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遺址
遺址特點
屈家嶺遺址的文化層,經過發掘得知厚約0.3~3米不等,由多種不同的土質和土色交錯組成,堆積層次多為1~10層。土層的大小厚薄亦各懸殊,最大的是燒土層,面積約500平方米,厚約0.1~1米;最小的只有幾個平方米。
文物遺存
碳化稻米
屈家嶺遺址發現的碳化稻米,經當時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丁穎鑑定屬於粳稻。這是在長江中游第一次發現史前稻作遺存,對於稻作農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近年最新研究認為,屈家嶺遺址史前稻作遺存“與現在江漢平原普遍種植的稻種相同”,說明5000多年前的屈家嶺粳稻是一種馴化十分成熟的稻穀品種。
陶器
屈家嶺遺址陶器普遍使用快輪製作技術;多泥質黑、灰陶;流行弦紋、鏤孔等裝飾;典型陶器組合為雙腹碗、雙腹豆、雙腹鼎、高領罐、彩陶壺、敞口薄胎杯、高圈足杯等。
石制生產、生活工具
遺址出土有石磨、石斧、石鐮、石鋤、石錛、石鑿等生產、生活工具,集中反映了當時大型甚至特大型聚落先民們的生產生活情形。當然,聚落先民們還使用了木器、骨器等其它生產生活工具。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正是這些來之不易的先進生產生活工具,開啟了長江中游屈家嶺文化史前農耕文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建築布局
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分為遺址展示區、景觀展示區、考古預留區及服務管理區等四個功能區,其結構為“兩帶一心、三區一軸、多點一環”。
主要景點
遺址展示區
遺址展示區即屈家嶺遺址博物館,在遺址博物館,展示著張雲鵬主持的第二次考古發掘成果,包括紅燒土層、灰坑、墓葬等主要遺蹟,出土遺物以彩陶紡輪、薄胎彩陶杯、彩陶壺和鼎、甑、盤最具特色。特別重要的收穫是出土了大量史前稻作遺存,開啟了在南方探索稻作農業發展史的序幕。
遺址公園內還保留和修繕了考古隊當初入住的民居,陳列著發掘者使用過的物品。在屈家嶺遺址一角,青山翠柏之間,建成了考古學家紀念園。
景觀展示區
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裡規劃了3000多畝生態景觀,利用不同類型作物和花卉,打造出一座田園風農耕主題公園。每年4月,這裡秧苗吐綠,花海起伏,吸引了大量踏青賞花的遊客前來參觀。圍繞農耕主題,當地還開發出一系列特色研學課程,讓遺址公園不僅好看,還要好“玩”。從農耕生產體驗,到陶藝手工製作,打造“沉浸式”農耕文化體驗場景,吸引更多青少年互動參與。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2012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實施了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的《屈家嶺遺址文物保護總體規劃》。
2012年10月,荊門市編制的《屈家嶺考古遺址公園詳細規劃》通過省級評審。
2013年,荊門市向國家文物局申報了屈家嶺考古遺址公園立項,並向地方發改委申報立項。
2014年7月,來自武漢大學等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進駐屈家嶺遺址工地進行現場勘測,屈家嶺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2021年11月,屈家嶺考古遺址公園建成開放被列入湖北省文物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截至2022年9月,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基礎配套工程和公共服務設施及水系景觀項目全部完工,博物館區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綠化面積7.1萬平方米。
2022年3月,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對外開放試運行。
2023年4月18日,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授牌。
品牌建設
2018年,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湖北省“海峽兩岸考古教學交流基地”。
2021年,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被公布為首批湖北省文化遺址公園。
2021年8月,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被中國僑聯確認為第九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2022年,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被確定為湖北省首批16家港澳青少年教育交流基地之一。
2023年12月26日,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被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設立意義
首先,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有助於突出地方特色,提升城市品位。一個地方文化的定位,必須體現這個地方獨有特色,因為有特色才有魅力,有特色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一個科學有效的大遺址保護工程,既可以起到保護大遺址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集聚遊客,光大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規劃一塊綠地,可以帶動上百畝土地升值,而建設一個
遺址公園,則可以讓整個城市升值,可以讓一個城市受益幾百年、上千年。
其次,以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作為“中國農耕文化的傳承地”,提高其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影響力,帶動周邊地區文化及經濟發展,逐步形成集遺址保護、旅遊、休閒、研究等功能為一體的屈家嶺歷史文化新區。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有利於促進遺址走向一條“以文物帶動旅遊,以旅遊促進保護”的良性循環道路,使文物保護與文物旅遊相互促進,兩翼齊飛,使本地旅遊產業和文物保護事業走上健康的發展道路。
第三,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在圍繞野外考古工作進行的同時,將以自然生態為核心,保持良好的自然野趣,全面推進綠化建設,將充滿溫情與魅力的水文化和質樸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形成“山水園林”“文化園林”,使周邊人居環境更加優美。
最後,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將必定融入“中國農谷”建設。使二者互為依託,互相促進,使其在促進國家經濟建設和推進人類文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以“中國農谷”為背景,以屈家嶺遺址文化內涵為核心,展現屈家嶺地區古代農耕文明到農墾建設再到現代農谷的發展歷程;展現區域“遠古農耕,昔日農墾,今日農谷”的變遷;作為“中國古代稻作農業”和“中國現代農谷建設”的“連線紐帶”。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路線
自駕路線:從京山站出發,途徑G240、S107道路,45.6公里車程,大約需要1小時。
景區服務
服務項目 | 收費標準 | 服務說明 |
---|
| | 每天上午10:00、下午14:00有志願者為遊客提供講解及幫助,詳情請留意中心服務台立牌。 |
| 中文數碼機成人版:20元/套,押金300元;兒童版:10元/套,押金300元;外文數碼機租金40元/套,押金400元或50美元,或護照。另有特別展覽數碼機單獨出借。 | 提供中、英、法、日、德、韓、西班牙、義大利語等語種。 |
| | ①衣帽及大件行李可予寄放(貴重物品除電腦外請隨身攜帶)。②觀眾暫存物品前請先接受安全檢查,憑安檢暫存票至寄物處辦理暫存手續。③使用輪椅、嬰兒車免費,憑有效證件(身份證等)和繳納300元押金辦理租藉手續。如無有效證件,請繳納600元押金(僅限)南門寄物處。④提供針線、醫藥箱等服務。⑤失物招領(僅限南門寄物處)。 |
| | 中心服務台位於一樓大廳西側中心,服務項目:解答諮詢、提供材料(導覽及活動信息的免費資料)、受理投訴建議。南門售票台位於南門入口處服務項目:解答諮詢、租賃語音導覽設備、代售各類IC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