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骨針是一件春秋時期的文物,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秋時期骨針
- 館藏地點:海南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春秋時期
- 類別:牙骨角器
外型尺寸(cm) | 長5.7 |
具體尺寸 | 長5.7 |
質地 | 單一質地 有機質 骨角牙 |
具體質量 | 0.010kg |
春秋時期骨針是一件春秋時期的文物,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
外型尺寸(cm) | 長5.7 |
具體尺寸 | 長5.7 |
質地 | 單一質地 有機質 骨角牙 |
具體質量 | 0.010kg |
春秋時期骨針是一件春秋時期的文物,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外型尺寸(cm)長5.7具體尺寸長5.7質地單一質地 有機質 骨角牙1具體質量0.010kg...
春秋戰國時期織繡工藝的巨大進步,使服飾材料日益精細,品種名目日見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錦,山東齊魯的冰紈、綺、縞、文繡,風行全國,比普通絹帛的價格超出20多倍。南方生產的細麻布,北方生產的毛布、氈裘,楚國的大花紋刺繡、通幅大花紋織錦,無不精美絕倫。同時,周代往日“珠玉錦繡不鬻於市”的法規已被突破,這...
戰國時人撰寫的《呂氏春秋》 、《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或伯余創造了衣裳。從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飾史的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9萬年左右)遺址中,發現有1枚骨針和141件鑽孔的石、骨、貝、牙裝飾品。證實當時已能利用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製...
確切地說,今天河南周口市沈丘縣名,不是西周聃季載所封沈子國故地,而是明代弘治時期所新建的一座沈丘縣城。史載,春秋戰國時期,逃至楚國的沈姓族人,仕楚為左司馬,並世襲此官,長期居於葉。到秦漢時期,沈姓仍有多人為官,且地位均十分顯赫,但也有數人辭官隱居,遷於九江壽春(今安徽壽縣),會稽烏程吳興(...
另有陶紡錘、磨削石鑿、石斧、骨針、青銅鉞、鹿角鎬等原始工具,時代有新石器時代也有春秋時代產物。2012年7月至9月,為了配合周莊鎮陶城村公園的建設,江陰博物館考古部對陶城遺址進行了考古勘探,並在東部和西部各布2×10米的探溝TG1、TG2進行試掘。TG1、TG2均未發現任何遺蹟現象,從出土物和地層分析,該遺址...
《內經》中記述的"九針"就是萌芽於這個時期。《帝王世紀》中就有關於"伏羲制九針”的記載,“九針者,亦從南方來”(《素問·異法方宜論》)是指我國南方地區多從事金屬針具的製造,這是證明當時有各種針具存在的史實。春秋時代出現了鐵器,冶煉術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自戰國到秦漢,砭石才逐漸被九針取代。...
據2020年7月博物館官網顯示,平頂山博物館館藏文物3萬餘件,3級品以上珍貴文物2000餘件。主要藏品有骨針、骨笛、應國時期的玉器、原始瓷器、束腰垂鱗紋升鼎、魯山花瓷和郟縣鈞瓷。平頂山博物館有“鷹城古韻”基本陳列,陳列以《山下故園》《應國印象》《楚漢文明》和《唐宋遺韻》四個部分展開。2014年4月4日,...
春秋(歷時294年)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奴隸社會向帝制社會轉變階段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雒邑,東周開始,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各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於強大的諸侯。各諸侯國不斷進行戰爭,強大的諸侯迫使各國承認他的首領地位成為“霸主”。著名的霸主有齊桓公、晉文公、秦...
履、屨為同一物,只是穿著時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謂,漢前稱屨,多為由麻、葛等製成的單底鞋,如春秋時代編撰的《詩·魏風·葛屨》載:“糾糾葛屨”。後漢稱履,它是由麻、絲製成的鞋。屩系草鞋。據東漢劉熙所撰《釋名·釋衣服》記載:“屩,草履也……出行著之,蹻蹻輕便,因以為名也。”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