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普通伏翼是較小型蝙蝠,前臂長32-35mm。頭寬短。耳殼較小,略呈三角形。耳屏狹長,超過耳殼長一半,前端不尖銳。翼膜較寬長,薄而幾乎透明。拇指短。第三、四、五指掌骨幾乎等長。跗趾長不超過脛骨長度一半。陰莖長、大,達10mm以上。
普通伏翼體毛密柔軟。體背毛灰褐色,色澤均勻。背毛基黑褐色,毛尖淺灰褐色;毛基色所占毛長的比例較大。腹毛灰白色,毛基黑灰色,毛尖污白色;毛基所占毛長比例大於毛尖。頸背部、兩側毛基黑褐色較淺,褐色較重。緊靠身體兩側的側膜背腹面均有毛,同體背腹色。股間膜尾基兩側也具毛,同背色。爪灰白色。
普通伏翼頭骨短寬。吻鼻部中央向兩側鼓凸。鼻竇深,末端尖形,深約2mm,不及吻鼻端至眶間最狹處全距的1/2。鼻骨中後端略塌陷。額骨稍隆起。顴弓細弱。直嵴不明顯,人字嵴較明顯。齶骨短寬,中央圓凹,後緣幾平直,超出最後上臼齒後緣聯線,但不達顴弓中部。聽泡不特別發達,左右間距約2mm。與齒骨關節突面大而顯。
普通伏翼上頜門齒2枚,約等大,具後附小尖。犬齒大,也具後附小尖,與門齒間隙較大。第一上前臼齒較小,但超過犬齒的1/4,排在(犬齒與第二上前臼齒間)齒列內側,外側面觀犬齒與第二上前臼齒問有一間隙,其內正好為第一上前臼齒。第二上前臼齒幾呈3尖,中央齒突最高,前內側最小,排列不成直線。第一、二上臼齒外側齒突“W”形,內側齒突不特別低矮,齒突較圓滑。第三上臼齒缺失後尖,小於前2枚臼齒。下頜門齒排列不特別緊密,各齒間有小空隙,各齒齒冠分3小葉,不特別明顯,磨損後第一、二枚門齒無小葉,第三枚不明顯。第一下前臼齒小於第二下前臼齒。下臼齒3枚,幾等大。齒式=34。
棲息環境
普通伏翼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蝙蝠,尤以城市及村鎮附近更為常見,棲息於房屋屋檐下或古老的房屋中,也常隱匿在屋頂瓦隙或樹洞中,棲息地不太固定,往往隨食物豐富度而搬遷。
生活習性
普通伏翼集群生活,以5-20隻為一群,活動與其食物密切相關,傍晚飛出居住地,黎明飛返,出返的活動頻率與溫度的高低成正相關,與光照成負相關,空氣的相對濕度在52.2-93.0%間均能活動。溫度的限制作用大,低溫通過代謝影響普通伏翼冬眠,冬眠時間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長達4-5個月。捕食昆蟲,尤其嗜食蚊類。
分布範圍
普通伏翼在中國以內廣泛分布於各省市,包括河北、山西、黑龍江、遼寧、山東、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中國以外分布於日本、朝鮮、韓國、寮國、緬甸、越南。
繁殖方式
普通伏翼6-7月產仔,每胎2-3仔。
亞種分化
拉丁學名 | 中文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Pipistrellus abramus abramus | 普通伏翼指名亞種 | Temminck, 1841 |
Pipistrellus abramus akokomuli | 普通伏翼日本亞種 | Temminck, 1842 |
Pipistrellus abramus irretitus | 普通伏翼華東亞種 | Cantor, 1842 |
Pipistrellus abramus pumiloides | 普通伏翼中國亞種 | Tomes, 1857 |
(以上內容來自:)
種群現狀
普通伏翼在中國是一個常見物種,種群密度在越南河內最高,種群分布不零散,發展趨勢穩定。
保護級別
普通伏翼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普通伏翼棲息於居民點建築物內,與人類伴生,由於分布普遍,數量大,對抑制蚊蟲數量有一定作用。糞便可以入藥,名“夜明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