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易經》是一本包含著大智慧的經典著作,充滿了巫筮之術的神秘色彩,以及哲學、政治學、社會學的思辨色彩,讓人難以讀懂又愛不釋卷。
山東臨沂的於中華——山東作家協會會員、山東臨沂市黨組副書記——對《易經》做了全新的闡釋。他對《易經》六十四卦,從易理的角度,選取每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思想、哲學思辨的段句,在前人注釋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歷史與現實,加以詮釋、思考和感悟。其中對為官、為人之道的理解和闡述新穎且深刻,讀來有豁然開朗之感,啟迪作用頗大。
圖書目錄
自強不息(乾卦第一)
甘當配角(坤卦第二)
責任擔當(屯卦第三)
文明啟蒙(蒙卦第四)
耐心等待(需卦第五)
慎重訟爭(訟卦第六)
民心歸仁(師卦第七)
相輔共生(比卦第八)
蓄積美德(小畜卦第九)
恪盡職守(履卦第十)
和諧亨通(泰卦第十一)
泰極否來(否卦第十二)
團結給力(同人卦第十三)
遏惡揚善(大有卦第十四)
君子有終(謙卦第十五)
順應天時(豫卦第十六)
擇良而事(隨卦第十七)
治理腐敗(蠱卦第十八)
事行中道(臨卦第十九)
注意形象(觀卦第二十)
法律嚴明(噬嗑卦第二十一)
文質相映(賁卦第二十二)
靈活處世(剝卦第二十三)
應變興業(復卦第二十四)
事不妄為(無妄卦第二十五)
大度包容(大畜卦第二十六)
頤養身心(頤卦第二十七)
特立獨行(大過卦第二十八)
上善若水(坎卦第二十九)
附麗通達(離卦第三十)
感應真誠(鹹卦第三十一)
貴有恆心(恆卦第三十二)
當退則退(遁卦第三十三)
盛時勿驕(大壯卦第三十四)
贏得器重(晉卦第三十五)
韜晦隱光(明夷卦第三十六)
齊家以正(家人卦第三十七)
求同存異(睽卦第三十八)
臨事而懼(蹇卦第三十九)
治理有道(解卦第四十)
趨輕避重(損卦第四十一)
增益於民(益卦第四十二)
剛柔相濟(夬卦第四十三)
遇合謹慎(姤卦第四十四)
身正得眾(萃卦第四十五)
求升有道(升卦第四十六)
不易其志(困卦第四十七)
勞民勸相(井卦第四十八)
革舊布新(革卦第四十九)
重視人才(鼎卦第五十)
心存敬畏(震卦第五十一)
止得其所(艮卦第五十二)
賢德善俗(漸卦第五十三)
天長地久(歸妹卦第五十四)
天道忌盈(豐卦第五十五)
人生如旅(旅卦第五十六)
遇事善斷(巽卦第五十七)
澤水相連(兌卦第五十八)
治渙以聚(渙卦第五十九)
節制有度(節卦第六十)
慎用極刑(中孚卦第六十一)
量力而行(小過卦第六十二)
安不忘危(既濟卦第六十三)
追求不止(未濟卦第六十四)
結語
作者簡介
198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曾任鎮長、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書記、市政府副市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副書記,現任山東省臨沂市人大常委會諮詢、黨組副書記。融匯古今博學,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飽歷世事滄桑,浸泡出人生生命的真味。
著有《感悟人生》、《感悟論語》、《感悟菜根譚》、《
當官是一門技術活》、《史記今鑒》等作品,約150萬字。作品暢銷海內外,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圖書序言
《易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被尊為群經之首。古往今來,海內外研究《易經》的學者可謂群星璀璨,研究《易經》的論點更是異彩紛呈,研究《易經》的文獻也是汗牛充棟。時至今日,在無數孤燈皓首研究《易經》的學者中,在一部部凝聚研究者心血汗水的著作中,沒有哪一個人、哪一部巨著能說把《易經》研究得精透。如果用唯物的辯證的觀點去評析《易經》,定會慢慢揭開那神秘的面紗,定會找到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源脈,並發現《易經》的真正價值。
山東臨沂的於中華就是持這種觀點的研究者。
最近,於中華把他《易經警世錄》的書稿給我。他所希望達到的思想境界,就是當代所倡導的和諧的境界,就是科學發展的境界。對這一點,從於中華對六十四卦所命名的六十四個標題不難發現。
於中華解讀《易經》的智慧很多,如在《小畜卦》中學會積累,在《大畜卦》中學會包容,在《履卦》中學會恪守,在《鹹卦》中學會真誠,在《同人卦》中學會親和,在《剝卦》中學會靈活,在《兌卦》中學會交友,在《井卦》中學會助人,在《旅卦》中學會對待人生,在《巽卦》中學會果斷,等等。我希望於中華的這本書能夠成為許多人打開《易經》寶庫的鑰匙。
《易經警世錄》一書洋洋灑灑十幾萬字,浸透著於中華的諸多汗水和心血,包含著他無限的期待和美好的願望。我欽佩他的毅力和追求,他囑我作序,我感到責無旁貸,但我對《易經》缺乏研究,知之甚少。我想,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只要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緊密聯繫歷史和現實生活,深入研究剖析,一定會取得豐碩的成果。借鑑歷史經驗,對於提高我們黨的執政水平,提高黨員幹部隊伍的素質,促進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建設是大有裨益的。
歷史的經驗值得深思。《易經》博大精深,有待更多的人去研究,去開發。希望有識之士按照毛澤東“推陳出新,古為今用”的方針,在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澱中挖掘出更多的智慧珍寶。
張全景
2012年12月
前言
《易經》是六經之一,中國的儒家典籍。它原名《易》、《周易》,漢代時通稱為《易經》。
《易經》成書於何時,為何人所作,迄今無定論。《
漢書·藝文志》認為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做卦辭和爻辭,孔子作傳以解經。“五四”運動以後,史學界對傳統說法提出懷疑,認為卦和爻辭中講到周文王以後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足證《易經》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因此出現了周初說、春秋中期說和戰國說,所據不一。
古往今來,易家分為兩大派別,一派是以占筮為主旨的易術派,一派是以易理與道理為主旨的易理派。易術派以漢代方士和神學往下沿襲,一步一步加重《易經》的神秘色彩;易理派從後漢、兩晉的玄學往下沿襲,逐步加重《易經》的哲學、政治學、社會學色彩,成為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義內容。
對於《易經》這部古書,許多人並不真正了解。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認為這部古經是“占卜”書,即算卦用的,甚至將其說成是“封建迷信”;二是此書文字簡潔,內容艱澀,閱讀困難。因此,這部被尊為“群經之首”的古代文化巨著,便很難被一般讀者所接受。
那么,《易經》是不是一部卦書呢?
有人說“是”。其根據是《易經》的本來內容就是“陰陽八卦”和六十四卦別卦,幾乎都是預卜和測斷禍福的文字,又有明確的占斷結論,包括怎樣吉祥,怎樣兇險,都屬於占筮術語。
認為《易經》不是卦書的也各有其根據和理由。自古以來,易學研究大家迭起、流派紛呈。哲學派以為《易經》是哲學著作。這是因為構成《易經》基本思想的是“陰陽消長”論,以及由此而來的“物盡必復”論,這是屬於哲學範疇的命題。陰陽二氣的消長升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質變化,是對運動規律的合理闡釋。經文中有大量的哲學觀點,如“無平不頗”、“無往不復”、“泰極否來,否極泰來”,等等。
認為《易經》不是卦書的,還可說出更多的理由。譬如《易經》中有大量篇幅談論國家政治,由此認為這是一部政治著作;其中又有許多談論人倫道德、修身頤養、思想品德、行為準則以及人際關係等內容,由此認為這是一部義理著作。此外,《易經》還有論述經濟的、軍事的、法制的、教育的、改革的內容等等,可謂包羅萬象,是古代的一部百科全書。
筆者對《易經》的價值取向是“易理”學說。
《易經》發現了“易”的易變(多變)、易(簡單)、不易(不變)的規律。易的反義詞是難。大千世界,複雜紛紜,大到世界戰爭,小到不幸家境,都很難一目了然。《易經》提供了一個識破規律的訣竅,即尋找事故發生的最初原因,然後梳理千頭萬緒的現狀。這種由簡知繁的方法,叫做“易”,孔子稱之為“簡單”。易,又指事物的變化、變位、變數和變質。世界上沒有不變的事物,“變”是萬物的常規,自然和人類社會的一切都在瞬息萬變之中。《易經》研究萬物變化的規律,這種變化稱為“變易”。萬物的變易雖神出鬼沒、難以捉摸,卻有一個總的規律不可改變,即“周而復始”、“生生滅滅”。這不可改變的總規,《易經》稱之為“不易”。
“簡單”、“變易”、“不易”是《易經》之“易”的三大含義。對這三大含義的揭示是《易經》創作者的偉大功績。“三易”的宗旨是以“開物成務”為本,即撥開事物的本相,開創事物的新局,以完成天下大事,提供完成大業的途徑,故而《易》稱為經。“經”就是經典。
《易經》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蘊含著深刻的思維理論和辯證觀念,例如,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吉與凶、得與失、益與損、泰與否、既濟與未濟等一系列對立統一現象,其承認對立事物的互相轉化。《易經》充滿辯證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易經警世錄》一書,並非是筆者對《易經》全文的解讀,僅是對《易經》六十四卦,從易理的角度,選取每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思想、哲學思辨的段句,在前人注釋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歷史與現實,加以詮釋、思考和感悟。
由於作者學識有限,疏漏偏頗之處在所難免,請方家、讀者指正。
專業推薦
(一)媒體推薦
《易經》說的各種卦是挺神奇的,這本《易經警世錄》是對《易經》八八六十四卦的解讀,其中很多內容涉及職場、官場,適合公務員、領導幹部閱讀。
——百度網友
這本書將複雜的卦象用簡單易懂的語言進行了解讀,再輔以當代的各種案例,具有較強的閱讀價值。
——新浪網友
(二)名人推薦
提起《易經》,很多人都會不由得心頭一緊:這不是一本占卜算卦的書嗎?不但神秘莫測,而且晦澀難懂!於是,還未等親自翻閱,在心理上早就已經敬畏了三分!其實,這是很多人道聽途說的一種假象和誤解!
的確,在很多學者眼中,《易經》被視作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被尊奉為群經之首。也許,它富有深厚的哲理,常人難以參透;也許,它沒有其它經書那么容易理解;也許,它曾被古人用來預測和推算,但它遠遠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么高深莫測,甚至像天書一樣難懂!
如今,對《易經》解讀的著作不在少數。有的是專業學術著作,難免內容深奧,常人難以深入;有的則屬於一家之言,難免以偏概全,難為世人所信;有的則是資歷尚淺,詮釋欠佳,內容淺薄,難為眾人所允納。
那么,《易經》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又應如何來解讀和評價它呢?於中華新作《易經警示錄》,也許不失為一本值得品讀和借鑑的好書!因為,它在參考諸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了細緻的梳理和篩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字斟句酌,終成佳作!
品:天人合一理在其中
閱讀,是充分認識和理解一本書的第一步。讀,不是單純用眼看,用口讀,而是要用心去品。在品讀的過程中,就要慢慢明確自己的立場和態度。
《易經警示錄》之所以被大家普遍接受和廣泛閱讀,正在於它的通俗易懂,言之有理,且語言生動,趣味性強。書中除了詳細地闡釋了《易經》原句的意思,而且增加了很多生動有趣的生活事例和歷史典故加以論證和詮釋,所以,這大大減輕了文字的深度和閱讀的難度。
作者於中華用哲學的目光,把《易經》中古老的智慧和當代的先進文化緊密聯繫在一起,在為歷史文化賦予時代的生機和活力的時候,也給當代文化找到了源頭,找到了根。
以“相輔共生(比卦第八)”為例,作者如是寫道:漫步於歷史的沙灘,撿拾一枚枚成功的貝殼,上面寫滿了“相輔共生”。因為“將相和”,才挽救趙國於危難之中;因為唐太宗李世民與魏徵君臣“親”,才開創了“貞觀之治”之偉業;因為張良善將將,韓信善將兵,二者配合,才有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成功,才有了漢王朝的統一興盛……這都是“相輔共生”智慧運用的結晶。
細細品味,意猶未盡!
讀完《易經警示錄》之後,難怪很多人都會驚喜地感慨說:“誰說《易經》是天書啊?這不很容易讀懂嗎?而且,原來《易經》和我們生活的聯繫這么緊密啊!”
學:靜修參悟能達至道
《易經警示錄》不但內容豐富,而且文筆出眾,是一本非常值得用心學習和一生珍藏的“人生讀本”!
《易經警示錄》一書,並非是對《易經》全文的解讀,而是對《易經》六十四卦,從易理的角度,選取每卦中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思想、哲學思辨的段句,在前人注釋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歷史與現實,加以詮釋、思考和感悟。
比如,在詮釋《泰卦》時,作者引申出和諧亨通的含義。他在文中這樣寫道:“泰卦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和諧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這是《易經》對我們現代人的啟發。”
在《易經警示錄》中,人們還可以學到為人處世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良藥妙方。如在《訟卦》中,其核心精神,就是要我們多以平和寬厚之心來處理人際關係與矛盾,逞強爭訟,易傷人傷己,難以彌合彼此的關係。實際生活中,誰能夠克服好鬥的弱點,誰就能在人生中避免麻煩,遠離禍端,一生和順通達。同時,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環境,對於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
《易經警示錄》看似簡單,實則豐富而深刻。哲學家可以看到辯證思維,史學家可以看到治世方略,政治家可以看到治國之道,軍事家可以參悟兵法,企業家亦可從中找到經營的方法。同樣,芸芸眾生也可將其視為為人處世、提高修養的不二法寶。
思:心智渾融受益一生
《易經警示錄》雖然語言通俗,但內容卻不落俗套。它在對《易經》解讀的過程中,充分而恰當地融入了歷史、文化、社會、人生、古籍等知識和內容,全方位、多視角地分析和講解,深入淺出,回味無窮。
如果你善於學習和思考,那么,你就能在《易經警示錄》發現豐厚的精神寶藏,足以讓你受益一生!
用心去學習和閱讀,用心去思考,這樣,你就能從《易經警示錄》中找到人生的方向,並不斷走向成功。《易經警示錄》可以讓你:在《小畜卦》中學會積累,在《大畜卦》中學會包容;在《履卦》中學會恪守,在《鹹卦》中學會真誠;在《同人卦》中學會親和,在《剝卦》中學會靈活;在《兌卦》中學會交友,在《井卦》中學會助人;在《旅卦》中學會對待人生;在《巽卦》中學會果斷,等等。
總之,《易經警示錄》可以幫助人們領略決策的奧妙,體悉做人的道理;它為人們提供謀事的訣竅,指點成功的途徑。從而指導人們在遵從自然法則的前提下,達到進而知退,達而不極,不憂不溺,剛柔相濟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