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秤

星秤

星秤,是冀東民間對桿秤製作的傳統稱謂,其“星”字名詞動用。史載:古人對於輕重的衡量,開始藉助於手。用手抓米滿握叫“溢”,兩手捧出稱“掬”。一手之盛謂之溢,兩手謂之掬,掬四謂之“豆”。《考工記》載:古人以“四升為一豆”。那么一掬等於一升,一溢便是半升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星秤
歷史溯源,星秤工具,測定盤星,分布,
星秤,是冀東民間對桿秤製作的傳統稱謂,其“星”字名詞動用。

歷史溯源

人們在口語和文字語言中,經常使用權衡得失、權衡輕重、權衡利弊之類的辭彙。考“權衡”一詞,《現代漢語詞典》釋:“秤錘和秤桿,比喻衡量、考慮。”《辭海》釋:“權,秤錘。《漢書·律曆志上》:‘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衡,秤桿;衡量。《淮南子·主術訓》:‘衡之於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由此可見,桿秤由來已久。
秤是在商品流通中漸次產生的。
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漸有了大小、方圓、多少等形狀和數量觀念,漸次有了數的概念。在原始社會後期,隨著生產的發展,產品有了剩餘,為了互通有無,不同部落間的交換活動,逐漸發展起來。
史載:古人對於輕重的衡量,開始藉助於手。用手抓米滿握叫“溢”,兩手捧出稱“掬”。一手之盛謂之溢,兩手謂之掬,掬四謂之“豆”。《考工記》載:古人以“四升為一豆”。那么一掬等於一升,一溢便是半升了。
奴隸社會初期,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市場的擴大,出現了不從事生產而專門經營商品買賣的商人階層。商人的持贏計畫,對於商品的價值觀念近於精詳,度量衡的工具亦隨之產生,逐步創造出尺、斗、升等。
《大戴禮記·五帝德》載:皇帝時,就設定有衡、量、度、畝、數,謂之“五量”;《史記·夏本紀》言:大禹“身為度,秤以出”;《孟子》中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西周時期的青銅器銘文里,也有“金十孚”,“絲三孚”,“金十勻”等記載。金指銅,“孚”和“勻”在古代是計量單位。凡上述零星記載說明,至少在商周以前就有了計算重量的手段。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至少在戰國前就有了度量衡工具。長沙左家公山戰國墓的發掘,發現了非常精確的天平與砝碼,遺存之器具堪稱精良。
春秋時期,各國諸侯各自為政,度量衡制度混亂。戰國時,為了便於商品交換和徵收賦稅,各國都十分重視度量衡的整頓和統一。齊國就將四進制改為五進制;秦國的商鞅變法,改革了度量衡制,實行了“平斗桶,權衡,丈尺”之法,即把升、斗、權、衡、丈、尺作了統一規定;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頒發的標準量器“商鞅方升”亦是為適應進步的商業要求而設,同時,為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打下了基礎。
由於秦國在戰國末期度量衡的標準已較為整齊劃一,故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即以秦國的制度為基礎,下令統一度量衡。秦王朝頒發詔書,並銘刻在官府製作的衡器上,發至全國作為標準器,實際就是以法令形式肯定秦國原有的制度。據文獻資料和考古實物測量,當時的衡制單位是:銖、兩、斤、鈞、石;進位制:24銖=1兩,16兩=1斤,30斤=1鈞,4鈞=1石。
漢代承襲秦代的度量衡制度;唐代衡的單位根據稱量金銀的需要,增加了“錢”,10錢為1兩;宋代創造出精巧的戥秤,可秤1厘。在最小的重量單位“錢”下,增設了十進制的分、厘、毫、絲、忽。將長度單位移至到衡是宋的一種創造。
三國時期,在天平的基礎上,漸次把提紐移向一端,在橫桿上刻上斤、兩刻度,而形成了提系桿秤。
明代資本主義已經萌芽,衡器種類有桿秤、天平和戥子;清代度量衡沿用明制;民國年間,市制、公制並行:1市斤=16兩=500克,兩、錢、分、厘、毫均為10進制;1公斤=2市斤,1公斤=10公兩,公兩、公錢、公分、公厘、公毫亦為10進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9年3月22日,國務院召開第86次全體會議,發布《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通令全國於1959年7月1日起採用公制,改用10兩為1斤的秤。
桿秤,由秤桿、秤鈕(俗稱提系、麻毫)、秤錘(秤砣)、秤盤(秤鉤)等組成。桿秤分盤秤和鉤子秤,其名緣於秤的重要部件──秤桿。
對於衡器,歷代官府都重視其製造和管理。秤桿、秤盤、提系並無具體規定。秤砣則由政府專門機構統一監製(鑄造)。鑄造時往往預留一小孔洞,用於檢測時注鉛、錫等易熔性金屬,調整其輕重,使其精確。政府有關部門專門曾下達法規:制3公斤的秤,用300克的砣;制5公斤的秤,用400克的的砣;制10公斤的秤用500克的砣;制20公斤的秤,用1000克的的砣;制50公斤的秤,用2500克砣;制100公斤的秤,用3500克砣等。
“權衡物我一絲鈕;輕重分毫幾點星。”此常作為衡器店的楹聯,張揚鬧市,公示眾人,旨在宣傳介紹其衡器的準正,招攬生意。自然也要求星秤的手藝人首先得具備公正無私之心。但凡星秤的手藝人接活時,都秉承公德,立下誓言:為人公正,不做黑心秤。這便是星秤起碼的行為規範。
桿秤做工精細,工藝繁雜。起初,工匠們往往各司其職,包括木工、鑄工、鉗工和白鐵匠等。後來,大多是一人所為。秤桿的形成,經過鋸刨、打磨之後變成長而細、直,通體光滑的木棍。其拴提系部位略粗,向兩端漸細,拴秤盤一端又略粗於另一端。不同型制的秤盤亦是制秤師傅按需求(如淺圓盤形或簸箕形),用銅、鐵板通過剪、卷、壓、咬、鉚等工序,逐步完成。
秤桿多用上等硬木製成。它要求材質細膩、堅韌、耐磨,色澤深重自然。首選木材為鐵梨、花梨、櫟木、烏木、羅絲木等,其次為坤殿木或一種“改質木”(以樺木壓制的現代產品)。

星秤工具

主要有:鋸、刨(單把平刨、外圓刨)、銼、刀、分布(一種劃分斤兩刻度的工具)、牽拉鑽、陀螺鑽(俗稱扒拉鑽)、錘子、砧子、鐵剪等。
星秤的主要工藝在秤桿。秤桿上布有計量刻度──有規則的星星,用以評諸物量,故稱制秤為星秤。
選料
需選用紋理順直,無疤結、蟲蛀等缺陷,年久或漚治木液已盡的乾材;視所星之秤量程大小,截取相應長短、粗細的方木。
刨桿
用平刨和外圓刨,刨成圓秤桿(如前所述)。
上鈕
鈕即毫,亦稱提系,是秤鉤或秤盤與秤砣間的支點。始為麻絲繩為之。老桿秤一般設有三毫(如圖),按《文獻通考》載,近秤盤或秤鉤的為初毫,也稱頭毫;其次為中毫,也稱二毫;再次為末毫,亦稱三毫。冀東老手藝人和民眾對秤提系的稱呼順序與其相反,把頭毫、中毫、末毫分別稱為末提、二提、頭提。距秤桿頂端0.5寸~1寸處鑽孔,穿懸掛秤盤(鉤)的繩,繩總長要小於秤桿的長度。秤砣繩長一般不超過秤桿長度的1/2。拴好秤盤、秤砣再按適當距離分別鑽孔,拴系提系。
提系的位置從理論上說,只要符合槓桿平衡原理(重力×重臂=作用力×力臂)即可。解槓桿平衡方程可得:X=ag/g+G(X為提系至秤盤的距離;a秤桿有效長度;g為秤砣重量;G為秤盤+砝碼的重量和。提系的位置實際與秤盤、秤砣重量,秤桿用材、長度和稱重量密切相關,並無定數,需通過實踐確定。
傳統星秤確定提系位置的方法,稱重量較小的桿秤一般用“刀挑法”。先在秤盤中置頭提(末毫)最大稱重量的砝碼,秤砣(繩)放在距秤桿尾端0.5寸~1寸處,用刀刃挑秤桿,移動至使兩端平衡處,此點即為頭提位置。二提、末提均用同樣的方法、以相應的砝碼確定提系的位置,分別鑽孔,拴繫繩線。稱重量大的桿秤拴繩套代替刀作為支點。

測定盤星

三個提系拴系好後,秤盤空著提起頭提作為支點,在秤桿上移動秤砣(繩),調節至秤桿左右平衡時,在秤桿上秤砣(繩)處劃一刻度,此點即是定盤星。
定稱量
桿秤均按右手拎提系,左手撥秤砣繩的習慣製作。過去“老秤”三個提系,頭提對應的星星在裡面(操秤者一面),稱“懷裡”;二提對應的星星在上面,稱面上;末提對應的星星在外面(顧客一面),稱外懷。一般二提最小稱重量為頭提最大稱重量;末提最小稱重量為二提最大稱重量。每個提系的最小稱重量稱“出門”,最大稱重量稱“溜頭”。
秤盤中放置頭提最大稱重量的砝碼,拎起頭提,移動秤砣(繩)使秤桿左右平衡,在秤桿上秤砣繩所處的位置劃線,此點為頭提最大稱重量;砝碼不變,拎起二提,移動秤砣(繩)使秤桿左右平衡,在秤桿上秤砣繩所處的位置劃線,此點為二提最小稱重量;秤盤中換二提最大稱重量的砝碼,拎起二提,移動秤砣(繩)使秤桿左右平衡,在秤桿上秤砣繩所處的位置劃線,此點為二提最大稱重量;砝碼不變,拎起末提,移動秤砣(繩)使秤桿左右平衡,在秤桿上秤砣繩所處的位置劃線,此點為末提最小稱重量;秤盤中放置末提最大稱重量的砝碼,拎起末提,移動秤砣(繩)使秤桿左右平衡,在秤桿上秤砣繩所處的位置劃線,此點為末提最大稱重量。

分布

分布是制秤的工具,即劃規,又是用劃規等分線段的稱謂。在定準每個提系最小和最大稱重量的基礎上,用分布劃分斤、兩、錢刻度。為了整齊美觀,需順秤桿分別在“懷裡”、“面上”、“外懷”分別劃一條直線,再在直線上分布。傳統桿秤一般分斤兩秤和錢秤。例如斤兩秤,頭提最大稱重量是1斤,16等分(16進位的老秤)定盤星至1斤之間的秤桿,定盤星以左每個分點即為兩,有的在兩之間分出半兩。二提一般分出兩和斤,末提一般分出半斤和斤。錢秤是在懷裡一面星出兩和錢。戥子是桿秤的一種,用於稱量金銀等貴重物品和要求精確的藥品等,一般星出兩、錢、分,甚至星到厘、毫。
用陀螺鑽依照刻度沿所劃直線,在秤桿上鑽深半分左右的孔。孔徑和深度視秤桿粗細酌定。為了方便看所稱重量,一般以星星多少區分不同計量單位,如兩1個星、半斤3個星、斤7個星等。星星多的要巧妙排列,無論如何排列,所劃刻度處必須有一個星。鑽孔要位置準確,用力均勻,深淺一致,垂直於秤桿。
鑽孔鑽孔
鑽孔
星星
星點多以質地較軟的紅銅或鋁線為之。線頭插入孔中,在比秤桿略高處用刀平削敲實。
打磨
用銼刀將敲實後高出秤桿部分銼平,然後依次用粗、細砂紙(布)打磨至平滑光亮,以便於使用過程中調節秤砣位置。
擦油
打磨光亮後,用軟布沾油反覆擦,使秤桿表面光滑、星點光亮醒目。用油以核桃油、蓖麻油為上乘,其次為花生油、豆油等。
檢測
秤桿作為衡器,歷來需受政府有關部門監管,須經檢驗合格後方可銷售。檢測部門不可能對每桿秤都給予檢檢,只是進行抽檢,故星秤師傅要依照法規、標準,用砝碼(政府提供)檢測每桿秤的精確度。
多數手藝人秉承公德,星制準確的公平秤,過去也有個別的按顧客要求製作“黑心秤”。或一桿秤配兩個秤砣,大砣進,小砣出;或製作空心秤桿,內裝水銀(不裝滿),進則使水銀傾向秤砣一方,出則傾向秤盤一方。
改制後的“新秤”,即十進位的市斤秤和以後全國統一的公斤秤,掛秤盤和提系均由繩線改為“刀”,一般掛秤盤的刀可以翻轉,代替提系的刀多為兩個,秤星為兩面,即“兩面三刀”。刀子秤比繩線拴系的更靈活、精確。老式稱雖無“刀”翻轉,也有用繩系秤盤使之翻轉者。拴掛秤盤的孔與穿提系的孔互相垂直,掛秤盤的繩線套狀拴系,可以上下翻轉。此類操作不便,不多見。
如今,國家正大力推行使用彈簧秤、電子秤,桿秤將逐漸淘汰,星秤的手藝人將面臨放棄或改行。然作為權衡的桿秤自有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或許會成為人們懷舊與收藏之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