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角鴞(普通角鴞)

西紅角鴞

普通角鴞一般指本詞條

西紅角鴞(學名:Otus scops):是鴟鴞科、角鴞屬的貓頭鷹。體長16-20厘米,翼長145-168厘米。尾長67-75厘米。體重60-135克。雌性比雄性重。體羽多縱紋。有棕色型和灰色型之分。上半身灰褐色,有黑色條紋,圖案類似古樹的樹皮。冠部相似,帶有黑色軸條紋。肩胛骨的外羽是白色的,中央有一條黑色的條紋和黑色的尖端。飛羽變黑和蒼白,短尾巴也是如此。下體也是灰棕色,但比背部略顯蒼白,有黑色的軸條紋,以及一些細的橫紋和深色的蠕紋。幾個軸條紋比其他軸條紋寬得多,並且具有更重的水平蠕紋。眼黃色。

喜歡居住在有樹叢的開闊原野,也經常在城市地區。是一種夜間活動的鳥類,從日落後到午夜最活躍。白天棲息在樹上。由於體型很小,它們主要以昆蟲等小無脊椎動物為食,有時也會捕捉小體型的青蛙,蜥蜴和哺乳動物。主要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北部,中亞地區包括中國的新疆。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紅角鴞
  • 拉丁學名:Otus scops
  • 別名:歐亞角鴞、 普通角鴞、烏拉包爾-烏爾巴、夜貓子、聒聒鳥子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鴞形目
  • 鴟鴞科
  • 角鴞屬
  • :西紅角鴞
  • 亞種:5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保護級別:無危(LC)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 外文名:英文 Eurasian Scops-owl, Common Scops-Owl, Eurasian Scops Owl, European Scops Owl, Scops Owl
    法文 Hibou Petit-duc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物種學史

2015年,根據弗林特(Flint)等人的詳細審查,根據顯著的聲音差異和輕微的羽毛特徵,“Otus scops”被分為西紅角鴞(Otus scops)和賽普勒斯角鴞(Otus cyprius)。

形態特徵

西紅角鴞體長16-20厘米,翼長145-168厘米。尾長67-75厘米。體重60-135克。雌性比雄性重。兩性相似,面部圓盤呈灰褐色,有細小的斑紋,邊緣不太突出。面盤四周圍以不明顯的淡棕褐色翎領;眼先白色,羽端部黑色;頦棕白色,上體包括兩翅及尾的表面灰褐色,滿布黑揭色蟲蠹狀細斑,頭頂至背部雜以棕白色斑點;頭上耳簇羽較長,當羽毛鬆散時,很難看到耳簇。害怕時,這隻貓頭鷹會變得非常苗條,耳毛直立。
羽基棕色而羽端與頭頂羽色相同;外側肩羽的外翈有大型棕白色斑,羽端黑褐;翼上外側覆羽外翈端部亦有棕白色斑;飛羽除最外側的外,均為黑褐色,外翈有棕白色斑,各羽相迭時,形成橫斑狀,翼緣棕白色;尾羽與背部同色,有不完整的棕色橫斑;面盤灰褐色,密雜以纖細黑色斑紋,下體餘部灰白,密雜以暗褐色纖細橫斑和黑褐色更粗的羽乾紋,並綴以栗棕色,在腹部白色較多;尾下覆羽白,各羽有一棕色塊斑,羽端並雜以褐色細斑;覆腿羽淡棕而密雜以褐斑;腋羽和翼下覆羽棕白色。
這種鴞另有一棕栗色型的變種,但非常罕見。體的背部和胸部均沾棕栗色光澤,甚至全身均渲染此色;上體黑褐色的羽乾紋,除頭頂以後,均微而不著;肩羽的白色特別明顯,後頸有時露出白羽,成半領狀;下體羽乾紋較狹小,這二種色型的斑雜狀況,變異甚大,棕栗色的深淺濃淡亦有所不同。
虹膜黃色、嘴灰色至暗綠色,下嘴先端近黃色;趾肉灰色,爪暗角色或灰褐色,尖端較深。

棲息環境

棲息於半開放或開放的地區,有零星的樹木或小樹林,有成片樹木的耕地、岩石景觀、公園、道路兩旁的林蔭大道,有成熟樹木的花園,地中海灌木叢。在溫暖的氣候中,它們也會出現在山區。這種貓頭鷹不會出現在茂密的森林中。冬天主要在有樹木的熱帶稀樹草原上。

生活習性

西紅角鴞是一種夜間活動的鳥類,從日落到午夜最活躍。白天棲息在樹上,通常靠近樹幹,或在茂密的樹葉、成熟樹木或岩石的空洞、牆壁上的洞和類似的地方。晚上的活動通常以在棲息地或附近的棲息處的快速呼叫開始。有時,白天可能會從棲息地聽到一些音符。
聲音:雄鳥的鳴叫聲由一長串單音節長笛狀音符組成,向下降調,每節持續0.2-0.3秒,間隔2-3秒“kyoot kyoot kyoot kyoot kyoot...”。未配對的雌性有一節類似但更持久和更高音調的鳴叫曲。配對時,雌性會發出高亢且略帶沙啞的音調。在求愛過程中,雄性和雌性的二重唱給人的印象是一首高低兩個音節的鳴曲。聯繫聲是一段輕聲細語。當受到驚嚇時,兩性都會發出響亮的尖聲叫喚,類似於栗鴞的叫聲。
主要以昆蟲為食,如蚱蜢、甲蟲、飛蛾、蟬、蜘蛛、毛毛蟲和蚯蚓,以及小型脊椎動物,如小型哺乳動物、小型鳥類、爬行動物和青蛙也被捕獲。它們經常會被人工照明所吸引,以捕捉飛蛾和其他在附近落腳的昆蟲。較大的獵物通常是通過從棲息處猛撲而捕獲的。小獵物用喙捕捉,而較大的獵物用爪子捕捉。食丸平均25×20毫米。

分布範圍

西紅角鴞主要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北部,中亞地區包括中國的新疆,部分西紅角鴞會遷徙到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越冬。在中國的分布極為有限。
留鳥:阿爾及利亞、赤道幾內亞、法國、希臘、伊朗、伊拉克、義大利、約旦、黎巴嫩、利比亞、茅利塔尼亞、摩洛哥、北馬其頓、西班牙、蘇丹、敘利亞、突尼西亞、土耳其、烏克蘭和西撒哈拉。
繁殖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捷克、喬治亞、直布羅陀、匈牙利、以色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立陶宛、摩爾多瓦、蒙古、黑山、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瑞士、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非繁殖地:喀麥隆、查德、象牙海岸、吉布地、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加納、幾內亞、肯亞、賴比瑞亞、馬里、馬爾他、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索馬里、南蘇丹、坦尚尼亞、多哥和烏干達。
旅鳥:巴林、賽普勒斯、埃及、科威特、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聯和葉門。
遊蕩:比利時、丹麥、法羅群島、德國、冰島、愛爾蘭、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盧森堡、荷蘭、挪威、塞席爾、瑞典和英國。
起源不確定(繁殖地):蒲隆地。
起源不確定(非繁殖地):盧安達和獅子山。
起源不確定:貝寧、布吉納法索、中非共和國和剛果(金)。
西紅角鴞(普通角鴞)
西紅角鴞分布圖

繁殖方式

對於西紅角鴞中遷徙的種群,繁殖季節從冬季返回時開始。對於西班牙南部等留鳥,該季節從2月開始。印度次大陸的繁殖季節是2-5月。在求愛期間,雄鳥和雌鳥會二重對鳴。夜晚雄鳥首先在潛在的築巢地點附近鳴叫,雌鳥回答,鳥兒開始二重唱。在這樣的二重唱之後交配是頻繁的。然後雄性飛到一個潛在的巢穴,進入並從開口鳴叫。一旦雌性檢查並接受了這個巢穴,這對夫婦每天晚上都會靠近。築巢地點包括樹木、岩石或牆壁上的天然洞穴,樹幹或粗樹枝上的啄木鳥洞,或陡峭的溝渠或沙坑中的洞,甚至在屋頂下。人工巢箱也被接受。
通常一年只產一窩。產卵從4月下旬或5月開始,到6月上半月,有時是7月。通常每兩天產3-4枚(有時是2-6枚)白色的卵,直接產在窩洞底部。卵球形,平均31×27毫米。孵化從第二個卵開始,由雌性獨自完成,而雄性則提供食物。卵在20-31天后孵化,具體取決於氣候。雌性單獨孵化並餵養幼鳥約18天,而雄鳥提供食物。
雛鳥孵化時盲視,6-8天時眼睛開始睜開,11-13天時完全睜開。食丸的反流在大約6-9天開始。在3-4周時,幼鳥離開巢穴,降落在地面上,用喙和爪子爬到樹或灌木叢中,用翅膀拍打。在大約33天時,它們完全能夠飛行。在變得獨立之前,它們還要由父母雙方照顧和餵養4-5周。性成熟大約10個月。

亞種分化

西紅角鴞(5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西紅角鴞克里特亞種
Otus scops cycladum
(Tschudi, 1904)
2
西紅角鴞摩洛哥亞種
Otus scops mallorcae
von Jordans, 1923
3
西紅角鴞貝加爾亞種
Otus scops pulchellus
(Pallas, 1771)
4
西紅角鴞指名亞種
Otus scops scops
(Linnaeus, 1758)
5
西紅角鴞兩伊亞種
Otus scops turanicus
(Loudon, 1905)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 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2015年,西紅角鴞在歐洲的數量估計為227,000-381,000對,相當於454,000-762,000隻成熟個體。歐洲約占全球範圍的57%,因此對全球物種數量規模的初步估計為796,000-1,337,000隻成熟個體,但需要進一步驗證這一估計。這個數據置於790,000-1,400,000隻成熟個體中。
趨勢理由:由於持續的棲息地破壞,種群數量正在下降。在歐洲,物種數量規模趨勢未知(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