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論,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春日獨酌二首
- 其一
東風扇淑氣⑴, 水木榮春暉⑵。
白日照綠草, 落花散且飛。
孤雲還空山, 眾鳥各已歸。
彼物皆有託, 吾生獨無依⑶。
對此石上月, 長歌醉芳菲⑷。
- 其二
我有紫霞想⑸,緬懷滄州間⑹。
且對一壺酒⑺,澹然萬事閒。
橫琴倚高松,把酒望遠山。
長空去鳥沒,落日孤雲還。
但悲光景晚⑻,宿昔成秋顏⑼。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⑵水木句:鹹本作水本。誤。春暉,《太平御覽》卷九九二晉傅鹹《款冬花賦》:“華艷春暉,既麗且姝。”
⑷歌醉:蕭本、玉本、郭本、劉本、嚴評本、全唐詩本、王本俱作醉歌。全唐詩本注云:“一作歌醉。”
⑸紫霞想:謂升仙。陸機《前緩聲歌》:“輕舉乘紫霞。”
⑹滄州間:謂隱居江湖。
⑺且:蕭本、玉本、郭本、劉本、朱本、嚴評本、全唐詩本俱作思。全唐詩本註:“一作且。”
⑻但悲句:悲,蕭本、玉本、郭本、劉本、嚴評本、全唐詩本、王本俱作恐。光:朱本作佳。
⑼宿昔:早晚之意,謂時間短暫。《晉書·裴楷傳》:“雖車馬器服,宿昔之間,便以施諸貧乏。”秋顏,老衰的容顏。
白話譯文
- 其一
東風吹來了美好之氣,水與樹木榮耀著春天的光輝。太陽照耀著綠草,花兒在枝頭散落飄飛。孤雲在日暮時還回空山,眾鳥也各自還巢而歸。這些物體都有所寄託,我的殘生卻孤獨無依。對著這映在石上的月光,無奈何只有在芳草中長歌沉醉。
- 其二
我曾有修煉成仙的嚮往,也緬懷隱居江湖之間。現在惟有對著面前的這壺酒,淡然萬事而落得孤閒。倚著高松且將弦琴橫放,把著酒杯佇望著遠山。飛鳥在長空中飛盡,孤雲在落日中回還。只是悲傷我老衰如同這光景已晚,轉眼間已成了凋悴的容顏。
創作背景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冬李白因貧病來投當塗令李陽冰,次年初春,病稍好轉,起居有能,但終因年老、求仙不得而產生“吾生無依”的孤獨。這組詩即創作於此時。詹本云:“第二首云:‘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顏。’似中晚年之作。安注系此詩於開元二十五年,謂:‘似本年閒居安陸時作。’恐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兩首詩抒寫詩人對美好春光的愛惜之情,表達了作者因年老求仙不得而產生的孤獨之意。
第一首詩前四句寫作者對春天美景的愛惜,也抒發作者對生命的感慨。東風吹來美好之氣遍於天地之間,樹木在春光中欣欣向榮。燦爛的陽光照耀得芳草遍地生綠。但到了暮春之時,花朵散落飛揚,因此感嘆自然規律的不可轉移。後六句從日暮時孤雲眾鳥各有所歸,想到自然中的萬物皆有所託,而自己卻漂泊無依。因此舉杯對著石上之月,邀之共飲,以達長醉歌春日之芳菲。情調既是感傷,也是豁達。
第二首詩開頭說自己原有隱居之意,想像自己對著一壺酒,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接著具體描繪隱居的生活圖景:“橫琴倚高松,把酒望遠山。長空去鳥沒,落日孤雲還。”這幾句滿含出世之意,甚似王維的詩境。最後筆鋒一轉,發出時光易逝、生命苦短的感嘆,隱含了理想抱負難以實現的悲情。
名家評論
朱本注云:“春日獨酌而感物自嘆,言春時天氣融和,而百物皆蓬其生,我獨煢然若無所依者,乃對月獨酌以自慰也。”又註:“言我欲修煉而游於仙洲,所以脫落萬慮,彈琴飲酒,怡情于飛鳥孤雲之間,淡然與世而相忘也。但恐蹉跎易老,不得從仙而游耳。蓋煉服學仙,必須氣血未衰乃可為也。苟或老而衰矣,則無生氣之可續,而欲其蛻形而羽化,不可得也。”
嚴評本:“無可舉,亦無可議,有此足矣,次可不足。”嚴評本載明人批:“意態近陶。”又“孤雲還空山”四句批:“演陶兩句為四句。”又載明人批:“據語,此有較濃然古淡處,亦不可及。”
吳昌祺《刪訂唐詩解》卷二:“詩自入古而太循蹊徑。”
日人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卷五,評嚴評本批“次(指其二)可不作”語曰:“亦甚酷矣,興到筆隨,何必拘泥乃爾哉!”又評“澹然萬事閒”曰:“‘澹然’字可以評此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