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察冀攻勢作戰

戰役簡介
晉察冀攻勢作戰是標誌抗日戰爭轉入反攻階段的戰役。1945年初,侵華日軍走到了滅亡的邊緣。華北是遭受日軍踐踏的重災區,最多時在這裡駐守日軍數量高達40餘萬人。可是,到了1945年春天,日本在華北的侵略軍只剩下19萬人了。與之相反,八路軍的抗日根據地,已經發展到有9000多萬人口,80餘萬軍隊和200多萬民兵。日本人就要滅亡,這正是八路軍進行反攻和大發展的好時機。毛澤東準確把握時機,於1944年12月就明確指出,明年"我們惟一的任務是配合盟國打倒日本侵略者"。他還強調:"我們必須把一切守備薄弱,在我現存條件下能夠攻克的淪陷區,全部化為解放區,迫使敵人處於極端狹仄的城市與交通要道之中,被我們包圍得緊緊的,等到各方面的條件成熟了,就將敵人完全驅逐出去。"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各抗日根據地,在1945年春天,開始進入對日寇的大反攻。聶榮臻領導的晉察冀邊區對日大反攻,就是反攻階段的具有代表性的戰役之一。
1945年初,侵華日軍駐晉察冀邊區外圍的部隊下降到4萬人,為了彌補兵力不足,日本侵略者從關外調了8萬偽滿軍到晉察冀邊區,企圖依託山陰、應縣、靈丘、淶源一線,阻止八路軍向雁北和察南地區擴展。毛澤東指示晉察冀邊區領導,要"努力向雁北、綏東、察哈爾、熱河及冀東敵占區發展。"1945年2月28日,晉察冀軍區制定了擴大解放區的作戰方案。4月13日展開了一場殲滅日偽軍,擴大解放區的攻勢作戰。戰鬥打響之後,華北地區的八路軍、民兵和廣大人民紛紛參戰。壓在華北人民心頭的民族仇恨,一下子迸發出來。
4月13日,八路軍在民兵的配合下,首先對任丘、河間獻縣、文安、饒陽等地的日軍發起進攻。連續的激烈戰鬥,八路軍相繼收復了獻縣、大城、交河等縣城,殲滅日偽軍3700多人。此時的日本鬼子和漢奸,成了過街的老鼠,逃到哪裡都是一片喊打的聲音。在田裡種地的農民,聽到有鬼子出城的訊息,他們不再逃跑,而是舉起鋤頭或者鐮刀,專門尋著鬼子和漢奸逃跑的方向追趕。據說,一個在道路上撿糞的老農,看見一個扛著大槍逃跑的鬼子,他沒有躲避,而是舉起糞叉逼迫鬼子投了降。
5月12日,冀晉軍區集中3個軍分區的6個團和3支武裝工作隊,發起了雁北戰役。這些沒有受過多少訓練的農民軍隊,向有9000兵力的日偽軍發起了反擊。經過50多天的激戰,消滅了敵人近千人,拔除據點40多處,擴大了解放區的範圍。
軍區駐冀東的部隊,發動了子牙河東戰役。在民兵的配合下,一舉突破北起靜海獨流鎮,南至獻縣的日偽軍防線。在強大的攻勢下,日軍被殲和投降人員達到2700多人,解放村鎮272個,把根據地擴大到了渤海邊。7月12日,八路軍發動了大清河北戰役,組織軍區部隊向霸縣、永青、固安、武清地區的日偽軍發動進攻。殲滅偽軍1個團又1個營,收復了交河等縣城,把解放區擴大到了天津郊區。
5月中旬,軍區聯合多支部隊,發動了察南戰役。對張家口、宣化、高陽一帶的敵人發起進攻。八路軍連續攻克了懷安、淶源縣城,包圍了靈丘,進占宣化南關,威脅到察南重鎮張家口。隨後,又於6月中旬發動了平北戰役,攻克了龍關、赤城、後城外圍據點,占領了崇禮縣城,消滅了偽滿軍隊1個營,迫使敵軍全部退到長城以外。
1945年春季,由於華北人民大規模的反攻,使日軍惶惶不安。為了穩住軍心,日本侵略者在冀東地區發動了一次為期4個月的大"掃蕩"。日本人組織了4萬餘兵力,向解放區進行報復。這是日本人的垂死掙扎。解放區人民配合八路軍,對敵人展開強大的反擊攻勢。結果,不僅敵人的"掃蕩"沒有得逞,還搭上了數千人的性命。在粉碎了敵人的"掃蕩"之後,冀熱遼軍區發動了熱遼戰役。根據中央的指示,這次戰役的主要目標是,摧毀錦州到承德以南的日偽軍據點,奪取向東北發展的道路。
與13年前的長城保衛戰相比,這次中國的軍隊都不是正規軍,而是在共產黨的教育下,由農民組織起來的抗日武裝。他們懷著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參加了解放自己的隊伍,他們也知道這是為民族尊嚴而戰。因此,這支隊伍拿著原始落後的武器,也能戰勝日本侵略者。八路軍和解放區派出3支挺進部隊,分3路向侵占長城一線的日偽軍發起了進攻。他們一路打得敵人節節退縮。西路挺進支隊,由古北口打出長城,向熱河西北部進軍;中路從喜峰口打出長城,進軍熱河中部;東路從山海關出長城,向遼西綏中、朝陽方向挺進。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把敵人壓縮到了北寧、錦承鐵路一線。到7月下旬,晉察冀軍區的反攻戰役勝利結束。
在歷時3個多月的戰役中,共組織規模大小不等的戰鬥2700餘次,殲滅日偽軍2.8萬餘人,拔除據點790多個,摧毀了日偽軍為製造無人區所設的19個"集團部落",解放了"集家並村"之"集團部落"7個,收復縣城15座,使華北的解放區面積擴大了13.5萬平方公里。晉察冀軍區的部隊發展到11萬人,是建立根據地初期的30多倍。另外,還有民兵數十萬人。
晉察冀軍區的反攻行動,打通了中共中央所在地陝甘寧邊區、華北解放區、晉冀魯豫解放區以及山東解放區向東北地區派出幹部和人員的道路,為10萬軍隊和幹部下關東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