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到了四百年的中國瓷器來了》是由漳州師範學院新聞傳播系的在校大學生自主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用精美的圖像和優美的文字向世界介紹了“克拉克瓷”的源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晚到了四百年的中國瓷器來了
- 導演:曹玉潔
- 類型:紀錄片
- 製作單位:福建漳州師範學院新聞傳播系
基本信息,影片介紹,影片立意,劇情簡介,職員表,劇本節選,影片知識背景,
基本信息
【片名】: 晚到了四百年的中國瓷器來了
【導演】: 曹玉潔
【主創】: 曹靜、張威、鄧志剛、解婉倞、田森、王瀠婧、鄒艷萍、袁瓏浩
【影片類型】: 紀錄片
【製作單位】: 福建漳州師範學院新聞傳播系
【榮譽】: 第六屆“科訊杯”國際大學生影視大賽最佳高清拍攝獎
影片介紹
影片立意
該影片旨在讓更多人了解克拉克瓷,增強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展現漳州文化,讓世界認識漳州。
劇情簡介
《晚到了四百年的中國瓷器來了》通過追溯“漳州青花瓷”——“克拉克瓷”的歷史淵源,探尋克拉克瓷的故鄉,展示克拉克瓷的製作工藝、特徵以及它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讓更多人了解克拉克瓷的前世今生以及其魅力所在。明萬曆《漳州府志》載:“瓷器出南勝者,殊勝它邑,不勝工巧,然猶可玩也。”可見萬曆至清初順治年間,漳州瓷器大量外銷到歐洲、非洲、東南亞、東亞、日本。17世紀初期荷蘭東印度公司俘獲葡萄牙商船,船上載運著大批青花瓷器,這些瓷器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拍賣,引起轟動。因不知這批瓷器產地,故以這隻船號命之“克拉克”瓷。作者通過這部紀錄片,不僅揭開了“克拉克瓷”的神秘面紗,同時也展示了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
職員表
劇本節選
……那“自顧自美麗”的青瓷極品,洗盡鉛華,古樸典雅,清新流暢,在古箏撩撥,牙板清脆,琵琶淙淙的曲調中,將“你隱藏在窯燒里千年的秘密”一同被打撈起。你可能知道英語中“China“一詞是瓷器的意思,你也可能知道景德鎮的青花瓷,卻不一定知道曾今轟動了整個歐洲的克拉克瓷。
作為中國古瓷,顯然“克拉克”並不是它的真姓。至克拉克瓷首次亮相歐洲到上個世紀90年代,400年來,它的身世一直是個謎,如今那層蒙在它上面的瑰麗面紗終於被揭開,克拉克瓷隱匿了400年的身世之謎也終於向世人昭示。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除了早已聞名
世界的景德鎮青花瓷,還有因不明產地而被冠上洋名的克拉克瓷。然而作為外銷瓷,克拉克瓷卻鮮為國人所知,也因為其工藝、風格、紋飾特點而一度被認為是景德鎮產的。根據國內考古調查,國內外遺址、沉船、傳世品的研究資料和發掘報告,可以證實:馳名世界的“克拉克瓷”,它的原產地就在漳州平和縣——南勝、五寨鎮。明萬曆《漳州府志》載:“瓷器出南勝者,殊勝它邑,不勝工巧,然猶可玩也。”可見在明中後期,南勝一帶(五寨古屬南勝)已開始燒造瓷器,且聲名遠播。然而,傳統制燒工藝失傳四個多世紀,因而在國內鮮為人知。上世紀90年代,南勝花仔樓窯址、五寨大壠、二壠窯址的發掘,解開了國際上400多年來關於“克拉克瓷”產地不明的疑團,填補了中國古陶瓷史、陶瓷貿易史其中的兩個空白,確定了漳州瓷器在中國古陶瓷史上的地位。目前,“南澳1號”打撈出水的瓷器中,有相當數量產自漳州窯,它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影片知識背景
公元1519年至公元1633年,共有13位江西籍人士主政平和。時值月港海上貿易十分繁榮,瓷器又是對外出口的大宗商品,作為漳州支柱產業的——“瓷業”被政府賦予優惠稅收政策。從平和採集到的瓷器標本看,其模印或刻劃技法、構圖與景德鎮窯產品如出一轍,這也是其有時被混淆為景德鎮瓷的原因。當時西方對中國瓷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僅荷蘭東印度公司就在17世紀的80年間從中國運出1600萬件。 這樣大量的瓷器,僅靠處於困境中的景德鎮窯是難以承受的。為減少運輸之苦和搬運過程中的大量損壞,明萬曆(1573—1620)年中,福建沿海民窯就成為大量製作景德鎮瓷器替代品的生產基地,平和南勝、五寨等地的民窯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發展壯大。
17世紀,葡萄牙克拉克港的兩艘商船被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截獲,船內所載的主要是明萬曆年間生產的瓷器。這批瓷器被運往荷蘭的米德爾堡和阿姆斯特丹拍賣,在歐洲引起轟動。由於這批中國瓷器是從克拉克港的商船上截獲的,沒有人能夠說出它們的產地和準確稱謂,所以被稱為克拉克瓷。後來,人們將中國古代外銷青花瓷統稱為“克拉克瓷”。20世紀90年代,中日兩國學者共同在漳州進行考古發掘,最終確認瓷器的產地就是漳州。這也徹底解決之前陶瓷界的諸多疑問:“克拉克瓷”源頭大多就在漳州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