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西北地區位於同蒲鐵路以西,黃河以東,平綏鐵路以南,汾離公路以北,是陝甘寧邊區通向華北、華中各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重要通道。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對堅持華北敵後抗戰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1937年9月下旬,按照中共中央關於在敵...
1937年底,中共晉西北臨時省委在偏關成立了晉綏邊特委,趙仲池任書記,領導大同、懷仁、山陰、左雲、右玉、平魯、偏關、河曲等縣。至此,雁北游擊根據地形成。歷史資料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下旬,遵照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賀龍與關向應等率八路軍第一二〇師主力挺進抗日前線,進入晉西北管涔山脈地區。一二〇師...
從1938年9月到1942年10月的4年時間裡,共斃傷日偽軍2000餘人,俘虜近千人。意義 大青山根據地有效打擊了日偽軍的囂張氣焰,牽制了日偽軍的西進南下,成為陝甘寧邊區和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北部屏障。此外,根據地還建立了連線蘇蒙的秘密交通線,成為中共中央與共產國際聯繫的重要橋樑。學生軍 在大青山根據地的抗日戰士...
晉綏抗日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敵後抗日軍民創建的19個重要抗日根據地之一。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下旬,遵照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賀龍與關向應等率八路軍第一二0師主力挺進抗日線,進入晉西北管涔山脈地區。到1938年12月,開闢了以大青山為依託的綏西、綏南、綏中三塊游擊根據地...
1937年8月,毛澤東提出《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其中提到:“動員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數民族,在民族自決和自治的原則下,共同抗日。”9月,八路軍120師從陝北東渡黃河,挺進晉西北,開闢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38年初,黨中央、毛主席提出了建立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問題,3月30日,毛主席和八路軍總參謀長滕代遠致電...
同年經全國紅辦和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進行恢復重建,“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展館”和“紅旅公路”是其中的重點工程。建設歷史 位於武川縣境內大青山深處的得勝溝,曾是當年八路軍大青山支隊司令部、綏遠省委、省行署機關的駐地,被人稱作“塞外小延安”。1938年5月14日,黨中央、毛主席給在晉西北的八路軍總指揮朱德、...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八路軍第115師、120師、129師相繼挺進敵後開闢戰略區。 1938年夏,新四軍先後挺進蘇南、皖中、豫皖蘇等地。到武漢失守,八路軍、新四軍及中共領導的其他武裝力量已經開闢、創辦了晉西北、大青山、晉西區、晉察冀之北嶽、冀中、冀東區,晉冀豫之太行、太岳、冀南區,冀魯豫之冀南、魯西南...
1937年10月23日,一一五師政委聶榮臻奉命率一一五師一部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1月7日,建立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一個軍區——晉察冀軍區(北嶽、冀中、平西、平北、冀東),此後,又創建了晉綏(晉西北、大青山)、晉冀豫(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冀魯豫、魯西、湖西)、山東(魯中、魯南、冀魯邊、清河、...
第一節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立 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 二、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初創 三、晉西北和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創建 四、山東抗日根據地的開闢 五、華中抗日根據地的建立 六、陝甘寧邊區的鞏固 第二節徐州會戰 一、津浦路沿線的初期作戰 二、臨沂、�縣之戰 三、血戰台兒莊 四、...
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日本侵略者實施“治安肅正計畫”,於1938年11月和12月連續兩次圍攻冀中區,占領大部分縣城,並深入根據地尋找人民抗日武裝主力決戰。為了進一步發展冀中平原的游擊戰爭,鞏固抗日民主政權,賀龍、關向應奉中央軍委命令,率領八路軍第一二○師主力,於1938年12月下旬由晉西北開赴冀中,執行鞏固冀中、...
晉西北工委(1937年10月---11月):1937年10月,中共北方局根據中央指示,將中共山西省工作委員會(簡稱工委)一分為四:分晉西北工委、晉東北工委、晉東南工委和中共山西省工委改稱山西省委(1937年9月至1938年5月林楓任中共山西工委(後改省委)副書記)。一分為四後, 10月1日 中共晉西北工委在苛嵐縣成立,...
建立大青山抗日民主根據地 1937年初,彭德大被選送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政治、軍事,對於他來說,另一個重要任務是補上識字課。畢業後,他被派到八路軍120師358旅715團第一營,任營教導員。9月,120師東渡黃河挺進晉西北,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10月,彭德大奉命調人由師政治部和教導團組建的工作團,受派到崞縣...
1938年1月,部隊進行整編,轄由地方游擊隊發展起來的忻州、平山、崞縣(今原平)等獨立團分別改編的第358旅第714團、第359旅第718(原第718團已改為留守兵團警備第8團)、第719團。全師發展到2.5萬餘人。2月下旬至4月初,日偽軍共1萬餘人對晉西北抗日根據地進行首次圍攻,第120師主力部隊經40餘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