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經歷
景廉(1824~1885)顏札氏,字秋坪,隸滿洲正黃旗,清朝大臣。父
彥德,官
綏遠城將軍。
鹹豐二年進士,由
編修五遷至內閣學士。典福建鄉試,擢工部侍郎,賜奠朝鮮。
八年,授
伊犁參贊大臣。故事,哈薩克貿易訖即行。後以貨滯鬻,許二三人守以度歲,漸成聚落,周二里許。景廉謂禍伏肘腋,毀之便,將軍憚不敢發。會將軍卒,景廉攝任,疏陳利害,請以便宜從事,卒毀之。詔下,如所請。
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英秀、
阿克蘇辦事大臣綿性、葉爾羌
參贊大臣英蘊先後以貪暴被劾,皆命景廉往鞫,得實,降革有差。
政治事跡
十一年,調
葉爾羌參贊大臣,其城為南路八城之首,漢、回雜處。
安集延常擾邊,俄人復於西南徼往來窺伺,哈薩克各部落多貳於俄。景廉籌餉練兵,持以鎮靜,八城以安。嚴禁綠營兵以重利侵奪回民貲產,人心大悅。
同治二年,坐事落職,男婦數千哭於札爾瑪。札爾瑪者,回部棲神之所,意欲禱神阻其行也。景廉既去官,遣往寧夏軍營效力,將軍
都興阿檄參戎幕。適
安徽巡撫翁同書卒於軍,復檄景廉代領其眾,防剿後路。
五年,授頭等侍衛,充
哈密幫辦大臣。募勇千餘,騎不滿百,糧乏,冰雪中僵仆相屬。景廉勉以忠義,夜支單帳,燃馬矢,席地坐,時出撫循,以是兵心固結。
肅州賊沿南山西竄,景廉遣總兵
張玉春敗之黃花營。賊擾
安西州,又大敗之。景廉以安西玉門為新疆門戶,
巴里坤雖天險可守,然力單不足恃,疏請駐安西,布置防務挽運,得旨報可。賊撲敦煌,景廉陽令
副將蔣富山邀擊南乾溝,而伏勁旅橋灣三水梁。賊果取道三水梁南戈壁,伏起,追擊敗之。捷聞,得旨嘉獎。賊復撲
安西,景廉戒守將堅壁毋浪戰,伺其懈擊之,而設伏要其歸路,賊大創,遁。景廉謂
敦煌重鎮,當守以重兵,因移鎮敦煌,留兵安西、
玉門相犄角。建堅壁清野之計,完城浚壕,擇要區築空心墩台,守具畢備。復以商團民練輔翼官兵,隱寓保甲之法,賊擄掠之計遂沮。招徠土著三千六百餘戶,勸募雜糧二萬餘石,立轉運局馬蓮井,官民鹹稱便焉。
時烏魯木齊回酋
妥得璘勾結漢、回、纏頭萬八千餘東犯,潛約哈密回子郡王(
哈密王)為內應。王素
騃,其母福晉邁哩巴紐賢明有才略,以逆書呈官軍,誓眾力守。景廉遣使獎慰,復令富山率兵會
辦事大臣文麟、裨將孔才擊賊,連戰六晝夜,大敗之。論功,升擢有差。旋授
烏魯木齊都統。時古牧地偽元帥馬明屢詐言降,復假貿易分布逆黨於
濟木薩、木壘河。景廉偵知,密檄孔才、
金永清等一夕殲之。俄人挾蒙古、哈薩克入境求通商,景廉言地方未靖,不任保護,以兵衛之出。自是終景廉任,俄人不言通商事。
穆宗親政,景廉以為政治在乎始基,上崇正學、開言路、慎牧令、簡軍實、重農桑、弭異端六事。移軍古城,疏請以副都統吉爾洪額、領隊大臣沙克都林札布任軍事。陝回
白彥虎糾西寧回萬餘,將奔烏魯木齊,賊勢梟悍,破哈密回城,游騎越天山,擾巴里坤,兩城告急。會
妥得璘死,安集延酋帕夏合烏魯木齊、古牧地等漢、回撲沙山子,遙應白彥虎。景廉急檄孔才嚴備濟木薩各要隘,黑龍江營總依勒和布援沙山子(奇台縣),吉爾洪額等援哈密,而景廉坐鎮古城,飲酒習射,若無事然。依勒和布與游擊
徐學功率騎五百敗賊沙棗園,擒斬無算。帕夏遁歸吐魯番,遂解沙山子之圍。吉爾洪額等抵巴里坤,連戰皆捷,遂度天山,敗賊哈密泥基頭。城中聞援軍至,大呼突出,賊敗,巴里坤肅清。是役也,論者謂新疆治亂一大關鍵也。白彥虎竄唐朝渠,將入瑪納斯,學功偵得賊口號,選精騎四百,偽為瑪納斯人,迎之龔家瀧,握手慰勞,賊不之疑,益前進,前臨大河。官軍從後起,賊大驚,白彥虎引四十餘騎逸去,餘盡殲焉。學功者,烏魯木齊農家子,沉勇多智略。軍興,集鄉勇自衛。或離合於妥得璘、帕夏之間,為以賊攻賊之計。景廉招之來,推誠待之,遂原效死,至是果得其力。奏請破格錄用,報可。
景廉以憂勤致疾,再乞解職,溫旨慰留。十三年,授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於是景廉奏請通籌全局,命伊犁將軍
金順取道古牧地,提督
張曜由天山南取吐魯番,領隊大臣沙克都林札布、錫綸由沙山子取瑪納斯,三路齊舉,使賊不相顧。奇台、古城為哈密、巴里坤禁止,命副都統
額爾慶額、孝順、福珠哩駐西湖,防賊逸入北路。烏魯木齊之南俗呼搭板城者,實通吐魯番要路,賊以重兵守之,宜潛師攻擾以搤其吭。並請飭
陝甘總督左宗棠總司後路糧台。移甘肅民千戶實奇台、古城屯田,購蒙古駝數千隻,借撥部款六十萬兩。疏上,悉蒙嘉納,而忌者尼之,未竟所施。改正白旗漢軍
都統。俄召回京,遷
左都御史。
光緒二年,命入軍機,兼總理各國大臣。授
工部尚書,調戶部。坐事降二級,仍留軍機。補
內閣學士,再遷
兵部尚書。時言路尚激烈,或不平,景廉曰:“政府如射之有的,言者期其中耳,於我輩何憾?且詆政府者率無罪,未必非大臣之福也。”人服其量。新疆勘定,將軍
金順上言景廉前勞,請獎勵。景廉謂邊帥推功樞臣,恐開迎合之漸,請勿許,時論與之。
十年,朱諭景廉循分供職,經濟非所長,降二級調用。
十一年,補內閣學士。八月,卒於官,年六十二。子治麟,國子監
司業,見《孝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