,早期以評書、竹琴、荷葉演唱活動為主。“五四”以後,岳池的曲藝演唱形式及藝人不斷增加,出現知名藝人及代表節目,評書藝人覃巨武到四川各地演講自編評書《鐵俠記》深受觀眾好評,享譽巴蜀;竹琴藝人唐承中、荷葉藝人粟吉山等在巴蜀各地行藝,亦深受民眾歡迎。解放初,全縣有戲樓、說書唱戲的茶館數百處,在上世紀文化大革命時絕大多數被破壞。上世紀80年代,岳池縣顧縣鎮一位農民無意間從地下挖出3塊栩栩如生的古戲石刻。石刻每塊長約3米,高約0.5米,每塊刻古戲3幅,每幅刻人物多個,其形態姿勢各異,刻工極為細膩,人物形象逼真。由於歷史久遠,石刻古戲內容至今無人能說清楚。2008年底,岳池縣文物普查人員在顧縣鎮發現了位於川主廟內的一座近300年滄桑的古戲樓。始建於宋代的川主廟系祭祀先秦蜀郡守李凍的歷史紀念建築物,廟內主要建築有李冰塑像及戲院、戲樓。主戲樓居中,前欄刻有眾多雕飾,兩側有樓梯,可供演員上下,南北配殿則各置有戲台輔佐。古戲石刻、顧縣戲樓再現了岳池曲藝的一時繁榮,也為研究岳池曲藝文化的發展變遷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岳池曲藝品類豐富。岳池縣民間不少藝人尚能創作和演出揚琴、竹琴、盤子、清音、古箏彈唱、荷葉、花鼓、車燈、連廂、金錢板、快板、評書、雙簧、諧劇、方言、相聲、相書(口技)、蓮花落、三句半、曲劇等20餘種形式的曲藝節目,燈戲已被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岳池曲藝藝人眾多。岳池縣於1950年10月成立了縣曲藝協會,有會員80餘人。全縣有民間職業演出團體22個,包括縣曲協直管的綜合性演出團體岳池縣民間藝術團,以及5個曲藝團隊、6個雜技團隊、9個木偶班組和1個皮影班組;已初步建有曲藝特色鄉鎮6個、曲藝特色社區4個,各鄉鎮、社區組建的業餘文藝演出隊110多個,從藝者達2000多人。縣城區每遇重要節慶、商展促銷或時政宣傳時一呼百諾,上街表演岳池曲藝的愛好者常可上千。岳池曲藝影響廣泛。原文化部副部長吳雪自幼受岳池曲藝的影響,並以岳池的故事為題材,創作了富有幽默諷刺意味的話劇《抓壯丁》,得到了毛澤東的特別稱讚。岳池川劇團表演的燈戲《嫁媽》晉京中南海,得到眾多中央領導的好評。岳池藝人郭宗勛一人打擊全套川劇鑼鼓,口唱生旦淨末醜聲腔,同時操縱木偶表演,獨演整台被單戲,曾為德國、日本外賓及港、澳、台同胞演出,被譽為“是四川省藝術價值很高的特種藝術,是岳池的土特產。”1985年四川省場鎮文化工作現場會、1986年四川省農村宣傳文化工作現場會相繼在岳池召開,期間成功舉辦2場岳池曲藝專場表演。在2002年、2004年、2006年、2009年、2011年的五屆岳池農家文化旅遊節主題文藝演出中,曲藝演出凸現主角地位,成為傳統保留主打節目。“岳池杯”首屆中國曲藝之鄉曲藝大賽,吸引了全國各地中國曲藝之鄉的50多部作品報名參賽。第五屆岳池農家文化旅遊節舉行曲藝專場演出時,數千名民間藝人及曲藝愛好者參加大規模街頭民間文藝巡遊展演,充分展示了岳池曲藝的獨特魅力,多次受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新聞記者以及外國友人的高度讚揚。
岳池曲藝演出貼近基層、謳歌生活,民眾喜聞樂見,深具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和潛力,全縣曲藝文化產業呈現“三輪”驅動的態勢。以職業演出團為主體開展巡迴營業性演出。岳池川劇團常年在小平故居演出燈戲,深受遊客喜愛。岳池20餘個民間職業演出團體常年在外巡迴演出,足跡踏遍全國各地。他們常常將曲藝與雜技、氣功、木偶、皮影等藝術形式結合在一起,給當地的民眾送去無盡的歡樂,既豐富了當地的文化生活,也為自己創造了一筆筆可觀的收入。以鄉鎮、社區的業餘曲藝隊為主體開展本土商業演出。岳池民間紅白喜事、場鎮商店企業開業促銷,大多要請曲藝隊登門獻藝,或歡聲笑語贊盛事,或說唱哀怨解愁悵,或幽默詼諧送祝福,在人們津津樂道中,全縣業餘曲藝隊伍不斷發展壯大。以縣曲協直管的縣民間藝術團為主體開展有償主題曲藝演出。縣民間藝術團具體承擔本縣的中心工作主題曲藝演出、經常性“三下鄉”演出、節假日慶典演出、接待上級或參觀代表的演出等大型曲藝演出活動,同時,在農家樂為外地遊客舉行專場曲藝表演,已逐漸成長為全縣專業曲藝演出的龍頭隊伍。

四川省遂寧市

2012年9月25日晚,“中國曲藝之鄉”授牌儀式暨中國曲藝家協會送歡笑進遂寧文藝晚會在河東新區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董耀鵬為遂寧市授“中國曲藝之鄉”牌。
遂寧,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成渝經濟區腹心,自古以來就是巴蜀文化的交匯之地,素有“東川巨邑”“文賢之邦”的美稱,擁有166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文化底蘊深厚。
曲藝的“根”在基層,曲藝的“源”在民間,曲藝的“魂”在民眾之中。遂寧曲藝發展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公元初年,東漢時期已達到相當繁榮的程度。1971年,在遂寧萬金山附近的東漢岩墓中,發掘出一批打鼓說書俑,其生動的表情和優美的體態,表明東漢時期遂寧的說唱藝術已達到一定的藝術水平。
遂寧是中國觀音文化重要的發祥地,觀音民俗文化源遠流長,民眾根基深厚,自北宋時期便形成了一年三次的香會節。每當節會期間,各種民間曲藝表演都會粉墨登場,熱鬧非凡。到了清朝時期,遂寧周邊已形成“九宮十八廟”。廟會期間,各地馳名藝人齊聚遂寧,表演各種富有地方特色的戲曲,蓮花落、道琴(竹琴)、評書、快板、聖諭等曲藝演唱競相爭艷。
自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5年),蓬溪縣創立曲藝戲團“義泰班”後,“洋溪班”“文華班”“書樂戲班”“民盛班”等10多個曲藝(戲曲)社團相繼問世,積累曲藝劇目300多個,其形式之豐富,劇目之繁多,在川中地區獨樹一幟。
解放初期,遂寧曲藝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人民民眾把翻身解放的喜悅之情融入到各種曲藝形式之中。四川清音、評書、荷葉、金錢板、花鼓等曲藝品種進一步發展。富有時代精神的曲藝作品,激發人民民眾豪邁走向新的生活。
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孕育了遂寧豐富多彩的民間曲藝;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更為遂寧民間曲藝的發展搭建起了廣闊的舞台。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遂寧曲藝進一步發展,先後產生了《拉郎配》《貨郎與小姐》《兄妹開荒》《夫妻識字》《劉文學》《兩把鋤頭》等有影響的劇目。評書、荷葉、金錢板、花鼓等曲藝品種也在各文工團獲得發展,為遂寧曲藝走向繁榮打下了堅實基礎。
1985年遂寧建市。在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全市民眾性曲藝活動越來越豐富,影響也越來越廣泛。市內流行的主要曲種有16種,其中以唱為主的有清音、揚琴、盤子、車燈、琵琶彈唱、連宵、花鼓、金錢板、荷葉、竹琴等10種;以說為主的有評書(故事)、諧劇(四川方言)、方言相聲、相書、善書、快板等6種。市曲藝家協會擁有157名市曲協會員,全市職業和業餘曲藝演員共有3000多人,曲藝愛好者超過20萬人。
進入新世紀,遂寧曲藝人發憤圖強,勇攀藝術高峰。金錢板《訓導》《回娘家》獲得中組部、文化部、總政治部、廣電總局主辦的全國文藝調演金獎。曲藝作品《留守姐妹花》獲得“中華頌”全國小戲小品曲藝大展一等獎。四川清音《廣柑甜又香》獲得中央電視台少兒曲藝大賽新苗獎、《天天都聽村村響》獲得四川省廣電系統文藝匯演一等獎。金錢板《平墳風波》獲得四川省首屆“劍南春”杯民眾曲藝大賽銅獎。這些藝術成就的取得,標誌著遂寧曲藝藝術水平已經躋身全國前列。
遂寧豐厚的曲藝土壤,孕育了一大批有影響的本土藝術家。肖順瑜,非物質文化國家級保護項目四川清音傳人,她演唱的《昭君出塞》《黛玉焚稿》等清音唱段,走紅全川。熊宗德,本土家喻戶曉的曲藝大家,被遂寧曲藝界尊崇為“老天牌”,他在創作大量曲藝作品的同時,培養了遂寧曲藝界整兩代後起之秀。馮光榮,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曾任四川省曲藝家副主席,他創作的四川方言、諧劇、金錢板和曲劇,充實了舞台,保活了曲種。盧國珍,著名的四川清音傳人,獲得四川省曲藝大賽最佳表演獎,被譽為“川中清音皇后”。楊興國,四川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長期從事曲藝編導工作,其曲藝作品《警花花鑼鼓》、快板劇《近鄰》、曲劇《華燈初上斗城夜》等多次獲中、省級獎勵。
2011年7月,基於深厚的曲藝文化底蘊,為進一步繁榮民眾文化生活,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遂寧市正式啟動“中國曲藝之鄉”創建工作。2012年3月,市委六屆二次全會通過《中共遂寧市委關於推進文化改革創新,加快建設文化強市的決定》,為遂寧創建“中國曲藝之鄉”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在推進“文化強市”戰略中,遂寧曲藝得到了新的發展和繁榮。遂寧曲藝人推陳出新,繼往開來,取得了新的成就:車燈、蓮宵、花鼓、說唱小調精彩不斷;蓬萊大樂,象山花鑼鼓,四川清音聞名遐邇。遂寧曲藝中的雷棚評書、花鑼鼓、坐歌堂等曲藝類型已經成功申報為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確定了傳承人,使得大批傳統曲藝項目得以沿襲與傳播。
遂寧在挖掘保護傳統曲藝節目的同時,大力實施曲藝人才培養工程。遂寧少兒曲藝藝術業餘學校開設了四川清音、四川盤子、鑼鼓快板、雙簧、方言相聲等曲藝表演課程。學員們排演的節目在2010年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曲藝演出中,獲新苗獎,引起中央電視台《曲藝雜壇》欄目組的關注。
深入進行曲藝理念研究。遂寧投入專項經費,整理、撰寫、出版了相關曲藝著作,為深入研究遂寧曲藝文化積累了珍貴的理論資料。通過研究、整理遂寧及各地遂寧籍重要曲藝人物,搶救出了一批寶貴的藝術資料,重現了一批曾在各大比賽中獲獎的保留曲目和代表遂寧特色的精品劇目,推動了遂寧曲藝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在四川清音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後,遂寧抓住契機,將地方特色文化與四川清音有機結合,打造出了遂寧特有的清音旅遊品牌——“聖水蓮花清音組合”。這個組合在保留傳統經典曲目的基礎上,融入遂寧特色文化,創作新曲目;改變“一首曲兒站著唱到底”的方式,將舞蹈動作融入清音表演中。“聖水蓮花清音組合”已經成為遂寧接待旅遊團隊的精彩節目。
為促進遂寧曲藝不斷發展,豐富人民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市委、市政府提出: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培養20名在全國曲藝界有影響的領軍人物,50名在省內曲藝界有影響的骨幹人才,5000名業餘曲藝理論、創作、演出人才;重點打造大型曲藝雜技劇目《大唐驚艷》《盛世華夏》,大型民俗曲藝川劇《採茶的婆娘燒陶的漢》,精心打磨大型雜技劇《姊妹觀音》,積極參加中國藝術節、全國精品舞台劇目工程評選、曲藝牡丹獎等賽事;培育年演出收入上3000萬元的骨幹曲藝演出團隊3個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