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鹵是製鹽企業在製鹽過程中最原始的一道工序。
清代,福建一些沿海鹽場,均採取曬滷製鹽法。場內建有納潮溝、蒸發池、結晶坎等。漲潮時把海水引入溝內,經多道的蒸發池蒸曬,然後將滷水灌入結晶池曬製成鹽。由於生產工具落後(納潮靠水車、提鹵用手戽),加上生產方法陳舊(全部採取小坎、淺曬),故成鹽雜質多,色澤感差。
民國時期,部份鹽場產區,採用曬滷製鹽法。由於建場時鹽民各自占地建坎,布局不齊,規格不一,且護場之圍堤,乃由各戶出工合建,既薄又矮。結晶坎每坎面積僅10平方米,坎頭挖一小坑作為鹵井,每遇雨,須十多天才能復曬,產量少,質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