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景觀考古學,是
考古學重要分支之一,或可看作一個學派。以強調
遺址與周邊地理和地貌的相互關聯為主要學術特徵。
發展歷史
較為公認的景觀考古學先聲可追溯到19世紀,如瑞典學者楊斯·沃爾索(Jens Worsaae)的研究。這一階段,羅伯特·格萊德曼(Robert Gladmann)針對黃土與
新石器時代聚落之間關聯性的研究被公認是景觀考古學的先驅性研究。此階段中,保觀
考古學家的觀點被稱作“環境功能論”。
20世紀對於景觀的關注逐漸廣泛,尤其是當空間分析、航拍技術以及後期的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得到普及之後,景觀考古學逐漸成為考古學的重要研究方法。
20世紀60年代末,克勞迪歐·維塔-芬奇(Claudio Vita-Finzi)與埃里克·希格斯(Eric Higgs)將“遺址資源域分析”引人考古學研究,從而使景觀考古學研究的資源涉獵層面得到進一步擴展。
20世紀70年代,阿斯頓(Aston)和羅利(Rowley)將景觀考古學方法引入英格蘭
中世紀土地邊界和農田系考古學方法統的研究中,博文(Bowen)和福勒(Fowler)則將類似的方法引入
鐵器時代地用模式的考古學研究之中,景觀考古學正式成為考古學的重要分支。
20世紀90年代以來,針對景觀在經濟和地用功能方面的研究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弱化,人們開始更加側重對自然景觀與人居關聯性的研究,對古代人類“景觀改造”行為背後所蘊含的精神(信仰)動力也更為看重。
特徵
第一,對地表構成的空間結構的關注和考察是景觀考古學的基礎。地表構成的空間結構是一個物理概念,指構成地球表面的各類空間要素的綜合,既包括地形地貌、河流山川等自然地物,也包括植被覆蓋、土壤礦產等自然資源。景觀概念中的地表構成具有空間異質性的特點,即地表構成要素在空間分布上表現為不均勻性和複雜性,在生態學上是生態多樣性的基礎,而在人類學和考古學上則是人類社會文化多樣性的自然基礎。地表空間是人類活動的三維空間,這個概念上的景觀可以看作是人類日常活動的載體。
第二,人類的空間認知和社會實踐活動是景觀考古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以人為本是由景觀概念的
人文主義色彩所決定的。從研究的內容來講,景觀考古學與一般意義上的考古學研究並無差別,都關注古代社會的方方面面,所不同的是景觀考古學以景觀為視角開展研究,探討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如何依託於複雜的地表空間形態而進行的,以及人類如何認識自身所處的生存空間並將其納入到不同的文化結構之中。
第三,景觀考古學是一種區域性的研究。景觀本身就是一個以區域為定義的概念。景觀考古學雖然與聚落考古學一樣都旨在研究古代社會,但所不同的是聚落考古研究的是
遺址,而景觀考古則同時更關心遺址之外。遺址是人類定居生活的集中遺留,但人類的活動決不僅局限在固定的聚落點上,
聚落之間的聯繫也非簡單的線性幾何,而是會受多種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因此雖然聚落形態考古也關心巨觀概念上的區域聚落,但實際上多是區域內點的集合,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區域性研究。田野實踐中,景觀考古學更多地依賴於區域系統調查,關注地表遺物分布的空間特徵及其與景觀背景的空間異質性之間的關係,而通過抽樣的方法獲取反映區域環境歷史特徵的樣品也是景觀考古的重要田野工作之一。
第四,景觀考古學是一種綜合性的研究。景觀既是一個區域性的概念,同時也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從內容和對象上,景觀考古學所研究的是一個區域內的地理、生態、資源、社會、經濟、文化等的綜合特徵,並對這些特徵進行系統的整合,從而形成對特定區域階段性歷史發展的整體認識。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景觀考古學需要廣泛藉助於地質地理學、環境生態學、動物植物學、社會人類學和心理認知科學等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以及製圖技術、GIS技術、遙感技術、空間分析技術等多種技術手段,是集多學科、多手段為一體的綜合研究;另一方面考古學研究景觀還必須要綜合“遺址內(on-site)”與“遺址外(off-site)”的研究 ,既要研究人類活動本身,又要關注人類活動發生的空間背景,是真正意義上點面結合的區域性綜合研究。
研究內容
景觀考古學的研究內容從巨觀的視角來看,景觀考古學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景觀的歷史演變、景觀的復原和景觀的社會學研究。
研究景觀的歷史演變也被稱為“景觀分析”,主要是通過“回溯式”的研究方法揭示不同歷史時期的地表景觀的結構和特徵。這種研究一般首先要以研究區域內當前狀態下的景觀為基礎,尋求景觀歷史演變的線索。當然,通過必要的田野考古調查尋找不同歷史時期人類地表活動的線索才是進行景觀回溯的最重要的考古學研究方法。另外,高時相、高解析度和高光譜的遙感影像資料的分析也可以起到重要的輔助判斷的作用。在景觀考古的實踐中,地貌變化最顯著的就是水系,包括河流、湖泊和海平面,研究古水系的變遷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係常常是景觀分析中的首要問題。
有關
景觀復原的研究主要是對研究區域特定歷史時期地表生態系統的復原與重建,其中最主要的是植被系統。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依賴於對採集的古環境學樣品的分析,其中最常見的是對孢粉譜的研究,另外對考古遺址浮選的大植物遺存、植矽石等的分析也有助於進行植被景觀的復原和重建。但是,在使用這些古環境學樣品進行景觀復原時,必須充分注意遺址內外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係。由於遺址內的堆積經過人類的反覆擾動,不能直接利用文化
堆積中的古環境樣品進行景觀重建。以GIS為支持的遺址資源域的研究可以為此提供有效的信息。
景觀的社會學研究是近年來西方景觀考古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實踐中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得以全面開展:
第一,研究文化記憶(Cultural Memory)的景觀考古。景觀被看作是記錄社會和個體發展史的文化記憶的空間物化形式。在個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反覆的利用、闡釋、修復、重建,景觀不僅被賦予意義並納入到社會的文化記憶之中,而且文化記憶通過景觀的形式而突出了它的延續性。這方面的考古學研究關注的是景觀被賦予的多重社會文化意義是如何通過時代變遷而被承襲、積累、重述和再現的。
第二,研究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的景觀考古。人類從事社會文化活動會有意識地選擇特定的地點或區域,反過來這些地點或區域本身也會表達和強化已有的社會文化認同。景觀中的一些特殊的“標誌物”可能被不同的社會所給予特別的關注,並被賦予重要的社會和文化涵義。這些重要的景觀標誌物或景觀區域或者具有視覺上的凸出效果,或者是重要的生態區交界地帶,也有可能是過去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地區,既有可能為凸顯的自然地貌,如山峰、河谷等,也有可能是高大的人工建築,如神廟、祭壇等。重要的是, 它們的作用都在於強化既定的文化和社會結構中的空間認知和社會認同。重要的自然景觀標誌和社會的文化認同在相當程度上是融為一體的,而這方面的景觀考古研究關注的正是不同社會的文化認同如何體現到不同的自然景物上,以及二者之間的互動如何構建出了獨特的社會和文化景觀的概念。
第三,研究社會秩序(Social Order)的景觀考古。任何人類社會都有自身文化結構中的空間秩序,同樣不同文化結構中的景觀概念也有其相應的社會秩序。所不同的是,從考古學的研究方法上看,對人類社會空間秩序的研究常常是聚落考古學的重要內容,而從景觀的角度研究社會秩序主要是探討景觀形態的多樣性與構建不同類型的社會秩序之間的互動關係。
第四,研究社會變遷(Social Transformation)的景觀考古。無論是文化記憶、社會認同還是社會秩序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景觀考古同樣關心社會和文化的變遷。從考古學的角度看,景觀是長時段的人類活動的載體,代表了一定時空範圍內穩定的社會和文化的綜合體,因此景觀的文化屬性具有連續性和累積性的特點,而景觀涵義的變遷正是這種穩定結構的變化。導致變化的原因可能來自兩個方面:環境的變化,如河流改道、海平面上升等改變了原有的生態系統和景觀結構的自然基礎;社會的變化,如人口遷徙、社會動盪等改變了原有社會的組織和結構。很多情況下,景觀變化背後的原因非常複雜,可能是人與環境互動作用的結果,而正因為景觀概念上的綜合性的特徵,其變化很可能預示著整個社會結構都發生了重大的變遷。
研究方法
景觀考古學是一種綜合性的研究,諸多人文和自然學科的研究方法可以為考古學研究景觀提供服務。但是,作為景觀考古自身來講,有兩種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綜合性研究方法:區域系統調查和GIS支持下的景觀考古研究。
區域系統調查,在中國一般被認為是聚落形態考古研究的重要方法,是以全覆蓋的形式發現遺址為主要目標。但實際上區域系統調查也是景觀考古學田野工作的主要方法。以景觀研究為主要目標的區域系統調查並非以發現遺址為目的,而是以觀察地表遺蹟和遺物的分布狀態以及地表景觀構成要素的現狀和歷史演變線索為目標,從而為進一步研究人類活動與景觀的關係提供一手的調查資料。區域系統調查有兩種形式:全覆蓋式和抽樣式。無論是全覆蓋式還是抽樣式的區域系統調查都由數名專業人員參加,通過地表行走並紀錄事先設定好的調查格線內的相關內容,完成對地表覆蓋物的觀察和紀錄,其中地表覆蓋物既包括各類人工製品,也包括土壤、植被等自然覆蓋物。
地理信息系統(GIS)是以計算機資料庫技術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種對空間地理信息進行綜合性的管理、分析和套用的技術系統,是20世紀後半期以來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和系統工程綜合發展的結果。GIS技術以空間地理資料庫為基礎,採用矢量或柵格兩種方式存儲、管理和分析計算各類地球表面的空間屬性信息,具有傳統的地理學研究方法所難以企及的優勢, 能夠高效、便捷地處理空間數據,同時還可以對各類空間屬性信息進行有效的地理綜合,實現量化的空間分析、模擬和預測。正因此,GIS技術自誕生以來就在考古學研究中有廣泛的套用,尤其是以區域綜合性研究為特徵的景觀考古學。GIS套用於景觀考古學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景觀特徵分析、空間過程分析和視域分析。
空間過程分析是對人類以多樣化的地表景觀為依託所進行的空間移動的分析、模擬和闡釋,是通過GIS對人類社會的文化過程、社會關係和社會交往的研究。GIS空間分析工具中常用的價值面分析(cost-surface analysis)和網路分析(network analysis)都常被用來研究景觀考古中的空間過程。值得注意的是,人類的空間移動方式是多樣化的,既可以徒步行走,也可以藉助於車船之力,而這些不同的移動方式的選擇及其效率又與不同的景觀類型和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因此在使用GIS的空間分析工具計算和模擬在不同條件下人類空間移動狀況時,還需要充分參考實驗考古學、民族志、歷史文獻等的相關資料。除此之外, 由於實際情況相當複雜多變,採用GIS模擬空間過程的研究如果能在控制一些景觀因素的情況下進行對比分析和闡釋,尋找特定條件下影響人類空間過程的關鍵因素, 那么結論才能真正合理有效。
視域分析是GIS在景觀考古學研究中套用最為廣泛的領域。由於視覺與人類對景觀的感知(perception)有關,因此視域分析常常被景觀考古學看作是研究人類認知世界的重要手段。GIS技術帶來了考古學研究視覺景觀的革命:以數字高程模型為基礎,GIS可以準確計算出一定區域內任意兩點之間是否可視,從而將點對點的視覺研究轉換為由點及面的視域分析;另外,採用GIS技術研究視域可以方便地進行各種空間統計分析,以定量分析取代定性研究,大大提高了考古學研究視覺景觀的有效性。具體來講,GIS的視域分析有兩種類型:簡單視域分析和累積性視域分析。簡單視域分析(simple viewshed analysis)是直接計算從單個或多個觀察點出發所能觀察到的視覺範圍和具體的景觀內容。累積性視域分析(cumulative viewshed analysis)是將從不同觀察點出發計算的視域進行相加得出累積性視域, 從而計算出在一定範圍內從任意一點出發究竟能看到幾個觀察點的視域分析方法。累積性視域分析既可以計算一定範圍內已知的觀察點是否具有視覺上的優勢性, 同時也可以計算觀察點之間是否具有顯著的可通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