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普安區
- 別名:龍泉區
- 行政區類別:縣轄區
- 所屬地區:劍閣縣
- 下轄地區:1個鎮、8個鄉
- 政府駐地:劍閣縣城
- 地理位置:劍閣縣中部偏北
- 面積:472.9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清末,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行政區劃,
建置沿革
清末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劍州改劃為13保,為普安保,治州城。
宣統二年(1910年),劍州設1城、2鎮、4鄉,13保,置城廂,治州城普安保。
註:①《元豐九域志》校勘記48條:錢本、盧木均作一十鄉。
民國時期
民國2年(1913年),劍州改為劍閣縣,城廂改屬劍閣縣。
民國3年,廢城、鎮、鄉,縣下改原13保為13團,名稱及區域仍舊。撤城廂,普安保改為普安團。
民國19年,改團為區,將普安團拆分為普安一區、普安二區,區設辦事處。
民國24年秋,將16個區整理合併為6個區署。原普安一、二區合併為第一區,治縣城普安。區下劃設40個聯保,以序號定名,城廂為第1聯保。
民國25年6月,調整區劃,縮編聯保,更用新名,全縣設4區,仍設第一區。
民國29年8月,推行新縣制,廢聯保,設7鎮、10鄉,置普安鎮。全縣仍劃為4區,第一區裁區公署,改設第一指導區。
民國30年2月,劍閣整編政區和保甲,進行鄉鎮保甲擴編。
民國34年,全縣定鄉鎮編制,普安鎮為甲等鎮,其餘25鄉為乙等鄉。
民國35年10月,重新調整政區,全縣劃為3個指導區,1鎮,25鄉,369保,3613甲。第一區轄普安鎮、北廟、西廟、柳溝、武連、龍源、白龍、楊村、碑埡9鄉,132保,1303甲。
民國37年,縮編保甲為207保,2494甲,直至民國38年未變。
新中國時期
1950年1月,劍閣縣基層政區設4個區公署,下轄1鎮25鄉,廢第一指導區,改設城關區,仍轄普安鎮、北廟、西廟、柳溝、武連、龍源、白龍、楊村、碑埡9鄉。
1952年,城關區改為第一區。
1953年1月,城關區署改稱城關區公所。
1955年2月,將西廟、甘水、涼山調入一區。12月,各區均以治地命名,一區改稱城關區。
1957年7月,恢復城關區委會(黨的基層機構)。
1963年9月,恢復城關區公所。
1981年地名普查時,城關區更名龍泉區,城關鎮更名普安鎮。
1992年,劍閣縣撤區並鄉建鎮,撤銷龍泉區。原所屬的北廟鄉、柳埡鄉併入新建的城北鎮,鶴鳴鄉併入普安鎮,鹽店鄉與原柳溝區的西廟鄉合併改建鹽店鎮。原龍泉區公所更名改制為普安督導室,俗稱普安區。轄龍源鎮和江石鄉、田家鄉、聞溪鄉共1鎮3鄉,姚家鄉劃歸新設的城北督導室。
2006年6月,劍閣縣撤銷11個督導室,普安督導室成為歷史。
行政區劃
民國24年冬,設區署和城、涼、抄聯保,轄城區、涼山、抄手等地。民國29年改為第一指導區,轄普安、武連2鎮,西廟、木馬2鄉。民國31年轄1鎮6鄉以迄解放。
1989年,全區幅員面積472.9平方公里,轄龍源鎮和江石、鶴鳴、田家、聞溪、姚家、北廟、鹽店、柳埡8鄉,共78村,479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