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演化研究方法

星系演化研究方法

星系演化研究方法是按星系形態序列研究星系演化的科學方法。星系的外形和結構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按其形態可分為橢圓星系(E型)、透鏡形星系(SO型)、旋渦星系(S型)、棒旋星系(SB型)和不規則星系(Ⅰ型)。20世紀30年代,曾有人提出星系的形態序列可反映星系的演化次序,即:星系演化由球狀開始,因自轉而壓扁,再由橢圓星系演變為旋渦星系,繼而旋臂逐漸松卷以至消失,最後演化為不規則星系。另一種不同的看法認為,演化序列正好相反,從不規則星系開始,因自轉而呈現軸對稱,最後演化為球狀星系。認為星系形態序列並不能完全反映演化次序。

星系形態結構的不同,取決於形成時的一系列不同的初始條件,包括密度、速度彌散度、角動量分布、溫度、湍流、磁場等等。星系演化過程的大致輪廓如下:在由星系前物質收縮形成原星系雲的過程中,由於原星系中心區收縮快,密度大,恆星形成率高,因而先出現第一代恆星。最後形成旋渦星系的星系核或橢圓星系整體。自轉離心力能阻止赤道面上的物質進一步收縮,並由此導致星系呈扁平形狀。由於氣體的隨機運動和恆星輻射加熱等因素的影響,使得部分氣體沒有聚合成恆星,而是通過碰撞作用等沉向赤道面,這樣就形成了旋渦星系和不規則星系。由原星系形成年輕星系約需經歷幾十億年,在此之後的百億年間,星系演化極其緩慢,星繫結構沒有什麼明顯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