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68年2月出生,北京大學法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2006-2010),私法一般理論方向學科帶頭人。200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同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破格晉升教授。兼任《私法》主編、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科技法學年刊》編輯部主編。2005年8月-2006年7月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研修。2011年起,在北京大學法學院任教。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易繼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8年2月
- 職業: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性別:男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代表作,參加的主要課題,論文和專著,主要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
法理學、私法一般理論、民法總論、財產法和智慧財產權法。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及其英文版《China Legal Law》等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撰寫、翻譯和校訂著作《私法精神與制度選擇――大陸法私法古典模式的歷史含義》等10餘部。易繼明教授已於2011年3月調往北京大學法學院任教。
主要代表作
1、《技術理性、社會發展與自由》,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契約法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私法精神與制度選擇――大陸法私法古典模式的歷史含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跛了腳的“法治”――與夏勇教授商榷》,《法律科學》2006年第2期;
5、《中國物權法草案的修改意見:物權的定義》,《法學》2005年第9期;
6、《論智慧財產權的觀念:類型化及法律適用》,《法學研究》2005年第3期;
7、《再談物權法第1條:制定目的》,《東吳法學》2005年第3期;
8、《中國物權法草案的修改意見:總體結構與制定目的》,《河北法學》2005年第8期;
9、《完善我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律制度――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頒布兩周年》,《科技與法律》2005年第2期;
10、《民法典的不朽――兼論我國民法典制定面臨的時代挑戰》,《中國法學》2004年第5期;
11、《民法之學:關於權利的學問》,《法學》2004年第4期;
12、《認真地對待學者――閒話學者與最近的民法草案》,載《法學》2003年第5期;
13、《民法法典化及其限制》,《中外法學》2002年第4期;
14、《知識經濟時代民法的變遷》,《法學》2001年第8期;
15、《知識社會中法律的回應性特徵》,《法商研究》2001年第4期;
16、《論日耳曼財產法中的團體主義特徵》,《比較法研究》2001年第3期;
17、《物權保全請求權》,《政法論壇》2001年第2期。
參加的主要課題
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戰略研究第十八專題“科技發展法制和政策研究”( 2003 ~ 2004 年)、國家信息產業部關於 " 信息技術與國家信息安全框架 " 研究( 2001 年)、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關於 "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次修改意見 " 研究( 2000 年)、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關於 " 編制國家產業技術政策中的法律問題 " 研究( 1999 年)、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關於 " 北京市高技術企業智慧財產權發展戰略 " 研究( 1998--1999 年)、法務部關於 " 科技進步與法制建設 " 研究( 1997--1998 年)。 主編的大型學術連續出版物《私法》(北京大學出版社),現已出版 8 卷。獨著與合著的著作有:《知識社會法律新秩序》(法律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2001 年)、《 WTO 與中國法律改革》(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知識經濟與法律》(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年)、《知識經濟與法律變革》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社會主義法制讀本》(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私有財產的法律保護》(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翻譯的著作有:《英國法與文藝復興( English Law and the Renaissance )》(作者: [ 英 ] 梅特蘭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商務印書館 2004 年,同時在台灣地區出版發行)、《日本專利法》(法律出版社 2001 年)。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及其英文版 China Legal Law 、《中外法學》、《政法論壇》、《比較法研究》、《外國法譯評》、《民商法論叢》、《法商研究》、《科技與法律》發表論文 30 余篇。
論文和專著
《私法精神與制度選擇》(獨著,2003年)
《WTO與中國法律改革》(合著,2001年)和《私有財產的法律保護》(合著,2000年)
侵權行為法的道德基礎(代譯序)
未來20年我國科技法制建設的戰略構想
《契約法理論》譯者序
論著作權犯罪與刑罰的價值取向
學問人生與人生的學問――訪著名民法學家梁慧星教授
民法勸學篇之六:民法典的不朽
財產、財產權及其哲學基礎
《私法》第7卷編後記:苦樂之間
我國古代對外科技交流史略考
論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的法律意義
我國高技術產業中的智慧財產權問題
是“手工作坊”式還是“現代大工業”式?――科技發展中的政府運作模式
日本專利法的歷史發展(代序)
《私法》第6卷編後記:關心自己,珍愛生命
法律勸學篇之五:研習民法學的知識結構(2)
研習民法學的知識結構(1)
民法勸學篇之三:民法之學
法學的科學性質
法學之問
離天堂最近的人——《私法》編輯前後
淡泊的力量――懷念謝老
認真地對待學者――閒話學者與最近的民法草案
民法法典化及其限制
將私法作為一個整體的學問
知識經濟時代民法的變遷
知識社會中法律的回應性特徵
論日耳曼財產法團體主義特徵
評財產權勞動學說
論古希臘法對大陸法私法形成的貢獻
《格爾蒂法典》與大陸法私法的源流
主要研究成果
《評財產權勞動學說》(《法學研究》2000年5月)、《論我國高技術產業中的智慧財產權問題》(《中國法學》2000年9月。《論古希臘法對大陸法私法形成的貢獻》(《中外法學》1999年10月)、《知識經濟時代民法的變遷》(《法學》2001年8月)、《日耳曼財產法中的團體主義特徵》(《比較法研究》2001年7月)、《知識社會中法律的回應性特徵》(《法商研究》2001年7月)、《民法法典化及其限制》(《中外法學》)等。2002年到法學系做博士後,其研究計畫分兩部分:計畫A,《財產權的價值目標》;計畫B,《中國民法典制度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