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全文
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關於印發智慧型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工信部聯規〔2016〕349號
智慧型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
智慧型製造是基於新一代
信息通信技術與
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於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製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加快發展智慧型製造,是培育我國經濟成長新動能的必由之路,是搶占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對於推動我國製造業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我國製造業競爭新優勢,實現製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國製造2025》和《國務院關於深化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和形勢
全球新一輪
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緊孕育興起,與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形成歷史性交匯。智慧型製造在全球範圍內快速發展,已成為製造業重要發展趨勢,對產業發展和分工格局帶來深刻影響,推動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已開發國家實施“
再工業化”戰略,不斷推出發展智慧型製造的新舉措,通過政府、行業組織、企業等協同推進,積極培育製造業未來競爭優勢。
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製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建立起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製造體系,但與先進國家相比,大而不強的問題突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增長動能轉換等相互交織,長期以來主要依靠資源要素投入、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加快發展智慧型製造,對於推進我國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經濟成長新動能,構建新型製造體系,促進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實現製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我國智慧型製造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以高檔
數控工具機、
工業機器人、
智慧型儀器儀表為代表的關鍵
技術裝備取得積極進展;
智慧型製造裝備和先進工藝在重點行業不斷普及,離散型行業製造裝備的
數位化、
網路化、
智慧型化步伐加快,流程型行業過程控制和
製造執行系統全面普及,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率大大提高;在典型行業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些可複製推廣的智慧型製造新模式,為深入推進智慧型製造初步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目前我國製造業尚處於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數位化並存,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發展不平衡的階段。發展智慧型製造面臨關鍵
共性技術和核心裝備受制於人,智慧型製造標準/軟體/網路/
信息安全基礎薄弱,智慧型製造新模式成熟度不高,系統整體解決方案供給能力不足,缺乏國際性的行業巨頭企業和跨界融合的智慧型製造人才等突出問題。相對工業已開發國家,推動我國製造業智慧型轉型,環境更為複雜,形勢更為嚴峻,任務更加艱巨。我們必須遵循客觀規律,立足國情、著眼長遠,加強統籌謀劃,積極應對挑戰,抓住全球製造業分工調整和我國智慧型製造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引導企業在智慧型製造方面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落實《中國製造2025》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將發展智慧型製造作為長期堅持的戰略任務,分類分層指導,分行業、分步驟持續推進,“十三五”期間同步實施數位化製造普及、智慧型化製造示範引領,以構建新型製造體系為目標,以實施智慧型製造工程為重要抓手,著力提升關鍵技術裝備安全可控能力,著力增強基礎支撐能力,著力提升集成套用水平,著力探索培育新模式,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為培育經濟成長新動能、打造我國製造業競爭新優勢、建設製造強國奠定紮實的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市場主體地位,以需求為導向,激發企業推進智慧型製造的內生動力。發揮政府在規劃布局、政策引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形成公平市場競爭的發展環境。
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合作。建立健全創新體系,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激發企業創新創業活力,加強智慧型製造技術、裝備與模式的創新突破。堅持互利共贏,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在標準制定、人才培養、智慧財產權等方面國際交流合作。
堅持統籌規劃、系統推進。統籌整合優勢資源,加強頂層設計,調動各方積極性,協調推進。針對製造業薄弱與關鍵環節,系統部署關鍵技術裝備創新、試點示範、標準化、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等系列舉措,推進智慧型製造發展。
堅持遵循規律、分類施策。立足國情,準確把握智慧型製造的發展規律,因勢利導,引導行業循序漸進推進智慧型化。針對不同地區、行業、企業發展基礎、階段和水平差異,加強分類施策、分層指導,加快推動傳統行業改造、重點領域升級、製造業轉型。
(三)發展目標
2025年前,推進智慧型製造發展實施“兩步走”戰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慧型製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傳統製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位化製造,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產業智慧型轉型取得明顯進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慧型製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慧型轉型。
2020年的具體目標:
——
智慧型製造技術與裝備實現突破。研發一批智慧型製造關鍵技術裝備,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50%。突破一批智慧型製造關鍵共性技術。核心支撐軟體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30%。
——發展基礎明顯增強。智慧型製造標準體系基本完善,制(修)訂智慧型製造標準200項以上,面向製造業的工業網際網路及信息安全保障系統初步建立。
——智慧型製造生態體系初步形成。培育40個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智慧型製造人才隊伍基本建立。
——重點領域發展成效顯著。製造業重點領域企業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70%,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過50%,數位化車間/
智慧型工廠普及率超過20%,運營成本、產品研製周期和產品不良品率大幅度降低。
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智慧型製造裝備發展
聚焦感知、控制、決策、執行等核心關鍵環節,推進產學研用聯合創新,攻克關鍵技術裝備,提高質量和可靠性。面向《中國製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推進智慧型製造關鍵技術裝備、核心支撐軟體、工業網際網路等系統集成套用,以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裝備製造商與用戶聯合的模式,集成開發一批重大成套裝備,推進工程套用和產業化。推動新一代
信息通信技術在裝備(產品)中的融合套用,促進
智慧型網聯汽車、
服務機器人等產品研發、設計和產業化。
圍繞感知、控制、決策和執行等智慧型功能的實現,針對智慧型製造關鍵技術裝備、智慧型產品、重大成套裝備、數位化車間/智慧型工廠的開發和套用,突破先進感知與測量、高精度運動控制、高可靠智慧型控制、建模與仿真、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等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智慧型製造相關的核心支撐軟體,布局和積累一批核心智慧財產權,為實現製造裝備和製造過程的智慧型化提供技術支撐。
(二)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創新
依據國家智慧型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圍繞互聯互通和多維度協同等瓶頸,開展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行業套用標準研究,搭建標準試驗驗證平台(系統),開展全過程試驗驗證。加快標準制(修)訂,在製造業各個領域全面推廣。成立國家智慧型製造標準化協調推進組、總體組和專家諮詢組,形成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充分利用現有多部門協調、多標委會協作的工作機制,形成合力,凝聚國內外標準化資源,紮實構建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先進適用的智慧型製造標準體系。
(三)建設智慧型製造標準體系
(四)構築工業網際網路基礎
研發新型工業網路設備與系統,構建工業網際網路試驗驗證平台和標識解析系統。推動製造企業開展工廠區域網路絡升級改造。鼓勵電信運營商改良工廠外網路,開展工業雲和大數據平台建設。研發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軟硬體產品,搭建面向智慧型製造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統與試驗驗證平台,建立健全工業網際網路信息安全風險評估、檢查和信息共享機制。
在基礎條件好和需求迫切的重點地區、行業,選擇骨幹企業,圍繞離散型智慧型製造、流程型智慧型製造、網路協同製造、大批量定製、遠程運維服務、工業雲平台、眾包眾創等方面,開展智慧型製造新模式試點示範,形成有效的經驗和模式。圍繞設計、研發、生產、物流、服務等全生命周期,遴選智慧型製造標桿企業,在相關行業進行移植、推廣。
(五)加大智慧型製造試點示範推廣力度
圍繞《中國製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數位化車間/智慧型工廠,加快智慧型製造關鍵技術裝備的集成套用,促進制造工藝仿真最佳化、數位化控制、狀態信息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制。加快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戶關係管理、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推廣套用,促進集團管控、設計與製造、產供銷一體、業務和財務銜接等關鍵環節集成。針對傳統製造業關鍵工序自動化、數位化改造需求,推廣套用數位化技術、系統集成技術、智慧型製造裝備,提高設計、製造、工藝、管理水平,努力提升發展層次,邁向中高端。加強傳統製造業綠色改造,推動產業間綠色循環連結,提升重點製造技術綠色化水平。
(六)推動重點領域智慧型轉型
引導有基礎、有條件的中小企業推進生產線自動化改造,開展管理信息化和數位化升級試點套用。建立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中小企業推進自動化、信息化的發展機制,提升中小企業智慧型化水平。整合和利用現有製造資源,建設雲製造平台和服務平台,線上提供關鍵工業軟體及各類模型庫和製造能力外包服務,服務中小企業智慧型化發展。
(七)促進中小企業智慧型化改造
面向企業智慧型製造發展需求,推動裝備、自動化、軟體、信息技術等不同領域企業緊密合作、協同創新,推動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分工協作、共同發展,逐步形成以智慧型製造系統集成商為核心、各領域領先企業聯合推進、一大批定位於細分領域的“專精特”企業深度參與的智慧型製造發展生態體系。加快培育一批有行業、專業特色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大力發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集團;做優做強一批
感測器、
智慧型儀表、
控制系統、伺服裝置、
工業軟體等“專精特”配套企業。
(八)培育智慧型製造生態體系
(九)推進區域智慧型製造協同發展
促進區域智慧型製造差異化發展。結合《中國製造2025分省市實施指南》,緊密依靠本區域智慧型製造發展基礎,聚焦重點。大力推進制造業發展水平較好的地區率先實現優勢產業智慧型轉型,積極促進制造業欠發達地區結合實際,加快製造業自動化、數位化改造,逐步向智慧型化發展。
加強區域智慧型製造資源協同。搭建基於網際網路的製造資源協同平台,不斷完善體系架構和運行規則,加快區域間創新資源、設計能力、生產能力和服務能力的集成和對接,推進制造過程各環節和全價值鏈的並行組織和協同最佳化,實現區域優勢資源互補和資源最佳化配置。
(十)打造智慧型製造人才隊伍
構建多層次人才隊伍。大力弘揚
工匠精神,突出
職業精神培育。加強智慧型製造人才培訓,培養一批能夠突破智慧型製造關鍵技術、帶動製造業智慧型轉型的高層次領軍人才,一批既擅長製造企業管理又熟悉信息技術的
複合型人才,一批能夠開展智慧型製造技術開發、技術改進、業務指導的專業技術人才,一批門類齊全、技藝精湛、愛崗敬業的高技能人才。
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教育培訓模式,促進企業和院校成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雙主體”。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院所、企業建設智慧型製造實訓基地,培養滿足智慧型製造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持高校開展智慧型製造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建立智慧型製造人才需求預測和信息服務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
發揮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作用,有效統籌中央、地方和其他社會資源,協調解決智慧型製造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形成資源共享、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發揮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作用,為把握技術發展方向提供諮詢建議。加強規劃與其他專項、工程有機銜接。
(二)完善創新體系
在智慧型製造領域研究建立若干製造業創新中心,建立市場化的創新方向選擇機制和鼓勵創新的風險分擔、利益共享機制,解決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套用的鴻溝。圍繞重點領域智慧型製造發展需求,建設重大科學研究和實驗設施。支持智慧型製造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增強為行業服務能力。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強智慧型製造關鍵技術與裝備創新。
(三)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充分利用現有資金渠道對智慧型製造予以支持。按照深化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要求,統籌支持智慧型製造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完善和落實支持創新的政府採購政策。推進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試點工作。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企業購置並實際使用的重大技術裝備符合規定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企業為生產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或產品,確有必要進口的零部件、原材料等,可按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政策有關規定,享受進口稅收優惠。
(四)創新金融扶持方式
發揮國家財政投入的引導作用,吸引企業、社會資本,建立智慧型製造多元化投融資體系。鼓勵建立按市場化方式運作的各類智慧型製造發展基金,鼓勵社會風險投資、股權投資投向智慧型製造領域。搭建政銀企合作平台,研究建立產融對接新模式,引導和推動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方式。依託重點工程項目,推動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套用,完善承保理賠機制。支持裝備製造企業擴大直接融資,發展應收賬款融資,降低企業財務成本。
(五)發揮行業組織作用
發揮行業協會熟悉行業、貼近企業優勢,推廣先進管理模式,加強行業自律,防止無序和惡性競爭。各相關行業協會要指導企業深化改革、苦練內功,抓好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及時反映企業訴求,反饋政策落實情況,積極宣傳和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各項政策。鼓勵行業協會、產業聯盟提升服務行業發展的能力,引導企業推進智慧型製造發展。
(六)深化國際合作交流
在智慧型製造標準制定、智慧財產權等方面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支持國內外企業及行業組織間開展智慧型製造技術交流與合作,做到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鼓勵跨國公司、國外機構等在華設立智慧型製造研發機構、人才培訓中心,建設智慧型製造示範工廠。鼓勵國內企業參與國際併購、參股國外先進的研發製造企業。
五、組織實施
規劃是指導未來5年智慧型製造發展的綱領性檔案,
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展改革委、
科技部、
財政部聯合印發的《智慧型製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明確的重點任務是規劃的核心內容。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負責規劃的組織實施,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及時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推動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建立規劃實施動態評估機制,適時對目標和任務進行必要的調整。
各地工業和信息化、財政主管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抓緊制定與規劃相銜接的實施方案,落實相關配套政策,做好信息反饋工作。相關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要充分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協同推動本規劃的貫徹落實。
內容解讀
《規劃》提出,要將發展智慧型製造作為長期堅持的戰略任務,以實施智慧型製造工程為主要抓手,著力提升關鍵技術裝備看全可控能力,著力增強基礎支撐能力,著力提升集成套用水平,著力探索培育新模式,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為培育經濟成長心動能、打造我國製造業競爭新優勢、建設製造強國奠定紮實基礎。
《規劃》提出,到2020年,明顯增強智慧型製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傳統製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位化製造,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產業職能轉型去的明顯進展。到2025年,智慧型製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慧型轉型。
《規劃》提出十大重點任務:一是加快智慧型製造裝備發展,攻克關鍵技術裝備,提高質量和可靠性,推進在重點領域的集成套用;二是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創新,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布局和積累一批核心智慧財產權;三是建設智慧型製造標準體系,開展標準研究與試驗驗證,加快標準制修訂和推廣套用;四是構築工業網際網路基礎,研發新型工業網路設備與系統、信息安全軟硬體產品,構建試驗驗證平台,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檢查和信息共享機制;五是加大智慧型製造試點示範推廣力度,開展智慧型製造新模式試點示範,遴選智慧型製造標桿企業,不斷總結經驗和模式,在相關行業移植、推廣;六是推動重點領域智慧型轉型,在《中國製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數位化車間/
智慧型工廠,在傳統製造業推廣套用數位化技術、系統集成技術、
智慧型製造裝備;七是促進中小企業智慧型化改造,引導中小企業推進自動化改造,建設雲製造平台和服務平台;八是培育智慧型製造生態體系,加快培育一批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大力發展龍頭企業集團,做優做強一批“專精特”配套企業;九是推進區域智慧型製造協同發展,推動智慧型製造裝備產業集群建設,加強基於網際網路的區域間智慧型製造資源協同;十是打造智慧型製造人才隊伍,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加強智慧型製造人才培訓,建設智慧型製造實訓基地,構建多層次的人才隊伍。
會議主題
世界智慧型製造大會主題為“讓製造更聰明”,是國內智慧型製造領域首次舉辦的高規格大會。大會將聚焦智慧型製造發展方向,解析智慧型製造發展趨勢,針對製造業個實際套用領域進行探討。高峰論壇上,中、美、德、瑞等十個國家級智庫負責人將交流各國智慧型製造戰略、路線圖及合作發展展望,世界500強領軍企業負責人分享智慧型製造創新與實踐經驗,全球政產學研領域重要嘉賓將共同探討如何攜手推動製造業智慧型化發展。
據大會組委會介紹,全球10個國家或地區的285家企業參展,其中
世界500強和全球智慧型製造領軍企業38家,會議和展覽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參展企業還包括國際知名機構、全球頂級
機器人廠商、智慧型製造重點央企、國家智慧型製造示範企業、江蘇省內知名智慧型製造企業,覆蓋了智慧型製造領域的重要知名廠商和研究機構,集中展示當前智慧型車間、智慧型化解決方案、智慧型化行業套用以及智慧型製造創新等方面的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