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村

普庵村

普庵村,自然集鎮,位於湖北荊門掇刀團林鋪鎮境內。

基本介紹

行政區劃,歷史文化,普庵寺,普庵寺國小,地圖信息,

行政區劃

普庵村,自然集鎮,位於湖北荊門掇刀團林鋪鎮境內。
普庵村地處當陽市、掇刀區與沙洋縣交界處,隸屬於掇刀區團林鋪鎮,是掇刀區團林鋪鎮的一個行政村。
普庵村內最有名的還屬位於村口的普庵寺,掇刀區團林鋪鎮普庵寺——始建於宋仁宗年間,座北朝南,分前廳、中廳、後廳等七廳,規模之宏大,在當時與玉泉寺齊名。

歷史文化

普庵寺

荊門城南六十里有一座千年古剎,曰:“普安寺”,現名“普庵寺”,其建築規模在歷史上與城北仙居寺和當陽玉泉寺齊名。
相傳宋仁宗年間,先有佛門名尼普慧,選中此地,結廬為庵,修身養性,後有佛門名僧普靜,相中此處,建塔為寺,爾後寺庵合一。從此這裡香客絡繹不絕,瑞煙繚繞,長盛不衰。廟中香火興旺時,僧眾達百餘人。普庵寺在歷史上位於荊門城南古當陽至沙洋的東西陸路通道線上,東距荊襄古道岳飛城不到十華里,商賈和遊客往來頻繁,對帶動普庵寺的香火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查乾隆、同治版《荊門州志》和相關史料,古當陽至沙洋這條東西通道線上的集鎮分布為:當陽――小煙墩集――官土當――蘇場――趙廟――普庵寺――蔣集――岳飛城――老上凹――沙洋和後港。這條東西通道一直沿襲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
普庵寺東二里外有條名叫“孟子港” 的小河,據清乾隆版《荊門州志》記載:“孟子港,州西南五十里,唐孟浩然往來於此,故名” 。查孟浩然年譜:“.....孟浩然.... 途經玉泉寺時,有和張九齡詩。浩然在荊州一帶多所遊覽,後世有以浩然姓命名的「孟子港」和「孟亭」。...”。孟浩然為襄陽人,與唐著名宰相張九齡私交頗深,四十九歲時,張九齡被貶荊州長史,辟孟浩然為從事,兩人曾經游於荊襄一帶,並由荊襄古道經孟子港、普庵寺(當時為龍泉寺)這條東西通道至玉泉寺遊玩,途中,可能在孟子港、普庵寺一帶作短暫停留,後人用孟浩然的名字命名“孟子港”,大概由此而來。可惜普庵寺原有的幾十塊古碑己散落民間或埋入地中,對我們今天研究普庵寺的歷史和孟浩然是否到過普庵寺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直至19世紀末葉,普庵寺仍與當陽玉泉寺齊名。20世紀初葉,國運多舛,生靈塗炭,寺內回祿驟臨,廟宇幾乎全部化為灰燼。

普庵寺國小

一九四六年,抗戰勝利,荊門縣政府著手恢復和發展教育,設鄉鎮中心國民學校42所。普庵寺便在其中,曰“楊溪鄉中心國民學校”,校長劉五垓,主任李兆奎,學校設大、小兩個教學班,學生四十餘人。
全國解放後,中國共產黨更加重視發展教育事業。一九五二年,學校更名為趙廟國小,是當時全縣32所公辦國小中規模較大的學校。
文化大革命之間,學校更名為趙廟中學,一九七五年,趙廟中學被定為重點中學,始設高中班,吞併蔣集中學的高中班,學校由6個班增加到12個班,這一時期是趙廟中學的鼎盛時期。她造就了一大批才子佳人,像任大力、廖發良等載入《荊門教育志》的為數不多的碩士生都是這一時期趙廟中學的驕驕者。
一九八七年,撤區並鄉,趙廟中學落下帷幕。名下言順的普庵寺國小又開始了她新的旅程。一九九五年,是普庵寺感到驕傲的日子,延續了上千年的平房換成了樓房。
如今,因生源減少,普庵寺國小已經荒廢,廖文生已是這裡的最後一任(第二十七任)校長。

地圖信息

地址:荊門市掇刀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