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景區

智慧景區

智慧景區是指可以對景區的“生態環境”、“設施”、“工作人員”、“客人”進行信息化和智慧型化管理與服務的景區。

智慧景區指景區能夠通過智慧型網路對景區地理事物、自然資源、旅遊者行為、景區工作人員行跡、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進行全面、透徹、及時的感知。

廣義的“智慧景區”是指科學管理理論同現代信息技術高度集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低碳智慧型運營景區。能夠更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為遊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狹義的“智慧景區”是“數字景區”的完善和升級,指能夠實現可視化管理和智慧型化運營,能對環境、社會、經濟三大方面進行更透徹的感知,更廣泛的互聯互通和更深入的智慧型化的景區。狹義的“智慧景區”強調技術因素,廣義的“智慧景區”不僅強調技術因素,還強調管理因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慧景區
  • 類別:環境科學
  • 強調一:技術因素
  • 強調二:管理因素
定義,內涵,意義,基本原則,總體思路,具體思路,建設目標,基本原則,背景,技術,建設規範,九寨溝,相關信息,

定義

智慧景區指景區對遊客、景區工作人員實現可視化管理,最佳化再造景區業務流程和智慧型化運營管理。同旅遊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戰略聯盟。實現有效保護遺產資源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提高對旅遊者的服務質量。實現景區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內涵

廣義的“智慧景區”內涵豐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通過網際網路對景區全面、透徹、及時地感知;(2) 對景區實現可視化管理;(3) 利用科學管理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完善景區的組織機構,最佳化景區業務流程;(4) 發展低碳旅遊,實現景區環境、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意義

什麼是智慧景區
智慧景區指景區能夠通過智慧型網路對景區地理事物、自然資源、旅遊者行為、景區工作人員行跡、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進行全面、透徹、及時的感知,對遊客、景區工作人員實現可視化管理,最佳化再造景區業務流程和智慧型化運營管理,同旅遊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戰略聯盟,實現有效保護遺產資源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提高對旅遊者的服務質量,實現景區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智慧景區”的建設是對景區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全面提升,其建設路經主要由信息化建設,學習型組織創建,業務流程最佳化,戰略聯盟和危機管理構成。信息化建設和業務流程最佳化能夠幫助景區實現更透徹的感知和更廣泛的互聯互通,提高管理的效率和遊客滿意度;創建學習型組織和戰略聯盟有利於提高景區管理團隊的創新能力,培養景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智慧景區智慧化管理具有如下特點:
定量化:定量化表現在智慧化管理是通過套用模型化和定量化的技術來解決問題。
智慧型化:智慧化管理集成套用了許多高科技化的管理手段和工具,從而使得智慧化的管理系統具有了分析和模擬人腦信息處理和思維過程的能力,即人工智慧。綜合性。綜合性表現在智慧化管理強調綜合套用多種學科的方法。除了需要管理學、經濟學、數學、統計學、資訊理論、系統論和計算機知識外,隨具體研究對象的不同還需要行為科學、社會學、會計學、物理學、化學、控制論及各種專門的專業技術知識。
集成性:集成是指集大成的意思,其意是指將各種管理方法的好的方面、精華部分集中起來組合在一起,融合創造性的思維等智力因素在其中,以實現管理系統的功能集成和技術集成。
動態性:動態性是指要求管理者在智慧化管理的過程中,要隨著內外部的情況變化而不斷補充和修改智慧化的信息輸入,從而求出新的智慧化的最優信息輸出。
系統性:系統性指智慧化管理根據系統觀點來研究各種功能的關係。
建設的意義
智慧旅遊以融合的通信與信息技術為基礎,以遊客互動體驗為中心,以一體化的行業信息管理為保障,以激勵產業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為特色,其核心是遊客為本、網路支撐、感知互動和高效服務,旨在通過信息技術和旅遊服務、旅遊管理、旅遊行銷的融合,使旅遊資源和社會資源得到系統化整合和深度開發套用,服務於政府、企業、遊客等的旅遊發展形態,並結合社會公共服務和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注重遊客體驗、提升企業經營能力和政府公共服務能力,促使生態、文化、社會和經濟的綜合價值最大化,實現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智慧旅遊系統作為資訊時代和網際網路時代的產物, 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旅遊景區的智慧化建設更是智慧旅遊健康發展的第一原動力。無論是自然資源豐富的景區還是歷史文化厚重的景區,亦或者是現代主題鮮明的園區,對資源經營、接待能力提升、安全監控以及遊覽服務輔助的技術套用一直是智慧景區力求完善的主旨。因此,建設智慧景區對於推進智慧旅遊整體建設,推進信息技術與旅遊業的融合,加快旅遊業管理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對於實現整個旅遊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切入點和具體體現:
藉助現代信息技術,集中應對並解決當前景區管理機構面臨的保護與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將景區管理工作堅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扎紮實實地落在實處。
有助於推動景區管理機構服務職能轉變:
建設智慧景區可以藉助技術手段,促使景區資源的合理安排、整合協調、動態監管,發揮其對旅遊信息公眾化服務、行業規範性指導,通過準確地掌握遊客的旅遊活動信息和旅遊企業的經營信息,實現旅遊行業監管從傳統的被動處理、事後管理向過程管理和實時管理轉變,促進旅遊管理機構的服務職能將進一步由被動處理向主動服務轉變。
有助於促進景區旅遊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隨著旅遊電子商務平台、旅遊公共服務平台、旅遊行銷[宣傳]平台、手機移動服務平台等一批項目的建設投入,全方位的旅遊資訊和動態服務,將充分吸引遊客對景區旅遊產品推介、旅遊生活體驗的關注,促使遊客由線上體驗到線下消費的現實轉變,特別是散客資源。旅遊景區作為旅遊產業鏈中的核心組成部分,旅遊景區的智慧型化設施和智慧化管理也提升了旅遊業態對遊客的吸附和消化能力。
促使旅遊企業將實現旅遊經營增長和管理成本最佳化的雙重豐收:
旅遊景區管理機構作為滿足遊客體驗需求、吸引遊客體驗消費的服務主體,它具有商業盈利和服務規範的雙重訴求。信息技術的套用和智慧型設施的投入,從服務數量上,擴容了旅遊景區對遊客快速增長的接待能力和服務能力。從服務行銷上,可以通過旅遊輿情監控和數據分析,挖掘旅遊熱點和遊客興趣點,策劃對應的旅遊產品,制定對應的行銷主題,推動旅遊行業的產品創新和行銷創新。另外,也可以通過量化分析和判斷行銷渠道,最佳化長期合作的行銷渠道。從服務質量上,提升了旅遊企業對遊客日益增長的多方式、多途徑信息獲取訴求的回響能力。

基本原則

總體思路

“智慧景區”規劃和建設的總體思路是
以國家旅遊局對旅遊信息化建設的要求為指導,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依託,結合景區的具體情況,建立以智慧管理中心為核心的管理服務、行銷、生態保護三大體系,初步建立景區資源管理系統、景區電子自助導覽系統、景區監控管理系統、門禁與安防系統、電子巡更系統五大系統;將景區傳統的管理模式轉變為智慧化的管理模式,變分散管理為協同、變多級管理為扁平化管理、變粗放管理為精細管理,實現“資源保護智慧化、經營管理智慧型化、產業整合網路化”,實現管理和行銷新的突破,樹立先進的管理和科技旅遊品牌。

具體思路

“智慧景區”建設的具體思路
第一,以建設部、國家信息產業部、國家旅遊局、國土資源部等關於信息化建設的要求為指導,聽取建設部相關專家對智慧景區建設的意見和建議,並將這些規定、意見和建議融合到“智慧景區”的總體規劃中。
第二,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信息技術為依託。“智慧景區”的先進性不僅體現在所採用的技術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管理和服務理念上。在深入了解景區管理理念的基礎上,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形成“智慧景區”總體規劃。
第三,以景區的具體實際為基礎。“智慧景區”最終是景區經營管理服務的。總體規劃必須從景區的具體實際出發,對管理服務、生態保護、數字行銷等方面的智慧化需求進行細緻深入的調研,反覆討論,總體規劃方案需要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
第四,以國內相關景區/城市的智慧化建設經驗為參考。“智慧景區”的總體規劃需要消化吸收國內外相關景區、城市已有的智慧建設管理經驗,取其精華,結合景區的實際,為己所用。
第五,以運營智慧型化為核心,建設自然資源保護智慧化、產業整合網路化為目標,建立符合自身管理的“智慧景區”。

建設目標

“智慧景區”建設總體原則:本著“統一規劃、統一平台、分期實施、小步快走”的總體原則,“智慧景區”建設在遵循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分階段分步驟建設。
“智慧景區”建設目標:制定總體建設規劃、完成景區資源管理平台、建設以三維全景展示系統為中心的展示平台建設、改造傳輸網路,實現智慧景區管理流程的初步改造,並為智慧景區的運行維護培養一批具備基本操作技能和管理技能的人才,使“智慧景區”建設初見成效。

基本原則

統一規劃、統一平台、分期實施、小步快走:智慧景區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不斷創新最佳化的過程,需要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建設。總體規劃為智慧景區建設進行階段劃分,並規劃各階段的目標和任務,那些基礎性的、建設周期短、見效快以及對景區經營管理有重要作用的項目要優先建設。目的在於使智慧景區的建設迅速見效,有助於推動智慧化建設進程。
統一標準、資源共享:遵照建設部關於智慧化景區建設的相關標準進行規劃,體現統一標準、統一規範、統一接口、統一編碼的原則,保證景區資源共享的無障礙性,同時規劃景區與其它部門之間的資源共享。
安全可靠、實用先進:智慧景區各系統必須是一個安全可靠的系統,需要一個完整的安全保障體系,有效防止來自外部和內部的惡意攻擊,保障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所規劃的技術方案和主要設備應當是符合景區實際需要的、先進的,不要盲目追求最先進的技術。
整合資源、開放互聯:智慧景區建設需要一個集中管理平台,用於整合、協同景區資源,各套用系統之間應當遵循開放的標準進行互聯互通,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

背景

1.1 我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面臨新挑戰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人均GDP已經達到3000美元,旅遊業進入了爆發性增長階段。2009年11月1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決定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民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為我國旅遊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我國旅遊業正值由世界旅遊大國向旅遊強國轉型的關鍵期,同時也面臨著增長方式和發展目標上的戰略調整,面對新形勢,我國景區可持續發展面臨新挑戰。主要表現為:(1)熱點景區面臨遊客超載。遊客超載不僅容易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且容易造成景區交通擁堵,誘發安全事故,降低遊客遊覽質量。熱點景區需要有效管理遊客,加強生態環境監測,通過旅遊高峰期遊客時空分流導航管理均衡遊客分布,以減輕環境壓力,提高遊客滿意度。(2)景區需要加快低碳旅遊發展。為緩減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應對能源危機,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特徵的低碳經濟正日益受到重視,低碳旅遊將成為景區可持續發展新的戰略制高點。我國景區需要套用各種節能、減排、碳中和技術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旅遊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3)景區危機管理水平需要提高。旅遊景區應在物聯網基礎上建設智慧型監測系統、風險評估系統、應急回響系統和危機決策系統,這樣才能有效應對火災、洪水、極端天氣、地震、土石流等自然災害、瘟疫、恐怖攻擊等突發事件對“智慧景區”建設的衝擊,避免或減少對遊客、社區居民、景區工作人員的人身和財產造成的傷害和損失,實現旅遊景區健康有序發展。
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旅遊接待總人數已經突破41億人次。遊客數量暴增,特別是大散客時代的到來,讓遊覽需求更加多樣化:附近的停車場還有空車位嗎,最近的洗手間在哪兒,特色餐廳距離當前位置有多遠,排隊狀況如何,去往下一個景點的電瓶車、遊船幾點能來……這些細微瑣碎的服務需求已經難以再靠傳統方式滿足。
同時,對於景區管理者來說,旅遊管理中面對的種種問題也急需大數據的幫忙。如何快速向遊客推送景區各類信息,如何獲知人流熱度以便及時指揮調度,如何管理景區的景點、道路、設施相關數據,這些都是國內更多傳統景區轉型中亟需攻克的難點。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日,高德與烏鎮、古北水鎮兩家旅遊公司達成合作,在國內這一南一北兩個著名水鎮景區,上線了全國首個移動化、網際網路化、智慧化“智慧景區”服務,將高德的基於位置的定位服務數據和景區各類數據對接,通過遊客行為分析和大數據挖掘,來解決之前遊客在景區容易遇到的迷路、擁堵、排隊、信息滯後等問題。
基於大數據,可以幫助遊客和景區繪製景區內精準的基礎地圖數據,幫助遊客和景區進行擁堵、排隊等人流、車流大數據採集、分析基於位置(LBS)的大數據,幫助景區進行實時活動信息、地址信息變更等線上數據管理。
建設“智慧景區”已經成為我國旅遊業發展的一個新趨勢。2015年9月,國家旅遊局發布了《“旅遊+網際網路”行動計畫》,明確到2018年,將推動全國所有5A級景區建設成為“智慧旅遊景區”;到2020年,推動全國所有4A級景區實現免費WIFI、智慧型導遊、電子講解、線上預訂、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蓋。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5A景區213家,4A景區617家,3A景區更是不計其數。
1.2 數字景區建設的深入面臨困境
為了提高管理水平,我國各景區都在進行“數字景區”建設。但是,“數字景區”建設不容易深入,其主要面臨以下困境:(1)缺乏後續資金,(2)缺乏相關技術人才,(3)不同系統之間的集成程度不高,缺乏統一標準。
綜上說述,建設“智慧景區”是我國景區未來發展之路,是新形勢下我國景區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技術

3.1 主要依託的技術
(1)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主要是指套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及套用軟體。信息技術正不斷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以及終端設備的束縛,從計算、傳輸到處理,從感知、感測到智慧型,對企業、組織、機構的運營效率和業務模式造成了深刻的影響。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智慧景區”的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持。景區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建景區智慧型化管理平台,實現景區智慧型化管理。
(2)物聯網
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雷射掃描器、二維碼識別終端等信息感測設備,按約定的協定把各類物品和網際網路連線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慧型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物聯網實現了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互聯互通。通過RFID、感測器、二維碼等信息感測設備植入門票、橋樑、公路、建築、供水系統、電網等景區的各種物體中,可以實現對景區更透徹的感知;通過與網際網路的融合,能將景區事物信息實時準確地傳遞出去,從而實現更為廣泛的互聯互通;通過利用雲計算、模糊識別等各種智慧型計算技術,對海量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能夠幫助對景區內各類人和物實施智慧型化的控制。
3.2 智慧景區的主要內容
“智慧景區”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既需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又需要將信息技術同科學的管理理論集成。“智慧景區”的建設是對景區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全面提升,培養景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危機管理可以提高景區的危機相應能力,降低危機發生的幾率和減少危機造成的損失。
其中信息化建設為重中之重,主要由以下組成:
(1) 信息基礎實施
主要指各種感測設備(射頻感測器、位置感測器、能耗感測器、速度感測器、熱敏感測器、濕敏感測器、氣敏感測器、生物感測器等),這些設備嵌入到景區的物體和各種設施中,並與網際網路連線。
(2) 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是景區信息資源資料庫的存儲中心、管理服務中心和數據交換中心
(3) 信息管理平台
景區信息管理平台是最重要的核心平台,要能實現資源監測、運營管理、遊客服務、產業整合等功能。它包括:
(3.1)地理信息系統(GIS)同時將多媒體技術、數字圖像處理、網路遠程傳輸、衛星定位導航技術和遙感技術有機地整合到一個平台上。
(3.2)旅遊電子商務平台和電子門禁系統。
(3.3)景區入口網站和辦公自動化系統。
(3.4)高峰期遊客分流系統
高峰期遊客分流系統可以均衡遊客分布,緩解交通擁堵,減少環境壓力,確保遊客的遊覽質量。景區可以通過預定分流、門禁分流和交通工具實現三級分流,這其中要採用RFID、全球定位、北斗導航等技術時時感知遊客的分布、交通工具的位置和各景點遊客容量,並藉助分流調度模型對遊客進行實時分流。
(3.5)其他配套系統
包括規劃管理系統、資源管理系統、環境監測系統、智慧型監控系統、LED信息發布系統、多媒體展示系統、網路行銷系統和微機管理系統等
(4) 綜合決策平台
為實現管理和服務深度智慧型化,景區需要搭建綜合決策平台。該平台建立在信息管理平台和眾多業務系統之上。能夠覆蓋數據管理、共享、分析和預測等信息處理緩解環節,為景區管理層進行重大決策提供服務。該平台還應將物聯網與網際網路充分整合起來,使景區管理高層可以在指揮中心、辦公室或通過3G智慧型手機全面、及時、多維度地掌握景區時時情況,並能及時發號施令,以實現景區可視化、智慧型化管理。

建設規範

北京智慧景區建設規範(試行)
前 言
本規範由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提出、歸口並負責解釋。
本規範起草單位: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北京巔峰美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1 範圍
本規範規定了北京智慧景區評定的基本要求。
本規範適用於北京市各種類型的A級旅遊景區。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下列檔案中的條款通過本規範的引用而成為本規範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規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規範。
GB/T 17775-2003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規範。
3.1 智慧景區
指景區能夠通過智慧型網路對景區地理事物、自然資源、旅遊者行為、景區工作人員行跡、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進行全面、透徹、及時的感知;對遊客、景區工作人員實現可視化管理;最佳化再造景區業務流程和智慧型化運營管理;同旅遊產業上下游企業形成戰略聯盟,實現有效保護遺產資源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提高對旅遊者的服務質量;實現景區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3.2 物聯網
物聯網是通信網和網際網路的拓展套用和網路延伸,它利用感知技術與智慧型裝置對物理世界進行感知識別,通過網路傳輸互聯,進行計算、處理和知識挖掘,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信息互動和無縫連結,達到對物理世界實時控制、精確管理和科學決策目的。
4 建設內容和要求
4.1通訊網路
4.1.1公用電話網
4.1.1.1應建有供遊客使用的公用電話。數量充足,設定合理。
4.1.1.2部署有電話報警點,電話旁公示景區救援電話、諮詢電話、投訴電話。遊客可撥打報警點電話向接警處系統的值班人員求助。
4.1.2 無線通訊網
能接收手提電話信號,移動通信方便,線路順暢。
4.1.3無線寬頻網(WLAN)
應覆蓋有無線寬頻網路,遊客在遊覽過程中可以方便的將手機、電腦等終端以無線方式連線上網。
4.2景區綜合管理
4.2.1 視頻監控
4.2.1.1視頻監控應能全面覆蓋景區,同時重要景點、客流集中地段、事故多發地段能夠重點監控。
4.2.1.2監視界面圖像能在各種顯示設備上顯示,並能進行各種操作。視頻監控應具備闖入告警等功能。
4.2.1.3視頻監控控制臺能控制畫面縮放和鏡頭轉動等,能實現圖像的實時遠程觀看以及3G物聯網視頻監控等。
4.2.1.4能支持錄像的檢索和調看,可自定義錄像條件,錄像數據存儲保留時間應超過15天。
4.2.2人流監控
應包含和實現入口人流計數管理,出口人流計數管理,遊客總量實時統計,遊客滯留熱點地區統計與監控,流量超限自動報警等。
4.2.3景觀資源管理
4.2.3.1能對自然資源環境進行監測或監控,主要包括:氣象監測、空氣品質監測、水質監測、生物監控等。
4.2.3.2能對景區內的各類遺產資源、文物資源、建築景觀、博物館收藏等景觀資源運用現代化科學管理手段進行信息化與數位化監測、監控、記錄、記載、保護、保存、修繕、維護等,從而便於景觀建築文物數據的查詢檢索以及面向公眾展示。
4.2.4財務管理
應使用專業的財務管理軟體。並包含資產管理、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業收入管理、稅金管理、利潤管理、成本費用管理等財務管理內容以及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預算、財務控制、財務分析、財務審計等財務管理方法。
4.2.5辦公自動化
辦公自動化應包含流程管理,電子郵件,文檔管理,公文流轉,審批管理,工作日曆,人員動態展示,財務結算管理,公告、新聞、通知,個人信息維護,會議管理,考勤管理等內容。
4.2.6經營資源管理
能套用現代化的科學手段形成一套規範的體系。並包含商業資源部署、商鋪經營、經營監管、契約管理、物業規範等內容。
4.2.7應急廣播
廣播應覆蓋全景區,並且聲音清晰。廣播應由景區控制中心和指揮調度中心統一控制,遇災害或緊急情況時,可立刻轉換為緊急廣播。
4.2.8應急處置回響系統
應建設有旅遊應急預案及應急回響系統。能夠根據應急處理預案,對旅遊突發事件進行綜合指揮調度和協調救援服務。能夠利用現代通訊和呼叫系統,實現對旅遊諮詢和投訴事件的及時受理。
4.2.9指揮調度中心
應具備對人員、車輛的指揮調度以及對應急資源的組織、協調、管理和控制等功能。能對監控終端進行控制,獲取旅遊綜合信息和發布旅遊資訊信息。
4.3電子門票、電子門禁
應採用電子門票形式。售、驗票信息能夠聯網,並能夠實現遠程查詢。應實現售票計算機化。應配有手持移動終端設備或立式電子門禁,實現對門票的自動識別檢票。電子票的購買應支持手機支付或者網上金融支付等方式。
4.4入口網站和電子商務
4.4.1應建有以服務遊客為核心內容的入口網站,且上線正常運營。
4.4.2入口網站應包含:景區基本信息瀏覽,景區信息查詢,旅遊線路推薦和行程規劃,景區推介服務,交通導航,下載服務,建有官方微博並有連結,提供多語言信息服務等內容與功能。
4.4.3電子商務
景區門票應能實現網上預訂、電話預定和網上支付、網上交易。景區旅遊產品、旅遊紀念品應能實現網上預訂和網上交易。
4.5數字虛擬景區和虛擬旅遊
運用三維全景實景混雜現實技術、三維建模仿真技術、360實景照片或視頻等技術建成數字虛擬景區,實現虛擬旅遊,增強景區的公共屬性。數字虛擬景區應占遊客真實遊覽全部景區面積的較高比例。數字虛擬景區和虛擬旅遊平台能在網際網路、景區入口網站、景區觸控螢幕導覽機、智慧型手機等終端設備上套用。
4.6遊客服務和互動體驗
4.6.1自助導遊
4.6.1.1應為遊客提供建立在無線通信、全球定位、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技術基礎之上的現代自助導遊系統。
自助導遊硬體設備能顯示景區導遊圖,支持無線上網,支持全球定位系統,完成自助導遊講解。
能提供手機自助導遊軟體下載,通過智慧型手機等設備完成景區地圖查詢搜尋、遊覽線路規劃和線路選擇、景點自助講解等功能。
4.6.1.2可提供運用基於射頻識別、紅外、錄音播放等技術的自助導遊設備服務遊客。
4.6.2旅遊資訊信息發布
4.6.2.1旅遊資訊發布方法和形式
景區應設有廣告欄或多媒體服務終端機發布旅遊資訊,且布放合理,顯示醒目。應能在自助導遊終端發布旅遊資訊。能以簡訊、彩信等形式向遊客的手機中傳送信息。
4.6.2.2旅遊資訊發布內容
應包含景區基本情況介紹,景區內實時動態感知信息(溫濕度、光照、紫外線、空氣品質、水溫水質等),景區內智慧型參考信息(景區景點內遊客流量,車流擁擠程度,停車場空餘位置等),景區管理部門發布的旅遊及時相關信息等內容。
4.6.3遊客互動及投訴聯動服務平台
景區內應設有觸控螢幕多媒體終端機。可實現查詢旅遊相關信息、下載軟體、列印路條信息、線上留言投訴以及觸控螢幕上的虛擬旅遊等功能。電話投訴處置系統完善。網路投訴處置系統完善。
4.6.4呼叫服務中心
應能與12301旅遊熱線平台對接。能提供旅遊產品查詢,景點介紹,票務預訂服務,旅遊資訊查詢,旅遊線路查詢,交通線路查詢等服務。
4.6.5多媒體展示
景區應建有多媒體展示系統,主要藉助地理信息系統、虛擬現實和現代多媒體等多種技術,運用高科技手段,利用聲光電來展示包括景區景觀、自然文化遺產、生物多樣性、古文物再現等。
4.7智慧景區建設規劃和旅遊故事及遊戲軟體
4.7.1自身有詳盡、專業的智慧景區(景區信息化、數字景區)建設規劃。
4.7.2編寫與北京城市、旅遊景區有關的旅遊故事,並與旅遊行銷結合起來形成商業化運作。
4.7.3編寫與北京城市、旅遊景區有關的遊戲軟體,並與旅遊行銷結合起來形成商業化運作。
4.8創新項目
本規範中未提及,但景區在建設、管理和服務遊客等方面運用各種創新技術、手段和方法從而提升景區服務質量、環境質量、景觀質量和服務遊客的綜合滿意度等。

九寨溝

2011年2月29日上午,全國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景區可量測實景影像服務平台,在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溝景區內,通過院士專家們的評審驗收。這意味著九寨溝正式變身成為全國首個“智慧景區”。
“今年國慶期間,九寨溝最多一天接待2萬餘名遊客,客流量的增大使景區的接待能力也隨之超載。”據九寨溝景區管理局副局長徐榮林介紹,遊客數量的增加讓人可喜,但隨之而來的遊客不滿也增多了。
據了解,在九寨溝景區內的諾日朗餐飲服務中心,每逢旅遊旺季,遊客就餐等上一兩個小時是常有的事。除了就餐外,各景點乘車站點擁擠,一些知名景點遊客承載量超載等問題,導致景區的管理成本快速上升。
從2002年的100萬人次的遊客接待量增加至地震前的260萬人次,九寨溝景區是旅遊產業迅速發展的一個典型,其速度在國內外景區都屬罕見。旅遊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景區保護與發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協調旅遊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實現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2013年1月,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院校的專家組來到九寨溝景區,為景區“會診”。會上,由九寨溝承擔的國家863重大課題《基於時空分流導航管理模式的RFID技術在自然生態保護區和地震遺址的套用研究》正式開題。九寨溝開全國先河,提出了“智慧九寨”這一管理模式。
隨後,九寨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開展了景區格線化管理的嘗試,以局屬保護處、法規處、居管辦、規劃建設處作為試點職能部門先行實施。
“現在,我們各景點一線的工作人員都配有‘景管通’的3G手機,隨時可向指揮中心報告。”在景區內的諾日朗瀑布前,九寨溝數字信息中心的助理工程師王琦向記者演示了“景管通”軟體的功能。
“比如,景點的遊客人數達到飽和或發生突發事件,我們可以第一時間將訊息傳至指揮中心的大螢幕。”據王琦介紹,通過景區格線化管理與服務系統項目的試點實施,形成了監督發現機制,將管理工作變被動為主動。同時,管理局轄屬職能部門轉變管理模式,工作效率明顯提高。景區應急處置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29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等院士組成的專家組,參觀了“基於可量測實景影像的九寨景區智慧型化管理與服務平台”的現場演示,並在九寨溝景區內進行了實地考察。最後,專家們經過討論一致同意驗收合格。
在驗收儀式上,九寨溝管理局局長章小平向李德仁、寧津生、陳俊勇院士,頒發了顧問受聘證書。“有了院士組成的‘智囊團’為九寨溝的建設發展出謀劃策,相信九寨溝會越來越美。”章小平說。
“智慧九寨”,是九寨溝景區管理的智慧型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路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感測和測量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的套用,有效改善九寨風景區商業運作和公共服務關係,實現九寨溝旅遊資源的最佳化使用、生態環境的有序開發和保護、遊客滿意度提升、產業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智慧九寨”的建設重點是通過信息化手段,解決旅遊旺季景區景點遊客擁擠、乘車站點的擁擠、車輛調度不暢等問題,實現最佳化的綜合實時管理調度。 智慧型化的管理系統在城市的交通、能源、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中已經得到了套用,同時該項技術也表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智慧型信息技術在旅遊行業中的套用,必將推動中國旅遊產業信息化建設快速邁進。”李德仁表示。

相關信息

北京智慧景區與產業的對接而努力
---訪巔峰美景智慧旅遊專家梁廣宇
北京智慧旅遊需求與產業對接會議—景區專場於2013年1月15日在中關村科技軟體園區北京神州數碼多功能報告廳展開。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神州數碼(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巔峰美景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巔峰美景”)等代表出席了會議。
報告會上,北京市經信委委電子政務與信息資源處副處長劉旭先生親自擔任主持人。北京市經信委童騰飛主任介紹了“智慧北京需求與產業對接工作”,表示出對北京智慧旅遊建設的熱切期望。北京市旅委鄒偉南委員介紹了北京市智慧旅遊工作的情況,肯定了一直以來北京市智慧旅遊建設的部分成果,並對下一步工作做了詳細的計畫概述。
巔峰美景應邀出席此次會議。巔峰美景成立於2008年1月,致力於為旅遊主管部門、規劃部門、景區、旅遊企業等提供智慧旅遊規劃與建設、系統研發與集成、信息安全、IT諮詢、軟硬體規劃與實施,電子商務規劃與套用,虛擬現實和數字旅遊設計等方面的產品和服務。公司強大的智慧旅遊專家團隊,結合多年旅遊行業信息化建設與規劃經驗,願為中國智慧旅遊的發展和建設提供產業支撐和服務。始終堅持“均衡創新、誠信服務、共贏發展”的經營方針,志在成為中國智慧旅遊領導者,為推動中國旅遊產業智慧發展和技術進步不斷地努力著。
在智慧景區的建設方向,巔峰美景的智慧旅遊專家梁廣宇先生說,智慧景區的建設主要以圍繞景區經營資源和服務設施等產業要素為主,通過軟體系統的套用和數位化網路的部署建立起經營資源和服務設施相統一的作業體系,形成旅遊景區的格線化管理。巔峰美景始終堅持“總體規劃部署,管理戰略導向、縱向逐步推進,橫向保持平衡、開放創新機制、套用結合經營”的建設原則,成功地逐步推進景區的旅遊接待和回響能力,充分提升遊客體驗感受中的“智慧”和“舒適”的形象。
梁先生還介紹說,2012年上半年,北京旅委同巔峰美景合作規劃設計並發布了《北京市智慧景區建設規範》並且委託其編制了《北京智慧旅遊頂層設計》,受到廣大旅遊企業機構的關注。無論是智慧景區建設規範還是頂層設計都對北京的智慧旅遊建設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梁廣宇經理以北京智慧頂層設計方案為案例,向記者簡單講述北京智慧旅遊“五個一”建設推進方案中合作機制的創新。即:建立一個溝通機制、出台一批支持政策、組織一系列對接活動、搭建一個展示平台、推出一批示範項目。智慧旅遊總體規劃從頂層設計的組織高度,對智慧旅遊的各項建設任務給予系統的部署,有利於具體項目落地化,最大程度地避免因建設標準、技術體系、數據接口等多多元主體而導致信息孤島化。 北京智慧旅遊套用系統架構圖示
就目前來看,智慧北京的建設在國內處於領先,北京智慧旅遊是智慧北京的一部分,智慧旅遊頂層設計緊密聯繫智慧北京城市建設,將智慧旅遊建設完全融入智慧城市建設的大環境下,第一次完整詮釋了智慧旅遊與智慧城市的建設關係。
此次景區同各個智慧旅遊方案提供商的成功對接,對中國旅遊產業信息化建設與產業融合建設有著異曲同工之效,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的雙贏結局。“智慧北京”的套用需求對於引導處於發展初期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城市的整體智慧景區化
城市的整體智慧景區化指運用信息化手段,挖掘城市內涵,進行智慧旅遊創意,將現有的城市建設成智慧型旅遊城市。
我國很多城市具有豐富的人文歷史內涵,旅遊資源豐富,然而,對這種內涵的挖掘往往不夠,其原因包括對旅遊資源的理解不夠寬,城市品牌傳播手段單一以及旅遊市場開拓不足等。
智慧景區化城市,要重視智慧旅遊創意,套用智慧型技術創造風景,豐富旅遊資源。風景不僅僅局限於人文、歷史景觀,美國西海岸的許多城市是在戰後興起的,但這些城市的優良的秩序,便利的生活給遊客留下鮮明的印象。
智慧景區化城市,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增加城市自我展示,加強城市品牌推廣;還可以加強旅遊國際公關,培育新的遊客資源,例如,開發基於智慧型手機平台的多語種導遊,導覽軟體,吸引外國遊客。
從具體內容上看,城市的智慧景區化與智慧城市是同一個概念,本質上都是以人為核心進行信息化建設。在遊客眼中,城市是一個大的智慧景區;在居民眼中,城市是一個智慧城市。
上述四種建設路經,實質是將旅遊要素進行解構,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的成果和理念,在城鎮化建設的大框野下的重新組合。從旅遊信息化發展維度來看,如果智慧化城區封閉景區,是新型城鎮信息化的起點,那么一個城市的整體智慧景區化,就是城鎮信息化建設的最高境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