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漢先生

普漢先生

美國普利茲獎獲獎作家馬寬德著長篇小說。中國女作家張愛玲仿襲這部小說的情節和結構,創作出了長篇小說《十八春》,後改名為《半生緣》。張愛玲在給朋友宋淇的一封信中,提到《半生緣》其實是根據美國作家馬寬德(J.P.Marquand)的小說《普漢先生》改寫的。小說中最經典的句子,“世鈞,我們再也回不去了”,也是翻譯自《普漢先生》中那句,“darling , we can't go back。”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漢先生
  • 地區:美國
  • 類型:長篇小說
  • 作家:馬寬德
內容梗概,作者簡介,譯者簡介,作品目錄,作品賞析,

內容梗概

亨利生長於波士頓,在哈佛大學上學時,認識了並非上流社會出身的比爾,兩人成為好友。畢業後,比爾說服亨利放棄去父親創辦的金融公司上班的機會,留在紐約創業。亨利結識了在同一公司上班的瑪文,兩人相愛,併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可亨利的父親突然去世,他只能回鄉奔喪。鑒於長子的身份和家庭的重擔,亨利留在了波士頓,沒有再回紐約。比爾造訪波士頓的時候結識了亨利幼年的夥伴凱,兩人暗生情愫,但比爾終究只是個過客。不久,凱便在家人的安排下與亨利結婚。婚後,凱還一直忘不了比爾。二十五年後,哈佛同學會上,亨利和瑪文再次相遇,亨利再度對瑪文動心,可他最終還是選擇回到凱的身邊。曾經的愛戀,縱使心動依然,卻也只能是“我們回不去了”,半生糾纏難解的緣分,永遠封存心底,時而浮現的悸動,注定是命運對人生無情的捉弄……淡淡的憂傷與悵惘,寫盡美國上流社會男女圍城內外的苦痛與掙扎。

作者簡介

馬寬德 美國著名作家。1893年出生於德拉瓦州最大的城市威爾明頓,成長於紐約郊區。1915年哈佛大學畢業,先後做過報紙和周刊記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曾在軍隊服役。他的寫作生涯從通俗故事起步,靠間諜系列小說“摩多”先生的故事揚名立萬,贏得了大批讀者。1938年,他憑藉小說《波士頓故事》贏得了普利茲獎。他的小說的永久主題之一是描寫美國上層社會生活的拘束性,以及那些渴望過上那種生活的人們。馬寬德以尊重與諷刺相結合的手法描寫了這些被不成文的規矩所約束著的人們的生活。

譯者簡介

鄺明艷,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教於西南大學。

作品目錄

第 一 章 加油,按規則來
第 二 章 希利厄德先生說明一切
第 三 章 青春的漫漫回想
第 四 章 我們出去吃晚餐
第 五 章 流金歲月
第 六 章 向齊普斯先生致敬
第 七 章 多說無益
第 八 章 可以跟我跳支舞嗎?
第 九 章 友誼的冒險
第 十 章 男孩和女孩在一起
第十一章 你最好問問弗蘭克·瓦爾丁
第十二章 一次重要的經歷,戰爭
第十三章 一些基本的事
第十四章 讓我畫一張草圖
第十五章 我得了自己的一分
第十六章 我必須再去一次海邊
第十七章 當你愛的女孩也愛你
第十八章 我想起了瑪文·梅勒斯
第十九章 總有一天要發生
第二十章 因為我會回到你身邊
第二十一章 再見,所有的一切
第二十二章 戀愛要沉默
第二十三章 說白了,不過是一個象徵
第二十四章 我宣布了訊息
第二十五章 長路漫漫
第二十六章 音樂縈繞不停
第二十七章 我們西部人都喜歡自己捕魚
第二十八章 全部加起來總會有意義
第二十九章 我做錯了什麼?
第 三 十 章 他們需要談談了
第三十一章 喲—走開!
第三十二章 我愛那蒼白的手
第三十三章 萊因蘭德 4—
第三十四章 愉悅滿載
第三十五章 他內心的確很低落
第三十六章 在看台底部的兩個人
第三十七章 下山回家

作品賞析

仿襲?張愛玲的創造力——談《半生緣》與《普漢先生》
文/伊北
1949年,張愛玲平靜地迎接了時代的巨變。是年7月,《亦報》找她寫連載,她欣然應允,開始寫《十八春》。寫長篇,對當時的張愛玲來說,是個挑戰。第一,那是她第一次寫長篇,沒有經驗;第二,她需要向時代靠攏,向政府表明立場,她的那些傳奇的弄堂的故事,顯然與紅色風潮不符。(張愛玲給了《十八春》中的人物一個革命的結局,多少年後,她對這個結局很不滿意,改了改,《十八春》變成了《半生緣》。)時事而逼,她必須寫。怎么寫,成了問題。張愛玲想到了借鑑。對比《普漢先生》和《半生緣》很有意思。從文風看,張愛玲短篇小說的文風,走的是華麗風。但到了《半生緣》,她的文筆忽然轉變成淡雅,這一點與《普漢先生》淡淡的憂傷不謀而合;其次,兩書的結構十分相似。《普漢先生》中是波士頓和紐約的雙城記,《半生緣》中,則是南京和上海。人物關係的設定,更是驚人雷同。普漢對應世鈞,瑪文對應曼楨,凱對應翠芝,比爾對應叔惠。場景和情節的設計也有許多重複。還有細節,比如狗,比如煤氣味道,比如行李箱,等等。最令人咋舌的是“金句”。張愛玲《半生緣》中那一句盪氣迴腸的:“我們再也回不去了。”竟也是直接從《普漢先生》中翻譯過來的。由此可見,儘管是連載,張愛玲《十八春》,是寫之前就已經成竹在胸,故事大概已經瞭然。
那么作為華語文壇功力最深的女作家,張愛玲的自我發揮在哪兒?她的創造力在哪兒?她是如何把美國小說,改造成了轟動上海的言情經典?空間、人物的改動自不必說,畢竟張愛玲需要講一個中國故事。就技術層面來說,第一,她變動敘事的角度——《普漢先生》是第一人稱敘事,《半生緣》是第三人稱。而用第三人稱寫,也一直是張愛玲最拿手的;第二,加情節。《半生緣》中,曼楨姐姐曼璐,隱隱對應《普漢先生》中普漢的妹妹瑪麗,但又有位移,親戚關係變了。而曼璐丈夫的形象,則是上海式的,張愛玲創造的。曼楨被閣樓里的一段,也顯然是融合了張愛玲早年被父親關在閣樓的親身體驗——張愛玲常常不放過任何一個寫作資源。就情感濃度來說,《普漢先生》更淡雅,《半生緣》更蒼涼怨念,更像是一個“蒼涼的手勢”。對於《普漢先生》的仿襲,張愛玲自己也不否認。在一封寫給宋淇的信中,她提到《半生緣》其實是根據美國作家馬寬德的《普漢先生》一書所改寫的。事實上,從後面的創作來看,中短篇小說,才是最適合張愛玲的文體樣式。長篇太長了,需要太多的精力和高屋建瓴的架構,更像個體力活兒。長篇不一定要求文筆的精緻,但一定要磅礴有力,文氣充沛。張愛玲後來的長篇小說,比如《小團圓》,更像是小片段的連綴,缺少了一種一以貫之的氣韻,比全盛時期的《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差了一截兒。比晚期的短篇力作《色戒》,也少了一種言少意長的概括力。
獨獨一部《半生緣》,一出手就是經典,其中張愛玲本身的寫作魅力自不必言,但終究也是該感謝《普漢先生》這樣一部小作品。張愛玲對馬寬德很尊重。她流落香港時,普利茲獎得主馬寬德正如日中天,他們在香港有過一面之緣。前香港美新處處長麥卡錫在高全對他的訪問錄中提到:“那一年,在美國頗負盛名,曾得普利茲小說獎的馬寬德訪港,我負責招待。是個星期日,我請他與愛玲吃中飯。愛玲盛裝引起馬寬德的好奇與興趣。他偷偷問我為何張愛玲的腳趾頭塗著綠彩。我問愛玲,她一時頗受窘,說是外用藥膏。我交《秧歌》給馬寬德,請他評鑑。他說應酬多,大概沒工夫看。當晚下大雨,他就在香港半島酒店裡讀完。次晨打電話來,我剛好不在家。他告訴我太太:‘我肯定這是一流作品。’他帶了這兩章返美,幫助推介,使《秧歌》在美國出版。”這世間的事就是如此有趣,曲曲折折的緣分,好像上天安排好了似的。現在《普漢先生》中譯本有了。雖然是本小書,但對照著《半生緣》看,讀起來也饒有興致。喜歡張愛玲的朋友們,不妨隨便翻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