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縣令李超瓊》是2014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山長水闊。
該書內容有“葫蘆匯”赤腳童年走出大山天子腳下、遼東篇、風雪出關軍幕生涯跨人闕門、候補篇、需次無期、溧陽篇、新官上任民生為大、元和篇(上)、紫藤花下己丑苦潦長堤情深水雲深處書生本色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晚清縣令李超瓊
- 作者:山長水闊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1日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頁數:306 頁
- ISBN:9787214120915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圖書序言,圖書後記,媒體推薦,
內容簡介
《晚清縣令李超瓊》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序言
自序
家山篇
“葫蘆匯” 赤腳童年 走出大山 天子腳下
遼東篇
風雪出關 軍幕生涯跨人闕門
候補篇
需次無期
溧陽篇
新官上任 民生為大
元和篇(上)
紫藤花下 己丑苦潦 長堤情深 水雲深處 書生本色
陽湖篇
調署陽湖
元和篇(下)
悲情青陽 葑門騷亂 擔糞者說 異物初驚 鹹與維新
江陰篇
“第一好官” 自強軍觴 戊戌腥風 過班之旅
無錫篇
蟲口奪糧
吳縣篇
“官不如菜” 太湖之湄
南匯篇
百年海潮 耳順之年 傷哉貧也 “李公塘”
上海篇
守令去留 長夜如磐 自治督辦 蒲肇夕陽 生命盡頭 身後無錢
後記
作者簡介
作者山長水闊,本名李巨川,湖南湘陰人。生於上海,長於江蘇。有過農村插隊、工廠做工、大學任教,以及參與兩國合作工業園區的籌建與早期建設的經歷。
1983年參加江蘇作家協會。著有《芸芸和她的三男》《我們與共和國同齡》《老百姓的小世界》《親歷sIP》和《裕廊山下那棵海蘋果樹》等紀實文學作品,有專著《千古文章大手筆》。曾在《毛澤東傳世語言藝術》《蘇州工業園區志》等歷史文獻中擔任豐編
圖書序言
紀實文學作品《晚清縣令李超瓊》的出版,使二十年前蘇州東郊婁葑鄉金厙村村民關於“一個顧憐老百姓的好官”的議論,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文學形象。
《晚清縣令李超瓊》的基本素材是李超瓊親屬捐贈的一批歷史檔案。這批檔案包括200萬字的日記手稿、數百首詩作,以及大量雜著和書信,堆起來高可過膝。對於從思想文化、政治經濟、官場民情各個方面研究晚清江南的學者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藏。
因為機緣巧合,有幸最先研讀這批檔案的是個紀實文學作家。一個文學人會從中讀到些什麼呢?
作者山長水闊說:“我更感興趣的是這位受老百姓認可的晚清縣令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在書中,作者還顯示出強烈的“古今對話”意識。這個意識,又在他筆下的人物身上融入了深切的心靈共鳴和現實思考。
紀實之難,在於忠實地還原生活,把它們重新呈現出來。在作者看來,他所乾的活,與博物館裡修復出土陶罐的師傅們的營生很有幾分相似。陶罐修復師的工作就是從成堆的碎陶片中撿出有用的,然後拼接、綴合,做出一個與原樣儘可能接近的標本。這類活,其實是非常考驗智力和素養的。
《晚清知縣李超瓊》這個新出爐的“陶罐標本”做得像與不像?品相如何?質地怎樣?我感覺它有如下特色:
一、歷史感。作者很注重還原人物的歷史背景。例如:專制王朝“一人政府”、“一人財政”的地方財政體制特點;選拔官員的考試、納捐、詮選、候補制度;明清江南“一田二主”的土地所有制;晚清“紳權大張”的地方政治特色、江南農村基礎設施長年失修的敗相、愛國官員為維護主權和民族尊嚴所作的種種抗爭,以及“上海自治”在改革自救中的種種努力。作者閱讀了大量歷史學著作和地方史志,請教過多位歷史學者,還親自做過若干專題的歷史調查。這些背景,增強了人物的真實感,也使作品獲得了深沉的歷史感。
二、質地感。社會萬象在書中人物眼裡,都有他自己的“看法”。李超瓊出身貧寒,做官僅止於縣令,一生貧困相隨。在窮苦農家孩子李超瓊眼裡,官員就是要錢的,衙役就是打人的,復閣重檐的衙門就是魔窟(參見“家山篇”);在初出茅廬的飄零書生李超瓊眼裡,從剿匪戰場上下來的“人頭車”,是要遭報應的(參見“遼東篇”);身患多種病痛的李超瓊初次見識現代醫學人體標本和×光透視,又驚異又好奇,但充其量也只敢拿手臂上一個無關緊要的小瘤子去試試洋醫生的身手(參見“元和篇下”);對新藩台可能對吳縣西山的稅賦網開一面抱有指望的李超瓊,聽說自己送藩台送的生曰賀禮只及鄰縣同僚的一個零頭,趕緊自作聰明地再添上“鞭炮一千響”(參見“吳縣篇”);李超瓊和陸元鼎都是一時的吳中能吏,陸關心的是為朝廷多收錢糧,而李超瓊時時在為百姓的禍福擔憂(參見“吳縣篇”);財政困境之中的李超瓊,面對一位衣錦還鄉的大學士向地方勒索幾百元的車馬費補貼,恨不得當面啐上一口(參見“上海篇”)……作者努力地捕捉著筆下人物的“這一個”。無數的“這一個”,綜合起來,就是未來陶罐標本的質地。
三、內視感。晚清士人比較注重“內省”,日記和詩歌里常會記錄內心的真實流露。從文學作品刻畫人物的需要看,內心的波瀾與現實事件的曲折起伏一樣重要。但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一般紀實文體如果直接去寫人物怎么“想”,往往會引起爭議。但是這次,作者有足夠的文獻資料做依託,可以只管大膽地去深入審視人物的內心。例如,李超瓊作為新縣令在縣城裡鳴鑼巡街(實際是為剷除賭窩刻意安排的計謀),街上行人的冷漠使官轎中人自感無聊可笑(參見“溧陽篇”);李超瓊內心裡對蘇州府動用政權機器替田主向佃戶逼租的歷史秕政的強烈反感和厭惡(參見“元和篇(上)”);李超瓊作令二十年而始終升官無望的酸楚,因缺錢納捐而忍痛放棄升職的那種痛苦(參見“江陰篇”);為抵擋法租界的無恥擴張而咬牙舉債,發動疏浚蒲肇河的那份義無反顧的決絕等等(參見“上海篇”)。可以看出,在如何處理人物內心獨白這個紀實寫作的“難題”上,作者穿越“敘”與“想”、“事件”與“獨白”的頗具匠心的處理,為傳記文學寫作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四、留出空白。“修復陶罐”,其實最難在於對空白的處理。在這方面,“陶罐修復師”給作者的啟示是:對於因為碎片缺失而造成歷史敘事的殘缺和空白,最聰明的做法是“任由它去”。在紀實作品的文本中,留下一些“殘缺”,有時反而倒是一種“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老實態度,更能取信於人。例如:溧陽農民彭老頭從衙門裡出來怎樣評論自己的縣老爺,就是一塊空白(參見“溧陽篇”);例如:每年秋收都要在玄妙觀開張的催租局,不可能因某個縣令的反對而撤銷,後來怎么樣?是一塊空白(參見“元和篇(上)”)。例如:在釋放革命黨人葉仰高的過程中,縣令李超瓊和總督端方一直是心照不宣,互不說穿的,他們各自的動機也作為空白留著(參見“上海篇”)。再如,李超瓊身後的十幾萬財政虧累後來怎么了結,《申報》的報導和程德全後人提供的資料,都說明這些虧空一部分是通過各縣自願分擔解決的,餘下部分在社會大變動中不了了之。但是作者認為這對刻畫人物已經不重要了,於是,就任由它留著空白(參見“上海篇”)。
小說、戲劇的產品是一個全息的虛擬影像,因為作者“無所不知”,所以它們的敘述可以有頭有尾,描寫可以全枝全葉。而紀實作品是一種像博物館裡的陶罐標本那樣可以讓讀者觸摸的真實存在。因為作者“所知有限”,所以它當然只能是留有空白和殘缺的;這些空白和殘缺,又當然是可能會使一些人掉頭而去的。但這只是一時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正回過頭來,開始饒有興趣地欣賞紀實作品的空白和殘缺,因為空白與殘缺反而更容易激發想像和遐思。
紀實作品,貴在真實。作者說:“李超瓊是一個至今還留在地方老百姓記憶里的人物。如果沒有了真實,就沒有了這個人物。”這不僅僅是他“修復陶罐”的一種做法,更是他對紀實寫作的基本態度和信念。
山長水闊,實名李巨川,從事紀實文學寫作始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年有文學評論家就認為:如果要給江蘇的年輕作家做一個“點將錄”的話,李巨川先生的報告文學和散文是不能忽略的。他的重要紀實作品有《芸芸和她的三男》、《老百姓的小世界》、《我們與人民共和國同齡》、《裕廊山下那棵海蘋果樹》、《親歷SIP》等,作品的主人公們在作品發表之前,大多是名不見經傳的尋常人物。這樣的選材取向,與這本《晚清縣令李超瓊》是完全一致的。
作者也是我國紀實文壇上最先嘗試“口述實錄體”寫法的作家之一。一如“口述實錄體”對真實的執著堅守、對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孜孜追求,《晚清縣令李超瓊》也是他紀實文學創作的有益嘗試。
李超瓊晚年曾經在日記里留下過這樣一句話:他的這些曰記和詩文,“後人見之,亦足知我心矣!”他似乎預感,日後或許會有一個人,在深夜裡仔細地品讀他的存稿,理解他的宦海人生和心跡。
慶幸的是,這個後來之人,陰差陽錯,碰巧是一位兼具文史學養和寫作才華的紀實文學作家。李超瓊地下有知,應無憾矣!
2014年元旦
圖書後記
給過這本書重大幫助的,除了自序里提到的李宙兄弟,首先是蘇州工業園區檔案管理中心的呂潔女士。她領導的機構在嚴格保護稿本原件的前提下,為作者提供閱讀日記和其他資料的足夠便利。
其次是研究紀實文學的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徐國源。他是最早通讀這部書稿並為之作序的人。國源教授與作者相知甚久,很了解紀實作品創作之難,他在序言裡做的四點概括,既是鼓勵,也是鞭策。
第三是在書籍裝幀設計中屢獲國際獎項的畫家朱成梁為本書作了精美的裝幀設計。
第四是蘇州科技學院中文系以韓星嬰教授為首的團隊在今年初完成了李超瓊在元和、陽湖兩縣任職時期的日記的標點,部分減輕作者閱讀手跡稿本的困難。
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徐建新、北京學者劉維傑及蘇州市方誌館、博物館等單位的朋友,為作者提供了閱讀相關文獻資料的種種便利。
與書中主人公有關的瀘州高氏的後人徐立女士、永川黃楚楠的後人黃西孟先生、民國江蘇都督程德全的曾孫程可行先生等,也都為此書提供過寶貴的資料和中肯的意見。
謹在此表示感謝!
2014年3月
媒體推薦
余知君久,君之為治也,吾夙詳焉。其視民如家人父子,置一身毀譽於度外,非必有絕特可異之行,而慈祥愷悌息息以民心為心,遂令暴者以惕、懦者以立。仁氣之煽,如病得蘇。《書》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君之有矣……君處膏不潤。其卒也,幾無以為殮……
——雲陽程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