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短尾鸚鵡體型纖小,尾部較短,體長約13厘米左右,體重28克。翅長在90毫米左右;尾較翅短;嘴較細削,其厚度不及嘴峰長度;腰下有朱紅色塊斑;雄鳥喉部有藍色塊斑。雄鳥通體羽毛呈綠色,頭部輝亮,呈深綠色。特徵為紅嘴紅腰,翼下為青綠色帶綠色翼襯。臀部和底面尾部覆羽紅色,雄鳥喉藍。
雄性成鳥 整體大致綠色,下體顯著較淡,頭部較輝亮;喉部有一藍色塊斑;腰和尾上覆羽紅色;翅底面藍綠色;尾羽上綠下藍。雌性成鳥 整體略較蒼暗,喉部藍斑不顯或缺如。
虹膜淡黃白色;嘴暗珊瑚紅色,先端淡黃;腳淡橙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130g,♀130g;體長♂91.0mm,♀89.6mm;嘴峰♂11-13mm,♀10-12mm;翅♂87-94mm,♀86-92mm;尾♂35-38mm,♀33-37mm;跗蹠♂11-12mm,♀11-13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分布在樹木繁茂的地區,包括被分隔的小片森林、混交林、沼澤、紅樹林和花園。它們是嚴格的樹棲鸚鵡,從來不降在地上,寧願留在茂密的樹冠頂層。出沒於平原或低山地帶的林木茂盛地方及耕地的植物叢中,尤其是多花的樹木。
生活習性
此鳥一般集小群、開花時集較大群活動。它們在花枝上常垂直倒懸自身啄取花朵。在樹冠周圍覓食時甚靈捷,且在上飛某樹枝時呈螺旋式繞該樹枝而上。有時突然全群離樹頂上的空中周圍打轉並大聲鳴叫,一會又全被摔回樹上,又繼續啄食,變得十分溫馴,平時飛行快速而顛簸;以軟質的榕果等果類,花蜜、竹及麻栗種子等為食,也會到果園啄食番石榴、枇把等果類,造成一定損害。
其叫聲在飛行時發反覆的“chee-chee-chee”尖叫聲或“tsit-tsit”的顫聲,吃食時偶爾發出柔和的似竊笑之聲。
喜集成小群活動。主要以植物和開花灌木、果實、花蜜、水果,比如無花果、梨、蘋果、香蕉和蔬菜種子等為食。因為這種鸚鵡常喜歡懸掛在樹枝上休息和嬉戲,所以也稱懸掛鸚鵡或懸吊鸚鵡。這是一種安靜的小鸚鵡,大多可在晚上聽到充滿旋律的鳴叫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的東部、南部和西南部,尼泊爾東部,通過中國南部和東南亞到印度支那、馬來半島、安達曼群島、孟加拉國、高棉、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泰國和越南。
繁殖方式
營巢於樹洞中,有時也直接採用廢棄的舊巢。繁殖季節在1-4月間,一次通常產2-4枚卵,雌鳥會在2天內下完蛋,蛋未受精的情形很常見,孵化期約20-22天,雄鳥不參加幼鳥。在1個月大左右羽毛長成。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