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

《春日偶成》是宋代詩人程顥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詩歌描寫了風和日麗的春日景色,抒發了春日郊遊的愉快心情。詩歌風格平易自然,語言淺近通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春日偶成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宋詩鈔》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程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春日偶成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偶成:偶然寫成。
⑵雲淡:雲層淡薄,指晴朗的天氣。 午天:指中午的太陽。
⑶傍花隨柳:傍隨於花柳之間。傍,靠近,依靠。隨,沿著。 川:瀑布或河畔。
⑷時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⑸將謂:就以為。將:乃,於是,就。 偷閒:忙中抽出空閒的時間。

白話譯文

韻譯
雲兒淡,風兒輕,時近春日中午,
傍著花,隨著柳,我向河岸漫步。
這愜意的春遊呀,人們並不了解,
將會說我忙裡偷閒,強學少年童。
散譯
淡淡的雲在天上飄,風兒吹拂著我的臉龐,此時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於花叢之中,沿著綠柳,不知不覺間來到了前面的河邊。當時的人不理解我此時此刻我內心的快樂,還以為我在學年輕人的模樣,趁著大好時光忙裡偷閒呢。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程顥任陝西鄠縣主簿時春日郊遊,即景生情寫下來的。詩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學家,長期困在書齋里,少有閒暇寬懷的時候。一旦走出書齋,回到大自然中,便覺得格外爽快,那種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詩,描寫春天郊遊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寫理趣的詩,作者用樸素的手法把柔和明麗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
詩的前二句“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細細品味,卻有幾層意思在其中。其一,寫自己春遊所見、所感。雲淡風輕,傍花隨柳,寥寥數筆,不僅出色地勾畫出了春景,而且強調了動感—和煦的春風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遊,到處是艷美的鮮花,到處是裊娜多姿的綠柳,可謂“人在圖畫中”。其二,著重寫自己留連忘返的心情。這種心情主要是通過‘近午天”、“過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傳達出來的。所謂“近午天”,並不是說自己時至中午才出來遊春,而是用“近”來強調自己只顧春遊忘了時間,用自已的突然發現來表現自己沉醉於大自然的心情。同樣,“過前川”也並不僅僅是簡單地描寫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況,而是用“過”來強調自己在春花綠柳的伴隨下“過”了前面的河流才發現自己只顧遊春,不知不覺已經走了很遠很遠。這樣,這兩句詩儘管描寫的只是雲風花柳等自然景觀和作者喜愛它們的心情,但其中更隱括著一種作者要忘世脫俗的高稚情調,正是這種情調,才使他幾乎忘記了時間,忘記了疲勞,達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假如說,詩的前兩句主要是寫情寫景的話,那么,“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則主要是詩人自己內心世界的直接抒發。本來,在雲淡風輕的大好春色中漫遊,在春花綠柳的簇擁中陶冶自己的情性,這應該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殺人們性靈的封建時代,這似乎只應該是有些“狂”勁兒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鬚眉長者只應該端然危坐,擺出一副冷冰凍的面孔才行。然而,儘管程顥是一位著名的理學家,儘管他寫這首詩時很可能已經是一位藹然長者,可他仍然無法抗拒大自然對他的吸引,做出一些為“時人”所不能理解的舉動。這其中包括了他對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時也包括了他對一般“時人”的嘲笑與諷刺,既表現了他對子人生價值的另一種認識,也表現出了他樂在其中,孤芳自賞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們認為是道貌岸然的理學家也有意無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個側面:他不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還是一個對大自然充滿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過他的感情經常被“理”壓抑和扭曲罷了。

名家評價

武漢大學教授沈祥源:這首詩語言簡潔樸素,如同談心,初讀覺得平淡無奇;但反覆咀嚼,便能從平淡中尋出深意的詩味來。理學家所說的“心便是天”的哲理和“心氣和平”的養性之道,竟然與詩的藝術境界如此合拍,實為巧奪天工之作。

作者簡介

程顥(1032-1085年),字伯淳,世稱明道先生,洛陽人。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調鄂鄠縣主簿。熙寧初,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里行,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貶為鎮寧軍簽判,知扶溝縣。哲宗立,召為宗正丞,未行而卒。他是有名的理學家,北宋理學五子之一,與其弟程頤合稱“二程”。二人創立的學說,世稱“洛學”,是理學中的重要派別。曾在洛陽講學十餘年。著作有後人所輯《二程遺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