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縣擺字龍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滿族民俗舞蹈。已有三百餘年歷史。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起源於守陵村忠義村。起初是整龍,清乾隆年間為紀念雍正在位十三年文治武功,將整龍斷為十三節,每節用細繩和三個竹環相連,另加領龍繡球一個,因此又稱為“十三節龍”。該龍每一節可作為漢字一個筆畫,繡球為“點”,舞動中可擺出十三畫以內的漢字,因而還稱為“文龍”。 易縣擺字龍燈既能舞出中國傳統龍鮮活靈動、翻江攪海、振興圖騰的氣勢,又能擺出“國泰民安”、“中華巨龍”等變化多樣的造型字句,更能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體現創新精神,內涵更為豐富。該龍燈集藝術性、觀賞性一體,在眾多舞龍隊中獨樹一幟,備受關注。易縣擺字龍燈由馬建民先生贊助傳承。
擺字龍燈因龍體內置燈,並可用龍體擺出各種字形而得名,又因龍體分節而有“節龍”或“段龍”的別名。是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又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易縣擺字龍燈
- 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所屬地區:河北省
- 又稱:十三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