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蕩平(1908年-1934年11月),原名湯世積,1908年出生在湖南省瀏陽縣達滸鄉。他7歲上學,先後畢業於達滸高小、長沙楚怡中學等學校。1926年畢業後回鄉任母校教員,從事農村教育。他回響共產黨員黃建中等號召,開展反帝愛國的民眾文化運動。他動員其兄湯世和籌集資金,在達滸開設歸文書局,出售各種進步書刊,以促進農村文化知識的普及,宣傳新思想。 易蕩平是紅一軍團二師五團政委,1934年冬,他在湘江戰役腳山鋪阻擊戰中,為了不當俘虜,毅然開槍自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易蕩平
- 別名:湯世積
- 出生日期:1908年
- 逝世日期:1934年11月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長沙楚怡中學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更名原由,
人物生平
1926年,從長沙楚怡中學畢業後,回鄉任教。其間,積極推銷進步書刊,興辦平民夜校。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3月,參加瀏東遊擊隊。同年秋,瀏平游擊隊合編為紅五軍第二縱隊後,先後任二中隊黨代表、五大隊黨代表和一師一團政委,率部參加1930年夏的兩次攻打長沙的戰鬥和中央蘇區第一、第二次反“圍剿”戰鬥。1931年12月,赴“寧都起義”部隊(即紅五軍團)工作,後任紅五軍團十三軍三十九師政委,因善於做政治工作,作戰勇敢,獲中央軍委授予的二等紅星獎章。
1934年初,任紅五軍團十三師三十九團代團長兼政委。
1934年10月,擔任紅1軍團2師5團政委並跟隨中央部隊進行戰略轉移。長征途中曾率部攻占道縣縣城。
1934年11月,湘江戰役的腳山鋪阻擊戰中,完成了堅守任務,飲彈自盡。
人物事跡
北伐軍進入瀏陽後,易蕩平在區農民協會擔任宣傳工作,組織集會遊行,興辦平民夜校。經黃建中、彭商人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瀏東遊擊隊,易蕩平以作戰勇敢機智著稱。在拔掉姜盧達滸“挨戶團”的一次戰鬥中,他針對“挨戶團”所在地孔家大屋圍牆甚高、易守難攻的情況,曾找了一個可靠的廚師先打入“挨戶團”當了伙頭,以作內應。幾天之後,他領著幾個游擊隊員深夜潛伏在“挨戶團”大院門外,當伙頭清早出來買菜,拉開門閂時,他們一躍衝進院內,不費一槍一彈,順利地繳獲“挨戶團”所有的13支步槍,處決了罪大惡極的團總孔昭泗。
大光洞是地處平瀏邊界的一處地勢險要的地方,中共瀏陽縣委曾決定在這裡建立革命根據地。但這裡的敵我鬥爭情況十分複雜,有的人表面上裝得“老實”,支持革命,暗地裡卻又給敵人通風報信。如果不把這些人的面貌揭穿並加以處置,就很難做好根據地的鞏固工作。這時瀏東遊擊隊正奉命改組成平瀏游擊隊,前往平江百福洞編入紅五軍。在行軍途中,易蕩平建議全隊都換上國民黨的軍裝,裝作熊紹文的聯防部隊,押綁著當地農會骨幹,大搖大擺來到大光洞行宮。那些平日假裝老實的反動分子以為是國民黨的軍隊來了,興沖沖地趕到行宮,自我暴露了反革命嘴臉。只見易蕩平把大門一關,立即嚇得這伙反動分子目瞪口呆、跪地求饒。他們有的被處決,有的則交保釋放,使大光洞根據地清除了一大隱患。
平瀏游擊隊在平江百福洞與兄弟部隊合編為紅五軍第二縱隊,下轄第五、第六兩個大隊。易蕩平被任命為第五大隊二中隊黨代表。不久,他參加了著名的“沿(溪)市暴動”。1929年,他任紅二縱隊第五大隊黨代表。這年冬,他率部在瀏陽和萍鄉交界的上栗市附近,擊潰了敵軍一個團,旋即隨紅二縱隊移駐宜春桐木蔡家沖休整。在這期間,他得知當地有一位在北伐軍當過團長的開明人士,因為不滿蔣介石的排除異己,棄官回鄉隱居,並帶回十多支步槍和一支手槍的訊息後,多次登門拜訪,同這位團長談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和北伐戰爭,談蔣介石的背信棄義和紅軍的政治主張以及面臨的困難。經過交談,使得這位團長對他非常敬佩,主動將埋藏的13支槍挖出來贈給紅軍,作為支援革命的禮物。易蕩平也因工作出色,受到縱隊領導的表揚。
更名原由
秋收起義部隊離開瀏陽上井岡山後,達滸區的反動勢力捲土重來。這時,黨的組織遭到破壞,許多共產黨員和農運骨幹慘遭殺害。易蕩平自己也不得不隱蔽起來。中共瀏東特委組建瀏東遊擊隊時,他率先報名參加,並在宣誓會上宣布不再用湯世積的原名,他說:“我要以蕩平天下不平為己任,不消滅反動派,決不放下槍桿子!從今天起,我正式改名易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