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朗克獎章
- 實質:理論物理學領域的獎勵
- 設立時間:1929 年
- 設立者:德國物理學會
獎章評選方式,獎章背後人物,歷屆獲獎人物,
獎章評選方式
獎章背後人物
馬克斯·普朗克
馬克斯·卡爾·恩斯特·路德維希·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德國物理學家,出生於德國基爾城,
1874年至1877年,在慕尼黑大學學習物理學和數學。
1879年轉到柏林大學學習。1879年通過了博士論文,在論文中論述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1880年在慕尼黑大學擔任物理講師,
1885年被基爾大學聘為理論物理特約教授。
1900年, 普朗克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物理學常數——普朗克常數,以調和經典物理學理論研究熱輻射規律時遇到的矛盾。基於普朗克常數的假設,他推導出黑體輻射的普朗克公式,圓滿地解釋了實驗現象。這個成就揭開量子力學的序幕,普朗克也此獲得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儘管在後來的時間裡,普朗克一直試圖將自己的理論納入經典物理學的框架之下,但他仍被視為近代物理學的開拓者之一。
1926年,普朗克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同時還擔任了柏林威廉皇家研究所所長。
1947年10月逝世,終年89歲。
歷屆獲獎人物
1929年 馬克斯·普朗克及愛因斯坦
1930年 尼爾斯·波耳
1931年 阿諾·索末菲
1932年 馬克斯·馮·勞厄
1933年 維爾納·海森堡
1934年 - 1936年 未頒發
1937年 埃爾文·薛丁格
1938年 路易·德布羅意
1939年 - 1941年 未頒發
1942年 Pascual Jordan
1943年 Friedrich Hund
1944年 Walther Kossel
1945年 - 1947年 未頒發
1948年 馬克斯·玻恩
1949年 奧托·哈恩及莉澤·邁特納
1950年 彼得·德拜
1951年 詹姆斯·法蘭克及古斯塔夫·赫茲
1952年 保羅·狄拉克
1953年 瓦爾特·博特
1954年 恩里科·費米
1955年 漢斯·貝特
1956年 Victor Weisskopf
1957年 Carl Friedrich von Weizsäcker
1958年 沃爾夫岡·泡利
1959年 Oskar Klein
1960年 列夫·朗道
1961年 尤金·維格納
1962年 Ralph Kronig
1963年 Rudolf Peierls
1964年 Samuel Goudsmit及George Uhlenbeck
1965年 - 未頒發
1966年 Gerhard Lüders
1967年 Harry Lehmann
1968年 Walter Heitler
1969年 弗里曼·戴森
1970年 Rudolf Haag
1971年 - 未頒發
1972年 Herbert Fröhlich
1973年 Nikolai Bogolubov
1974年 Léon van Hove
1975年 Gregor Wentzel
1976年 Ernst Stueckelberg
1977年 Walter Thirring
1978年 Paul Peter Ewald
1979年 Markus Fierz
1980年 - 未頒發
1981年 Kurt Symanzik
1982年 Hans-Arwed Weidenmüller
1983年 Nicholas Kemmer
1984年 Res Jost
1985年 南部陽一郎
1986年 Franz Wegner
1987年 Julius Wess
1988年 華倫泰·巴格曼
1989年 Bruno Zumino
1990年 Hermann Haken
1991年 Wolfhart Zimmermann
1992年 Elliott H. Lieb
1993年 Kurt Binder
1994年 Hans-Jürgen Borchers
1995年 Siegfried Großmann
1996年 路德維希·法捷耶夫
1997年 Gerald E. Brown
1998年 Raymond Stora
1999年 Pierre Hohenberg
2000年 Martin Lüscher
2001年 Jürg Fröhlich
2002年 Jürgen Ehlers
2003年 Martin Gutzwiller
2004年 Klaus Hepp
2005年 Peter Zoller
2006年 Wolfgang Götze
2007年 Joel Lebowitz
2008年 Detlev Buchholz
2009年 Robert Graham (physic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