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普顏不花
- 別稱:巴布哈
- 字號:字希古
- 所處時代:元朝
- 民族族群:蒙古
- 去世時間:1367年
早年受學,科舉入仕,計退天完軍,誓死守建寧,以死盡忠,
早年受學
普顏不花生活的時代是元朝末期,元順帝即位初,權臣伯顏專權,伯顏專政自恣,肆行貪暴,是個頑固守舊的蒙古貴族。他曾對順帝說:“陛下有太子,不要讓他讀漢人書。”適逢中書省官員建議廢除科舉,深得伯顏讚賞,他立即上奏皇帝,請求批准。至元元年(1335年)十一月,在伯顏的煽動下,元順帝下詔停止科舉取仕,又下令禁止漢人、南人學習蒙古文字,這樣元朝已開科八次的科舉取士制度一度中斷。直到至正元年(1341年),伯顏被除後才恢復了中斷六年的科舉制度,同時又大興國子監,選名儒雅士傳授儒學,因而普顏不花在國子監受到了封建正統教育。
科舉入仕
至正五年(1345年),普顏不花參加了元代第九次科舉考試,榮登右榜榜首。狀元及第後,普顏不花授翰林修撰,調河南行省員外郎。
至正十一年(1351年)遷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
至正十六年(1356年),除江西廉訪副使。
至正十八年(1358年),普顏不花奉詔與治書侍御史李國鳳共同經略江南,到達建寧(今福建省建寧縣)和紅巾軍作戰。
至正十九年(1359年),普顏不花被朝廷召還,授山東宣慰使,再轉知樞密院事、平章山東行省,守御益都(今山東省青州市)。明軍來攻,他捍城力戰。城陷之後,平章政事保保向明軍投降。明軍主將素聞其賢,派人到官舍召他。他再三拒絕最後不屈而死。
計退天完軍
元後期,統治階級進一步腐朽,對人民巧取豪奪。水災、旱災、蝗災又不斷發生,天災人禍全部落到人民頭上,各地人民起義鬥爭此起彼伏。
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羅田布商徐壽輝在蘄州(今湖北蘄春)率眾起義,並被推為領袖。起義軍頭裹紅巾,號稱紅巾軍。十月,攻占蘄水(今湖北浠水)並以此為都城,建立了政權,徐壽輝稱帝,國號“天完”,意在壓倒“大元”,徐壽輝的天完軍與北方劉福通的紅巾軍遙相呼應。
至正十二年(1352年)二月,徐壽輝的天完軍已兵臨江西重鎮江州(今江西九江)城下,平章政事禿堅里不花倉惶逃回行省駐地龍興(今南昌)。行省又派普顏不花前往江州救援,當時江州正在酣戰,江州總管李黼(泰定四年左榜進士第一)死守江州,力戰而死。
當普顏不花率軍到達石頭渡口時,遇上徐壽輝的天完軍,兩軍交鋒,儘管普顏不花奮力作戰,但元軍仍不堪一擊,普顏不花只得收拾殘餘隊伍回到龍興。
道童聽到普顏不花兵敗、江州城陷的訊息後大為恐慌,以為龍興難守,連忙懷揣行省大印逃走。
普顏不花料定徐壽輝在攻占江州後必定圍攻省城龍興,於是他挑起守城重擔,與章伯顏共同商討守城大計。不久,逃到百姓家躲藏的道童回來,普顏不花與道童、章伯顏商議分門把守迎敵。
三月,徐壽輝的天完軍包圍了龍興,普顏不花建議在城中各處設定廂官、巷長,晝夜堅守,有功者必給重賞,無功者也不加罪,一時軍民振奮。
普顏不花等在省城堅守兩個月,一直未能找出良計突破天完軍的包圍。一天深夜,正當天完軍熟睡之機,突然軍營外鼓聲大震,接著闖進數千名面塗青色、頭扎黃布、身著黃衣的“怪人”,天完軍在朦朧中以為是神兵來到,來不及抵擋,紛紛敗退。原來這是普顏不花與章伯顏的解圍之計,趁夜偷襲天完軍的大營。
元軍能守住龍興,普顏不花之功最多。
誓死守建寧
普顏不花與李國鳳兵分兩路,普顏不花進入福建。
與普顏不花一同鎮守江南的李國鳳當時正分鎮延平,普顏不花得知延平也被圍困時,便派人送信給李國風,要他堅守城池,牽制天完軍。但李國鳳在危急關頭未作努力抵抗,天完軍攻陷了延平,李國鳳兵敗逃走,這樣建寧已變成一座孤城。
普顏不花得李國鳳逃跑的訊息後,憤慨地對守城將士道:“我奉命來此地,怎能逃走?堂堂朝廷命官豈能貪生怕死?我誓與此城共存亡!”於是命將士再加築各城門,分兵把守,並不時激勵元兵,親自指揮戰鬥,前後共戰64天,最後擊退了鄧克明的圍兵。
以死盡忠
至正十九年(1359年),普顏不花被召回北方,授以山東宣慰使,再轉為知樞密院事,總管山東行省軍政事務,守衛益都。
普顏不花本是進士出身,通曉儒理,但在天下紛亂的局勢下,普顏不花受命統兵,是時代造就了這樣一位馳騁疆場的儒將。由於普顏不花屢建戰功,使他在為官從六品官累升至一品官,其母受封,其妻也被封為“齊國夫人”,普顏不花一家都居住在益都。
元朝經過10多年的農民起義軍的打擊後,已是大廈將傾,而統治階級內部又互相爭權奪利,元朝更是搖搖欲墜。這時在長江流域有一股勢力在悄然增長,最終推翻了元朝的統治,這便是朱元璋的勢力
山東是元大都的屏障,自世祖時期開鑿了在山東境內的會通河後,這裡便成了漕運的必由之路,是大都糧食及各種物資來源的咽喉,也是連線南北的通道,元朝在這裡一直派重兵把守,位置顯得格外重要,普顏不花受命駐守山東,實則護衛大都。
徐達的20萬大軍首先直指山東,很快占領了沂州,嶧州等地。
十一月,明軍已兵臨普顏不花守衛的益都城下,普顏不花率軍奮戰,但明軍已是勢不可擋。腐朽的元朝軍隊再也不是成吉思汗、忽必烈時代東征西討、鐵馬銅兵、踏遍東自黃海西到多瑙河廣大地區的軍隊了。普顏不花苦戰幾日,益都還是被攻陷,平章政事保保出城投降。
普顏不花知道自己沒有力量挽回敗局,只有以死效忠朝廷。於是他回到自己府中,面對年邁的老母,雙膝跪下道:“兒忠孝不能兩全,以後就由兩個弟弟為母親盡孝送終吧。”說罷,辭別了家人,來到官舍,整理好衣帽,端坐在堂上。
徐達早就聞知普顏不花的賢名,想要招降,派人請普顏不花到明軍帳中,請了幾次,但普顏不花仍舊坐在堂上,不肯去。
明軍涌人官舍,用繩索捆綁普顏不花,普顏不花大聲道:“我乃元朝進士,官至極品,臣各為其主,不事二君。”不屈而死。
當普顏不花離開家後,其妻阿魯真便召集家中人對他們說道:“我夫受國恩,我也被封為齊國夫人,身為朝廷命婦,事到如今,我也只有一死,你們都各自去吧。”家中人聽後勸阻,但阿魯真死意已定,家中人沒有不嘆息流淚的。
不一會,普顏不花兩個弟弟的妻子各懷抱幼子,投到院中南井而死,一些婢妾也跟著投井。等到阿魯真要投井的時候,南井已填得容不下了,於是她抱著兒子轉而奔向北井,阿魯真之女、妾女及孫女等都隨她投井而死。
時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一月,普顏不花死後不到一年,明軍攻入大都,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