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普寧縣誌
- 作者:蕭麟趾
- 出版時間:清乾隆10年[1745]
- 總冊數:8冊
南宋末年,因逃避戰亂,十幾萬福建莆田人移民到潮州汕頭揭陽一帶,遷來普寧揭陽一帶的莆田人思念故鄉,普寧可能取“莆田安寧寧謐”之意,“莆”的諧音為“普”,命名...
本書為地方縣誌。大篇幅全系統介紹廣東潮汕地區普寧經濟,文化,歷史,科技,教育,衛生,體育,軍事,農業,等等作詳盡的介紹。...
普寧,廣東省縣級市,揭陽市代管,位於廣東省東部偏南,潮汕平原西部,地處榕江、練江和龍江上游。介於東經115°43′10″至116°21′02″,北緯23°05′40″至23...
普寧(Puning),廣東省轄縣級市,揭陽市代管。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西緣;東北接榕城區,與揭東區隔河相望,南鄰惠來縣,西北連揭西縣,東毗汕頭市潮陽區和潮南區...
李光憲祖籍陸丰南塘李厝鄉,清初隨族遷居普寧市流沙趙厝寮村,於嘉慶戊辰科會試(1808)欽賜翰林編修,欽賜進士。...
上塘行政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區東北5.3公里處,隸屬普寧東街道,人口1.3萬多人,1920多戶。由新村、老村、歸湖、官崎(現分為崎溝村和官田村)、白馬、湖心洋,...
豆醬是廣東潮汕地區傳統豆製品。是一種用優質黃豆泡蒸(煮)熟後經天然發酵製成的食品或調味佳品,歷史久悠久,特別是普寧豆醬最為盛名。中華民族是釀製發酵豆制食品...
普寧青梅,廣東省普寧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普寧青梅以其果大、肉厚、核小、酸度高;果皮柔韌、不易破損、肉質柔軟、曬乾率高、色澤鮮艷、成品保色期長等...
清乾隆《普寧縣誌》載,馬嘶岩寺“相傳為唐大顛初創道場”,有敕賜“馬山禪寺”額。道場為一巨石室,深約7米,寬3米。寺建於石室右側。寺旁原有一巨石名“栓...
普寧文昌閣,位於廣東省普寧市,是清代抗英禁毒、虎門銷煙欽差大臣林則徐病逝舊址,在全市、全省、全國乃至國外知名度都很高。也是普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揭陽市、普寧市...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朝廷析潮陽的洋烏、氵戎水、黃坑三都之地新置普寧縣,縣署初寄設於貴嶼民舍中,不久後於黃坑都厚嶼處建洪陽城為縣治。萬曆十三年(1585...
普寧八景於清乾隆年間形成。八景的名稱是:昆崗松韻、鐵嶂蘭芬、靈匯甘泉、錢湖漁艇、培風寶塔、洪寺幽探、南岩遠眺、雲石樵徑。八景點中位於洪陽鎮東門外的...
許俊傑(1895—1975),字錦仁,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生。廣東省普寧市燎原鎮泥溝鄉(泥溝村)人。系普寧市名中醫。...
鐵山,又名鐵尖山、鐵嶂;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普寧縣誌》載:鐵山,以崖石俱作鐵色,故名”。鐵山屬孤立山脈,東、西、南三面是練江流域平原,北面綿延與廣...
及至清乾隆年間,普寧“評選”本境的“八景”,南岩以“南岩遠眺”名列其中以後,詩歌就多了起來,見載於普寧縣誌的有方士賢、李肇光等人的同題之作。...
普寧市流沙北街道西隴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區北面,環城北路穿村而過。...... 再遷,移氵戎水之西隴”又清乾隆《普寧縣誌》卷七有這樣的記載:“唐,杜竹軒,字均...
(明)阮以臨修,黃秉中纂:《普寧縣誌略》,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修舊抄本(清)蕭麟趾修,梅奕紹等纂:《普寧縣誌》,清乾隆十年(1745)刻本,民國二十三年(1934...
盤龍閣是名聞國內外的佛教聖地,歷史悠久的盤龍閣古廟就在這裡。廟宇始建於清光緒(1875—1908)初期,規模不小,是慈航道人和真武大帝顯聖道場。據清《普寧縣誌》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