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晶粒間界
- 外文名:grain boundary
- 特徵:多晶體中不同取向晶粒間的界面
晶粒間界(grain boundary)是指多晶體中不同取向晶粒間的界面。簡稱晶界。1940年J.M.伯格斯和W.L.布拉格晶界是由位錯構成的模型。1954年F.L.沃格爾等在鍺單晶...
對於金屬晶體,在大多數情況下擴散形變與空位定向流動相關,空位一方面在某些位錯、晶粒間界和晶體表面處消亡,同時又可以比較容易地在另一些位錯、晶粒間界和晶體表面...
在多晶體中,由於晶粒的取向不同,晶粒間存在分界面,該分界面,稱為晶界。由於晶界連線著不同排列方向的晶粒,從一種排列方向過渡到另一種排列方向,因此晶界處的原子...
人們通常按界面兩側晶體結構之間的關係將其分為平移界面、孿晶界面及晶粒間界三大類別。面缺陷平移界面 界面兩側晶體以一特徵的非點陣平移相聯繫者稱平移界面,包括...
晶界滑動所屬現代詞,指的是高溫下多晶體金屬相鄰晶粒在切應力作用下沿著晶粒間界的相對移動。高溫下多晶體晶粒間界處的結合顯著削弱,當受切應力作用時,晶粒發生...
界面滑動是指高溫下多晶體金屬相鄰晶粒在切應力作用下沿著晶粒間界的相對移動。高溫下多晶體晶粒間界處的結合顯著削弱,當受切應力作用時,晶粒發生沿著間界作相對的...
其中晶粒間界、堆垛層錯和孿晶間界屬於面缺陷,晶粒間界指多晶體中晶粒之間的交界面。堆垛層錯是指晶體中原子面的堆垛順序出現反常而造成的缺陷,它只影響層錯面...
50年代初在美國系統地研究了在蠕變過程中純鋁及其二元單相合金的形變和斷裂機構,尤其是晶粒間界行為。在物理冶金和材料科學方面系統地研究了蠕變過程中多晶純鋁及合...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他第一個創製了研究“內耗”用的扭擺儀,並被國際上命名為“葛氏扭擺”;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他第一次用該儀器發現了晶粒間界內耗峰...
曲線如圖2所示,從對比的單晶鋁不出現峰值,可見存在於多晶鋁中的晶粒間界內耗峰。根據這個內耗現象,他提出了一種金屬晶界 阻片內耗儀 結構模型,現在被稱為葛氏...
晶粒間界是指兩個晶粒之間的過渡區,在這個過渡區內,品格結構的完整性或化學成分與晶粒體內有顯著的區別。在晶粒間界上通常聚集著大量的位錯、熱缺陷與雜質缺陷,...
金相組織及其性質還受母相的成分不均勻性,溶解或偏聚的雜質,析出的夾雜物及其分布,存在的晶體缺陷(如晶粒間界、位錯、層錯)以及加熱、冷卻和形變產生的缺陷等的...
晶粒長大也是靠晶界遷動而不是靠晶粒的併合,其動力來自晶界自由能;彎曲的晶粒間界一般向其曲率中心方向遷動,晶界曲率愈大,曲率半徑愈小,晶界遷移的動力愈大。...
鈦酸鋇半導瓷的PTC效應起因於粒界(晶粒間界).對於導電電子來說,晶粒間界面相當於一個勢壘.當溫度低時,由於鈦酸鋇內電場的作用,導致電子極容易越過勢壘,則電阻值...
主要有堆垛層錯,孿晶和晶粒間界三類。堆垛層序孿晶界面 孿晶是一對連生的晶塊。兩晶塊以特定的取向相交接形成的界面,稱為李晶界面。在鐵電晶體中,兩部分晶體的...
因加熱溫度很高、時間很長、錠坯內部除出現過熱組織、晶粒粗大等缺陷外,還發生晶界氧化並在晶界上出現網狀分布的氧化物,使晶間結合力大為降低或完全消失。 金屬過...
位於馬氏體晶界和原始奧氏體晶粒間界上的碳化物顆粒球化和長大的速度最快,因為在這些區域擴散容易得多。鐵素體在350~600℃發生回復過程。此時在低碳和中碳鋼中,...
如果由於加熱溫度過高,時間又長,鋼的奧氏體晶粒不僅已經長大,而且在奧氏體晶界上發生了某些使晶界弱化的變化,例如晶粒之間的邊界上出現熔化、有氧滲入,並在晶粒間...
⑤套用表面分析、能譜分析和計算機模擬等技術,研究陶瓷中晶粒間界面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等。電子陶瓷套用前景 編輯 電絕緣陶瓷的套用前景電絕緣陶瓷因具備導熱性良好...
1945~1949年,葛廷燧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金屬研究所任研究員,開展關於晶粒間界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金屬弛豫譜(內耗)、金屬力學性質和位錯理論的基礎研究。他首創用於...
相鄰亞晶粒之間的位相差小於10°,這種亞晶粒間的晶界稱為小角度晶界,一般小於2°,可分為傾斜晶界、扭轉晶界、重合晶界等。翻譯成英文為Low Angle Grain Boundaries...
晶界應力是指作用於晶粒邊界上的應力。在晶界面上,原子排列從一個取向過渡到另一個取向,故晶界處原子排列處於過渡狀態。 晶粒與晶粒之間的接觸界面叫做晶界。...
2.2 金屬晶界與相界的結構和性質2.2.1 晶界結構理論與模型2.2.2 晶粒間界的組成類型與特徵2.2.3 相界2.2.4 多晶體中的晶粒的形態與分布2.2.5 關於...
同種晶體組成的多晶粒集合體,在固態條件下通過原子的擴散作用(表現為晶粒間界或亞晶界的合併和遷移)而使晶體再次生長、變粗的作用。適當的高溫有助於再結晶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