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寺經幢

普濟寺經幢

普濟寺石經幢通高4米,其中刻有經咒的柱身高2米,呈八角形,每面寬25厘米,刻“奄摩尼達哩年弟吒”各一字,組成一句八字真咒。唐代書法家奚虛已書寫的序文和陀羅尼經全文小楷,由湖北(江廈)黃以素刻於八面柱身,共3378個字。經幢的頂部為扁圓形的如意雲盤,由八角起翹的檐頂承托。柱身的下部刻有三條互相纏繞一團的盤龍,由雙仰蓮承托,直徑達1.8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普濟寺經幢
  • 通高:4米
  • 歷史根源:漢代
  • 相關:《新江北》報
普濟寺經幢
普濟寺經幢普濟寺經幢
幢,除了用於房屋的量詞以外,在中國古代,是指長竿上掛有長條紡織物的儀仗用品,在漢代已用作官員和帝王出巡的禮儀裝飾物。公元初,印度佛教文體傳入中國以後,在紡織物製作的“幢”和“幡”上書寫佛咒或佛號,這就是最初的經幢。它作為裝點佛殿的“佛寶”,樹立於佛殿門前,象徵佛法和威德。入唐以後,由於佛教密宗從印度和西藏傳入中原,原有的紡織物經幢演變為形如佛塔的石制經幢,成為中國佛教文化的又一紀念性建築。又據佛經記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能滅眾生惡業”,“救拔幽顯最不可思議”,因此石經幢多刻陀羅尼經。從現存實物可知,浙東倖存的唐代大中八年(854)的鄞縣江東永壽經幢(已斷裂),和建於唐代開成四年(839)的古慈谿普濟寺經幢。如今都已移至寧波保國寺大殿前,人們可一睹它的風采。 古慈谿縣城北的普濟寺面湖背山,曾是浙東最古老的佛寺之一。據宋《寶慶四明志》載,普濟寺“本東吳太子太傅都鄉侯闞澤書堂,後舍宅為寺”。《四明談助》稱“吳赤烏二年(239)闞澤舍宅為寺。唐大中二年(848)令李楚臣復立德潤院,乾符(874—879)中敕賜應天德潤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賜普濟教寺”。 古籍記載的闞澤,字德潤,即《三國演義》第44回“闞澤密獻詐降書”中的孫權謀士。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古慈谿建城後,城北的慈湖曾名闞湖和德潤湖。過了一百年,寺前建立了石經幢,使古剎增輝,使慈湖山水新增了一道名勝。

普濟寺經幢
普濟寺經幢普濟寺經幢
普濟寺石經幢通高4米,其中刻有經咒的柱身高2米,呈八角形,每面寬25厘米,刻“奄摩尼達哩年弟吒”各一字,組成一句八字真咒。唐代書法家奚虛已書寫的序文和陀羅尼經全文小楷,由湖北(江廈)黃以素刻於八面柱身,共3378個字。經幢的頂部為扁圓形的如意雲盤,由八角起翹的檐頂承托。柱身的下部刻有三條互相纏繞一團的盤龍,由雙仰蓮承托,直徑達1.8米。最下層的八角須彌座,刻八大金剛,威猛傳神。這座石經幢整體造型穩重、穩定,雕刻精美,反映了唐代建築、書法和雕刻藝術的高深造詣。 普濟寺經幢曾歷經劫難,唐代會昌年間(841—846)武宗滅佛,毀寺4600座。普濟寺寺毀僧散,經幢倖免砸毀。後周顯德二年(955),世宗再次毀寺3336所,而江南吳越國的浙東佛寺未受劫難。入宋以後,普濟寺累有興廢。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普濟寺改建為慈湖中學,倖存的石經幢被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1983年從慈城慈湖遷移至保國寺。此後其與千年古剎相依,朝夕為伴,直到如今。 [引用信息]:《熠熠生輝的普濟寺經幢》楊古城 曹厚德
來源:《新江北》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