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那卡

普那卡

普那卡(宗喀語:སྤུ་ན་ཁ་,威利轉寫:sPu-na-kha)是不丹普那卡宗的首府所在地,位於桑科希河上游。普那卡是不丹王國的古首都(1955年政府遷都廷布),位於中北部,海拔約1381米。雄偉壯觀的普那卡城堡(sPu-na-kha rdzong)為不丹第二座大城堡,修建於1657年,處於Pho-chu(“公河”)和Mo-chu(“母河”)交匯處。氣候溫和。城鎮始建於1577年,曾屬不丹冬都,不丹土邦所在地。現為農產品集散地,有製藥廠和學校,地處橫貫不丹的公路上,另有公路通印度。為喇嘛教聖地。有宮殿及多處王族陵墓和寺院。人口約1100人(1982年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普那卡
  • 外文名稱:Punakha
  • 政府駐地:普那卡
  • 人口:1100人(1982年)
  • 著名景點:普那卡城堡
簡介,傳說,普那卡宗歷史,旅遊,

簡介

普那卡(Punakha) 又譯“巴那克”。不丹中北部城鎮。1955年,這裡曾是不丹的首都,也是貴族冬季的住所。農業普那卡山谷是在不丹著名的水稻種植基地。紅色和白色兩種水稻在不丹的兩個最突出的江河流域的粿條和莫楚沿岸種植。
在普那卡山谷腳下的村莊都是用石灰泥做地基,每戶差不多都是兩層高,房子的周邊是花園和稻田,花園通常也種植像橘子和木瓜等有機蔬菜,受農業機械化的影響,村莊的景象也非常的繁榮。

傳說

據說蓮花生曾經預言說:“一位名叫南結的人將在臥象形狀的丘陵建立城堡”,在17世紀夏仲阿旺南結(Zhabs-drung ngag-dbang rnam-rgyal)來到了普那卡,發現有一座丘陵形狀與臥象十分相似,並在象鼻尖(丘陵的最低處)修建了城堡,應驗了千年前的預言。在照片上臥象陵處於城堡的後面。

普那卡宗歷史

普那卡宗初建於1637年,經一年就建成,取名“幸福王宮”。1639年,這裡另建了一座大殿,至今還留存著許多當時的武器。“宗”長180米,寬72米。1750—1798年兩次大火燒毀,以後又重建成今天的樣子。所有拉康的佛像都是1798年大火後所造,其中大殿的佛殿寶物為釋迦佛、蓮花生和沙普東佛。這所建築在歷史上多災多難,其中大火就達數十起,更為不幸的是1960年和1994年父曲河上游冰川融水,這裡遭受溺水,但人們在很短的時間內用傳統手法將其修復了。

旅遊

1955年,這裡曾是不丹的首都,也是貴族冬季的住所。普那卡城市坐落在一條寬大的河谷上。匯集了喜馬拉雅山冰川融水的河流,從普那卡宗前流過。普那卡宗左邊的叫母曲,右邊的叫父曲,兩條河在普那卡宗前匯合成為普那卡曲。正值夕陽餘暉,暖色的光線照在龐大的建築群上,很遠就感到了一幅壯觀的景色。
這裡土地肥沃,農作物茂盛,有很多梯田,盛產稻米,切米拉康寺坐落於梯田之間的小丘上,是無子女夫婦的朝聖之地。這座寺就是著名的聖徒Drukpa kuenlay在此處建的一個Chroten。
普那卡
度假村的中心是一位不丹高僧建造的傳統農舍。這座精巧的三層建築內懸掛著保存完好的用植物染料完成的壁畫,現在它是接待區,設有餐廳、老式佛堂、供戶外用餐的庭院、以及茶亭。緊挨著它的是水療中心,內設有兩間治療室、一間蒸汽房、更衣區以及一間瑜珈/禪修房。
3幢夯土牆式客房,樓內共設有8間套房,位於一片桔園中,近可見稻田,遠可望普那卡山谷(Punakha Valley)。套房設計與安縵帕羅保持一致,
室內設計全部採用木板材條,備有傳統布卡里、特大睡床、水磨石浴缸、淋浴間、雙洗手盆、和躺椅。套房內配有獨立的暖氣裝置,用於抵卸冬季的嚴寒;也有獨立的空調設備,供盛夏之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