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岩位於長泰縣岩溪鎮圭後村,始建於唐代,址於圭後村附近的福金山(塔寨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濟岩
- 外文名:Puji Temple
- 地區:長泰縣岩溪鎮圭後村
- 朝代:唐、宋、元朝
- 占地面積:4199平方米
歷史沿革,景點簡介,
歷史沿革
歷經唐、宋、元朝,廟宇因年久失修而傾圯。明弘治末年(約1499年~1505年),由圭塘葉氏裔孫葉(曾任廣西桂平縣縣令,後告歸)、葉儀(任廣西恭城縣縣令)等名士聚族親公議,重建普濟 岩。為了方便信徒參拜,將普濟岩遷址建在圭塘的中心地帶(即現在普濟岩的所在地)。重建的普濟岩,基本按照原廟堂的格局,並採用原廟堂的石料等遺物。至清乾隆初年,普濟岩又破爛不堪。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圭塘又聚眾重修,擴大建築規模,進行精緻裝飾。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又重修普濟岩。1993年,由台胞葉先生倡議,再次重修普濟岩。經歷代維護及修繕,普濟岩依然保持明、清的建築風貌,古香古色。1996年7月,普濟岩被列為長泰縣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簡介
普濟岩建築面積559平方米,坐北朝南,系石磚木結構。門面開闊,設石雕“三穿門”,配透雕石圓窗,中門邊置精美的石鼓,雕有花、草、鶴、鹿等圖飾,雕工細膩。門前走廊兩側各築一道翹脊小牆,兩牆遙對成“八”字形,牆麵塑浮雕飛龍、猛虎,富藏龍臥虎之意。屋頂為單檐硬山式,屋脊飾有雙龍戲珠、飛禽走獸、排樓、人物等瓷雕,色彩華麗。
普濟岩分門廳和正殿,中留天井,天井左右設兩小廳。門廳寬敞,開間跨度較大,檁梁間鑲有和尚扛梁的木雕,形態活靈活現。正殿梁架結構複雜精巧,雕樑畫棟。廳堂有圓石柱、雕龍石柱和八角菱石柱。雕龍石柱底徑0.33米,有神龍攀繞而上,配有小龍跳躍、魚兒遨遊,寓鯉魚跳龍門之意。八角菱石柱雕工精湛,刻寫“九座靈坐湧出慈雲數朵,方塘活水挹注法雨千重”對聯。柱基有圓鼓形、四方形和八角形,雕刻各種動物,栩栩如生。正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和九座靈坐智慧光佛,沿革於唐朝普濟岩。殿堂上方懸掛“方塘一鑒”橫匾,為葉氏族人重修普濟岩時所掛,用以彰揚先哲精神,激勵後輩進取。“方塘一鑒”取意於朱熹《讀書有感》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廳堂兩側牆上鑲有乾隆辛丑年維修普濟岩時裝飾的兩塊石匾,分別題寫“景福”、“靈光”,字跡清晰、優美。
天井左右設兩小廳,西廳供奉“三公”。“三公”為宋代三傑——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置有木龕,龕聯為“協力驅蕃激揚浩然正氣,同心報國更見殷後三仁”,概括了“三公”的高風亮節。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為南宋大臣,竭力扶持宋室。德祜二年(1276年)元軍攻陷南宋都城臨安,宋皇族逃亡南下。宋帝趙昰在逃亡中身故,遂立趙昺為帝,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扶宗趙昰、趙昺,轉戰於廣東一帶。後來,文天祥被元軍所俘,被俘後堅貞不屈,寫下著名的《正氣歌》,於至元十九年英勇就義。祥興二年(1279年),元軍攻陷張世傑、陸秀夫與宋帝趙昺居住的崖山(今屬廣東新會縣),張世傑在海戰中陣亡,陸秀夫在前無進路、後有追兵的情況下,背著年僅9歲的趙昺投海而死,寧死不降。“三公”的事跡感人,世間廣泛流傳。
普濟岩原為佛教聖地,何以同廟供奉“三公”?因圭塘是葉氏家族的聚居地,葉氏先祖是宋代名臣,圭塘開基祖葉氏於抗元時為督辦糧餉而殉職,其子在威海衛抗元戰鬥中獻身。因此,葉氏列祖列宗及宋代名臣“三公”的氣節,倍受葉氏族人崇拜。明弘治末年移建普濟岩時,葉氏族人特奉“三公”入廟崇祀,以弘揚民族精神及先人的浩然正氣。由此,普濟岩也成為佛、釋二道並存的廟宇。
歷代以來,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七日,普濟岩都舉行一場獨具特色的“下水操”民俗紀念活動。由村中小伙子用神轎抬“三公”神像繞境,並連人帶轎抬“三公”游淌過村中的池塘。人游水中,轎浮水面,場面極為驚險、壯觀。這項活動俗稱“下水操”,是模仿陸秀夫當年背著趙昺投海殉國的情景。每當舉行“下水操”活動時,全村人都爭至池塘邊觀看助威,熱鬧非凡。每年一度的“下水操”活動,以奇特的形式吸引人,也激起人們對往事的回顧,對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這些先人的深切懷念。
普濟岩右側,古代建有“字紙亭”,讓人們將廢棄字紙集中焚燒,以示敬惜字紙、尊孔重教。普濟岩左側,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配建觀音亭,遷霞美林應瑞岩觀音佛祖入供。字紙亭與觀音亭為普濟岩附屬建築,互相映襯。
普濟岩周圍環境開闊、優雅,占地面積4199平方米。門口鋪有石板大埕,埕上有一對石雕獅子,高大威武,雄距於岩寺門前。石埕邊有兩株榕樹,樹冠茂盛,枝葉婆娑。石埕的最前面,即普濟岩前約30米處,有一個碧水盈盈的大池塘,面積約600平方米,池岸用石板壘砌。此池也取意朱熹詩句“半畝方塘一鑒開”的意境而開掘。倘若站在池塘邊朝南望水面,吳田山、圭山影映水中;而朝北望水面,榕樹、普濟岩全景,盡收池裡。可謂岩前有水,水中映岩,美不勝收,意趣無窮。
普濟岩是一座具有藝術觀賞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的廟宇,凝集了古代的建築藝術以及古人深切的寄望。普濟岩又是一處環境幽雅的遊覽去處,文化底蘊豐厚,給人予美的享受以及深刻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