昜

昜,yáng,從。一長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昜
  • 拼音:yáng
  • 部首:日
  • 部首筆畫:4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總筆畫:9 ,五筆編碼:jgq,jgqr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橫、橫、撇、橫折鉤、撇、撇
古同“陽”。
字族本字。本義為“播散、散開”。古文獻未能將“昜”字本義保留下來,但可通過“昜字族”漢字追尋到它的本義。“昜字族”漢字有如下這些:楊、場、腸、餳、鍚、煬、暢、揚、糃、瘍、鰑、湯、碭、暘、陽、暘等。
說明:關於“昜”字本義的舉例說明。例如“場”是聚散之所;“楊”的種子帶毛,可以乘風播散;固體食物可以在熱水中化開,這就是“湯”;“瘍”就是瘡的潰爛(在皮膚上大面積潰爛也是一種“播散”);“糃”就是把碾過的穀粒朝空中揚起,風就會把穀殼吹散,留下的就是米;“暘”就是日光的發散、四射,等等。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與章切《集韻》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說文》開也。從日一勿。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者,眾貌。
《佩觽集》光也。
《前漢·地理志》交趾郡曲昜縣。《師古注》昜,古陽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