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簡介,新修構造,地圖信息,
基本簡介
景福堂位於福建省沙縣西門大洲之西,步雲橋下,座北朝南,前臨十里平流,與洞天岩項背相望,內祀觀音,人們習慣稱為“大洲觀音”。景福堂始建於何時,現已無從查考。據《沙縣朱氏族譜》、《中華姓氏通書朱氏名人譜》載:“朱氏遷沙始祖朱勝非(1082~1144年)徙居延平府沙陽步雲橋下大洲坊景福里牛頭巷”,由此可推出宋時沙縣大洲有“景福里”這一地名。如果以地名命名寺廟來推斷,景福堂始建當是歷史久遠了。
景福堂原有重殿、宿舍等設施,占地較大,頗為壯觀,大門有副楹聯,製作別具一格,以龜背竹書寫,竹節奇形似龜,書法遒勁,刻鏤精細,世所罕見,聯語曰:“紫竹林中觀自在,蓮花座上現如來。”此聯已成為景福堂的傳家寶之一。
景福堂原有一對鐘鼓,鼓面如圓桌,可惜毀於劫難。今景福堂所掛之鐘系另一尊鐵鑄古鐘,重達千餘斤,為明代“成化八年壬辰歲八月,住持僧天恩募眾謹造”,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傳說東嶽宮之鐘與此鐘同出一位工匠之手,只要敲響一鐘,另一鐘便會微顫遙相呼應,迴腸盪氣,百姓均以此為奇。如今,這一文物成了景福堂的第二個傳家之寶。
憶往昔,景福堂觀音靈驗,香火旺盛,聞名遐邇。觀音座前的三塊長方形花崗岩條石,被僧人居士和善男信女窮年累月頂禮膜拜,萬千磨蹭,凹凸顯然,可見其人次之多和歷史之長。廳堂地面以石板砌成,夏日涼爽宜人,人們勞作之餘,總愛到此納涼、歇息。
新修構造
如今的景福堂重修於1981年,內設大殿、齋堂和僧舍。大殿中奉觀世音大士,前有“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左邊祀地藏王,右邊祀清水祖師。殿堂雖不太寬敞,卻也顯得清靜整潔。
由於十幾年前基建倉促,以楓代杉,大殿兩大柱已被蛀蝕。同時,寺院如今的規模也不能夠滿足四方信眾的需要。所以,經市宗教局批准翻新在即。見源法師為此四處奔波,多方籌款,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為寺院建設做準備。
由於十幾年前基建倉促,以楓代杉,大殿兩大柱已被蛀蝕。同時,寺院如今的規模也不能夠滿足四方信眾的需要。所以,經市宗教局批准翻新在即。見源法師為此四處奔波,多方籌款,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為寺院建設做準備。
法師認為:修行要有決心、信心,忍辱、忍受、堅持到底,求生淨土。
地圖信息
地址:大洲大橋與新城西路交叉口東南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