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惟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是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堅。
基本介紹
- 書名:時惟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
- 作者:徐堅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0月1日
- 頁數:250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532572722
《時惟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是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堅。
《時惟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是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堅。作者簡介徐堅,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現任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曾任美國巴德學院訪問助教授、法國人文研究基金會愛馬仕學人、...
青銅時代初期青銅器具比重較小,甚或以石器為主;進入中後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銅器和隨之的增加,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力水平提高,物質生活條件也漸漸豐富。青銅出現後,對提高社會生產力起了劃時代的作用。歷史沿革 青銅時代處於銅石並用時代之後,早於鐵器時代之前,在世界範圍內的編年區間大約從公元前4000年至...
楚文化是中國東周春秋時期南方諸侯國楚國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楚文化源自周文化,是周朝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和文明的一部分。楚國先民最初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河南新鄭),南遷後給楚地帶來了先進的華夏文明因素,並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別是姬周文明為基礎向前發展楚文化。周代的曾隨...
匈奴族興起時,其物質文化已進入鐵器時代,農業和手工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遊牧民族都是"引弓之國"和"俗善騎射",故弓矢是匈奴的主要武器之一。且匈奴爭戰頻繁,弓矢的消耗量特別大,這從匈奴墓葬出土箭鏃之多可以證明。匈奴的手工業中,製造弓矢的部門特別重要。匈奴在陰山和漢朝張掖郡以北都設有專門製造弓矢和...
駱越因其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特定的生產方式,創造了獨特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由於地處中原與華南、西南往來的交匯處,長期的多民族雜居、交流與融合,其文化亦具有多元色彩。其中最能體現駱越文化自身發展特點的是這一地區的青銅文化。地域特色 1986年發掘武鳴馬頭元龍坡西周至春秋墓群和安等秧戰國墓...
《時惟禮崇》是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堅。內容簡介 《時惟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以考古學文化系統理論為主要框架,從技術-經濟、社會和意識形態三個層面重新闡釋東周之前的青銅兵器。在技術層面上,規避了蒙特柳斯式類型學的社會化大生產和漸進演化等預設觀念,採納兼具通則觀念和...
《時惟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合著譯著 1.合著,《揭陽的遠古與文明》(第三章第二節(三)和第三節),香港:公元出版,2003年。2.合著,《揭陽考古》(上編之《揭東縣寶山崬遺址試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3.譯著,《閱讀過去》,長沙:嶽麓書...
《時惟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序(2014年) / 312 《寧鄉青銅器》序(2014年) / 320 《考古學視野下的吳文化與越文化》序(2015年) / 324 《殷周金文族徽研究》序(2015年) / 329 《殷代史六辨》序(2015年) / 334 《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論與實踐探索》序(2015年) /...
譯者:徐堅,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在考古學理論、考古學史和青銅時代考古學上卓有建樹。代表著作有《暗流:1949年之前安陽之外的中國考古學傳統》《時惟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名山:作為思想史的早期中國博物館史》,譯作有《中國藝術史》《理解早期文明》《第五次開始》等,發表論文30餘篇。...
出版有專著《暗流:1949年之前安陽之外的中國考古學傳統》(科學出版社,2012年)以及《時惟禮崇:東周之前青銅兵器的物質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翻譯出版了《考古學思想史》、《閱讀過去》、《藝術中國》和《理解早期文明》等多種經典著作,在《漢學研究》、《新史學》、《歷史人類學學刊》等雜誌...
周公的“制禮作樂”標誌著禮樂文化的形成,也標誌著在此之前很長歷史時期對禮樂文化的“自發”遵行轉變為對禮樂文化的“自覺”意識。從此,中國文化從神守時代發展到社稷守時代。武王伐殷、周代商立、制禮作樂是劃時代的歷史事件,代表了兩種不同文明間的興衰更替。傅斯年所著《夷夏東西說》認為:三代及三代前,...
【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劇種傳承與保護學術研討會】(309) 【中國—東協戲劇周研討會】(310) 機構(310) 【故宮研究院宮廷戲曲研究所成立】(310) 評獎(310) 【第二十一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評獎活動】(310) 【第二十八屆中國田漢戲劇獎評獎活動】(311) 【第五屆中國...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物質文化》一文商榷 仰韶文化的彩陶 甘肅灰地兒及青崗岔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調查 略論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問題 中國青銅器研究 烏獸龍紋壺 陳喜壺 宗周鐘 最近在廢銅中發現的西周早期的鄂器 鄂器和鄂國 夏商之際的青銅器 中國青銅藝術的考古發現釋襠 王國維對商代貴族以日為名制度的科學預見...
然而,隨著改革的發展以及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許多不適應、不符合博物館長遠發展的困難和問題已顯現出來,諸如展出面積小、多數文物多無法展出,經營性質宣傳多、文物文化宣傳少,普通工作人員多、專業研究人員少等問題,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該館領導班子經過調研,大膽提出了搬遷博物館的構想。2006年,邀請...
作為商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體現,“婦好”鴞尊不僅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的物質載體,也證明了中國青銅時代發展的高峰。三聯甗、偶方彝,可說是首次問世。三聯甗是灶形器與甑配套使用,它可以同時蒸出三大甑相同或不同的食品,又可移動位置,使用方便,是炊具的創新。汽柱甑形器實為汽鍋,在昆明用汽鍋蒸雞...
第二章《微縮帝國 盛景重現》,採用近三十年的考古發掘研究成果,通過大量出土文物,重點講述漢景帝陽陵陵園歷史格局及其文化內涵,全面展現漢代物質文化、政治制度及精神生活。第三章《巍峨帝陵 盛景永存》,以圖文形式呈現漢景帝陽陵大遺址保護管理與展示利用新方法,傳遞文化遺產保護新理念。同時,展覽採用現代科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