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簡介
黃委晉陝蒙監督局成立於1992年9月,1998年3月正式掛牌運轉,局機關駐地設在陝西省
榆林市。
晉陝蒙接壤地區簡介
晉陝蒙接壤地區位於
黃河中上游的山西省、陝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接壤地帶。行政區域包括山西省忻州市的河曲縣、保德縣、偏關縣和呂梁市的興縣;陝西省榆林市的神木縣、府谷縣、榆陽區和橫山縣;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縣和鄂爾多斯市的達拉特旗、準格爾旗、伊金霍洛旗和東勝區;共涉及三省(區)、五市、十三個縣(旗、區)。總面積5.44萬km
2,區內總人口328萬。
該區域主要為黃土丘陵溝壑區、風沙區、土石山區、沖積平原區和乾旱草原區等五大地貌類型。區內涉及的黃河一級支流除內蒙古的十大孔兌外,還有17條流域面積大於1000km2的支流。該區氣候乾旱、少雨多風,多年平均降水量310~490mm,植被稀少,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水、旱、風沙、霜凍等自然災害頻繁。據不完全統計,該區域水土流失面積4.68萬km2,年平均輸沙量4.9億噸,平均侵蝕模數0.9萬t/km2.a,局部地區高達3—4萬t/km2.a,是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和黃河粗泥沙的主要產區,被列為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和水土保持重點監督區。
該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富含8類48種礦產資源,尤以煤炭、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而著稱。神府、東勝、準格爾、河東等四大煤田分布其中,煤田面積達3.3萬km2,已探明儲量2800億t,遠景儲量6745億t,煤炭資源十分豐富,被稱為“黑三角”地區。據不完全統計,該地區共有大中小生產建設項目2300多個,數量和規模都呈現不斷增加趨勢,該區域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和不斷深化,該區域的開發建設項目數量不斷增加、項目規模不斷擴大。大規模資源開發和項目建設,對原本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生產建設項目產生的廢土、廢渣直接傾入河流,淤積、堵塞河道。煤炭開採引起的地面塌陷和地裂,導致了河流乾枯、地下水位下降、大量植被枯死、生物群落髮生逆向演替,地表裸露、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態災害加劇,出現土地棄耕、居民房屋倒塌、“生態災民”人數劇增等一系列新的生態問題和社會問題。
成立大事記
為了加強資源開發過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保護生態環境,1988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水利部發布《
開發建設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規定》,為這一特殊區域頒布了防止水土流失的區域性法律。
1991年,黃委決定由黃河上中游管理局成立“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監督局籌備處”。
1992年6月,黃委向水利部呈報“《關於成立黃河水利委員會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監督局的請示》”。
1992年9月,水利部正式批覆成立黃河水利委員會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監督局。
1993年12月,國務委員
宋健同志在晉陝蒙接壤地區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檢查現場會上,明確黃委會晉陝蒙水保監督局作為領導小組的日常辦事機構。
1994年水利部批覆晉陝蒙監督局基地建設;1998年3月,晉陝蒙監督局正式掛牌運轉。
2003年8月,根據工作需要和上級批覆,晉陝蒙接壤地區水政監察(水土保持監督)支隊成立開始履行水行政執法及水資源管理工作。
機構職能
1、貫徹執行《水法》、《水土保持法》、《開發建設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規定》等法律、法規,並根據上級授權,擬訂有關配套政策和規章制度。
2、指導、協調、監督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根據授權,對晉陝蒙接壤地區大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定期公告。
3、負責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組織編制該地區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並組織實施。
4、負責組織建立晉陝蒙接壤地區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程典型示範區。
5、負責授權管轄河段的水資源管理和水量調度督察工作。負責職權範圍內的水政監察和水行政執法工作,查處水事違法行為;負責管轄範圍內黃河水事糾紛的調處工作。
6、負責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根據授權,開展管轄範圍內中央投資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設項目監督管理工作。
7、完成上級授權與交辦的其他任務。
機構設定
晉陝蒙監督局機關設辦公室(人事勞動處)、計畫財務處、監督處、水政水資源處等四個正處級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