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晚期銅鏃是一件春秋晚期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春秋晚期銅鏃身長2,鋌長7.3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秋晚期銅鏃
- 館藏地點:南京博物院
- 所屬年代:春秋晚期
- 身長:2厘米
春秋晚期銅鏃是一件春秋晚期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春秋晚期銅鏃身長2,鋌長7.3厘米。
春秋晚期銅鏃是一件春秋晚期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春秋晚期銅鏃身長2,鋌長7.3厘米。1...
該器氧化較嚴重,鋒、鋌稍殘。兩翼近脊處有兩條由窄漸寬的血槽。由脊至尖部呈紡錘狀,兩側有血槽。鋌呈圓形。殘長3.9厘米、翼長2.1厘米、兩翼寬0.9厘米。在造型上與河南洛陽中州路2415號墓和山西上馬村13號墓出土的銅鏃極為接近。由此斷定,這件銅鏃應為春秋晚期的器物。
春秋矢鏃 春秋矢鏃是春秋後期的一件銅器作品。【簡介】 此矢鏃銳鋒,兩翼張開,翼端呈收削之勢。青銅鏃始見於二里頭文化遺址中,是我國最早的青銅兵器之一,商代早期已大量使用。西周時期可見帶鋌雙翼鏃,有的雙翼還呈鏤空狀。春秋時期常見的形制有翼型和無翼型,其中翼型鏃之雙翼出現了收削的趨勢。
春秋銅箭鏃 春秋銅箭鏃是春秋時期的文物。
兵器置於棺槨之間東北和西北部,有銅戈、銅矛、銅鏃、甲冑等,車馬器棺槨之間東、西、北三面均有放置,有車轄、軎、馬銜鑣。玉石器有石圭、玉圭、玉玦等。特別在墓室西北角“集束”放置29件石圭,最長者約25厘米,很是搶眼。棺蓋板上放置有2組4件銅霎,另有成組的棺串飾。《春秋公羊傳》桓公二年,何休注:...
商周兵器是商代、西周和東周時期的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商周兵器質料以青銅為主。鋼鐵兵器出現於春秋晚期,但商代已利用隕鐵作為青銅兵器上的鋒刃。文物歷史 商代、西周和東周(春秋、戰國)時期的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商周兵器質料以青銅為主,不過在商和西周時仍有石、骨等質料的兵器。鋼鐵兵器出現於春秋晚期,但...
新石器時代的石、骨、蚌鏃,有棒形、葉形、三角形等多種,有些已有鏃莖和逆刺。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遺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銅鏃。商周時期,青銅鏃的主要式樣是有脊雙翼式。春秋戰國時,三棱式鏃盛行,戰國時此類鏃多裝鐵鋌,以節省銅材。漢以後銅鏃開始向鐵鏃過渡,這個過程經歷了約200年。河北省滿城縣...
河道內淤積層出土物包括印紋陶片、瓦片、銅鏃、原始瓷碗、陶缽、木構件等遺物,顯示其使用時期為春秋晚期。已鑽探發現的河道總長約850米。南城牆外東南側發現淤土堆積,北邊緣與城牆大致平行,南側通向太湖。初步推斷此片水面與城牆同時,即在城牆修建和使用時,在城牆的東側和南側分布著大片的天然水面,即城址東南...
戰國晚期的弩機外增銅郭,強化了機槽,這一部件就是適應蹶張的需要而產生的。戰國弩機的望山尚無刻度,西漢時出現了帶刻度的望山 (見彩圖西漢青銅弩機(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它的作用近似近代步槍上的表尺,射者依目標的遠近,通過望山控制鏃端的高低,找出適當的發射角,以便準確地命中目標。春秋後期,在我國...
除了劍,楚國還十分重視對弓箭的研製,河南淅川下寺春秋墓群中,出土銅鏃80件,有鏃身帶雙翼的,也有三棱形無翼的。至於楚王所用的弓就更為講究,有“大屈弓”、“繁弱弓”等不同種類。神箭手養由基的傳說出自楚國,絕非偶然。把各地楚墓出土的弓箭“組合”在一起,可窺見楚制弓箭全套裝備之精良。除此外,楚國...
而我國冶鐵技術則從一開始就有著自己的發展特點。生鐵的早期出現與廣泛套用,是我國冶鐵術的重大成就,影響極為深遠。 春秋晚期的鐵器多是小件的刀、錐、臿、削等工具、農具。到了戰同時期,隨著生產關係的變革,冶鐵業迅速發展起來。《管子·地數篇》載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零九,...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台階,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秦式銅劍不僅長,而且很鋒利。一些劍出土時毫無鏽蝕,光潔...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發掘的47座大石墓中,年代最早的是春秋末期建造的,因此墓葬規格較小,隨葬的器物主要是以石器和陶器為主。到了戰國時期,墓葬明顯變大,出土器物的種類和數量也有了明顯增加,尤其是銅器的出現。而年代最晚的大石墓,則被定位在西漢末期至東漢初期的這段時間裡。這一時期的墓葬,從規格上顯然...
新石器時代的石、骨、蚌鏃,有棒形、葉形、三角形等多種,有些已有鏃莖和逆刺。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遺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銅鏃。商周時期,青銅鏃的主要式樣是有脊雙翼式。春秋戰國時,三棱式鏃盛行,戰國時此類鏃多裝鐵鋌,以節省銅材。漢以後銅鏃開始向鐵鏃過渡,這個過程經歷了約200年。河北省出土的...
車輿右側置一面盾牌,車輿前掛有一件銅弩和銅鏃。車上立一圓傘,傘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銅御官俑。其名叫立車,又叫戎車、高車,乘車時立於車上。中國春秋時期集中使用大量獨轅馬車搭載兵士作戰的情況,在世界歷史上是少見的。古典戰車運用的衰落,開始於春秋晚期,主要原因是爭霸戰爭發展導致作戰地域擴大,戰場...
春秋晚期的銅劍,絕大部分都有劍首,並普遍出現了劍格,但具劍箍的還較少。長度一般都要在40-50厘米以上。有名的吳王夫差劍、吳王光劍、越王勾踐劍等等,都是這時期的重要作品。這些寶劍製作精美,表現了卓越的製作工藝。戰國銅劍有了長足的發展,數量特別多,這與當時戰爭的增多和加劇有著直接的關係,但同時也...
2001年,永昌西崗柴灣崗墓葬發掘報告公開發表。多年來積累的資料表明,沙井文化的中心區域在騰格里沙漠的西部、西南部邊緣地帶,即武威、金昌一帶,向東南延伸可達永登、蘭州附近。據碳測年代數據表明,上限為距今3000年左右,下限為距今2500年左右,大體相當於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關於沙井文化的族屬,近年來學術界多有...
大約在夏朝,中國進入青銅時代,經商、西周、春秋到戰國時期,延續約2000年。但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已出現了青銅器,如在甘肅省東鄉馬家窯文化遺址中出土的距今5000年左右的青銅小刀,就是實物證明。到了夏末商初時,青銅兵器的鑄造工藝已達到一定的水平,這從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青銅戈、鏃等實物中...
種種跡象表明,寶山墓主極有可能是春秋末期的某位吳王。而據史載,壽夢南遷之吳,經諸樊、余祭、余昧、僚、闔閭,到夫差亡國,先後共七位吳王,春秋晚期只有闔閭、夫差兩位吳王。然而,據記載,闔閭曾用銅棺下葬,但埋葬地點史界歷來認為是在虎丘。而吳王夫差當年兵敗陽山,拔劍自刎,後被越王派一二兵卒草草埋葬,...
插箭嶺遺址是“大北城”西北隅城垣其中的一段,也是高大的建築基址。現存遺址夯土築成帶狀土丘,曲折延伸,東北至西南走向,略呈頭朝東的鳥形,長405-630米,基址寬30-140米不等,高3~8.7米,出土有戰國、漢代三棱銅鏃,漢繩紋陶片。實屬邯鄲故城大北城西垣牆體的一部分。遺址南端逐漸平緩向下與地下的城牆相...
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是戰國冶鐵史上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此時早期的塊煉鐵已提高到塊煉滲碳鋼,白口生鐵已發展為展性鑄鐵。至遲到西漢中葉,灰口鐵、鑄鐵脫碳鋼興起,隨後又出現生鐵炒鋼(包括熟鐵)的新工藝。東漢時期,炒鋼、百鍊鋼繼續發展,到南北朝時雜煉生鍒的灌鋼工藝問世。至此,具有中國特色的古代冶煉技術...
城內發現有夯土建築、灰坑、水井、墓葬等文化遺存,城牆內外不斷出土陶器,銅鏃、人骨等,在南牆南門遺蹟處,曾出土“古華邑”青石匾額。豐富的文化遺存為研究華夏民族的形成發展及探索中華文明的產生有著重要的考古學意義。是集仰韶大河村文化、商代二里崗期、西周時期、東周時期等文化遺存於一體的大型遺址。2013年3...
越王勾踐劍是中國春秋末期越王勾踐使用的一把青銅劍。於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的楚墓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劍長55.6厘米,寬5厘米。劍身有黑色花紋,材料為銅和錫,正面有“越王鳩淺自乍用劍”(“鳩淺”即“勾踐”,“乍”即“作”)銘文。該劍出土時置於黑色漆木劍鞘內,劍身光亮,無鏽蝕,刃薄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