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倒懸鸚鵡學名為Loriculus vernalis,又叫春天倒掛鸚鵡 春天懸掛鸚鵡。
他們體型纖小,體長10~14厘米,尾短,體羽主要是綠色。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勁有力,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體羽主要是綠色,棲息於森林邊緣、樹木繁茂的地區、次生林、果園和椰子種植園。喜成對或成小群活動,也與其他物種混群。一般在樹冠頂層活動,但有時為了尋找合適的食物,也下降到較低的地方。吃花蜜和鮮花。產於南亞熱帶地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習性,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形態特徵
春天倒懸鸚鵡體型纖小,尾部較短,體長約13厘米左右,體重28克。雄鳥通體羽毛呈綠色,頭部輝亮,呈深綠色。特徵為紅嘴紅腰,翼下為青綠色帶綠色翼襯。臀部和底面尾部覆羽紅色,雄鳥喉藍。虹膜黃色;嘴紅色;腳黃色。雌鳥類同雄鳥,但無喉部無藍色或輕微。
棲息環境
主要分布在樹木繁茂的地區,包括被分隔的小片森林、混交林、沼澤、紅樹林和花園。它們是嚴格的樹棲鸚鵡,從來不降在地上,寧願留在茂密的樹冠頂層
生活習性
喜集成小群活動。主要以植物和開花灌木、果實、花蜜、水果,比如無花果、梨、蘋果、香蕉和蔬菜種子等為食。因為這種鸚鵡常喜歡懸掛在樹枝上休息和嬉戲,所以也稱懸掛鸚鵡或懸吊鸚鵡。這是一種安靜的小鸚鵡,大多可在晚上聽到充滿旋律的鳴叫聲。
分布範圍
分布於的東部、南部和西南部,尼泊爾東部,通過中國南部和東南亞到印度支那、馬來半島、安達曼群島和丹老群島。
繁殖習性
春天懸掛鸚鵡在樹上築巢。 巢穴內都是葉子的碎片。 通常下三個蛋。 蛋是白色的顏色。孵化期為20天,幼鳥33天離巢。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