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

昏,拼音hūn,解釋為昏暗的樣子、頭腦昏沉,精神倦怠,出處《說文》:昏,日冥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昏
  • 拼音:hūn
  • 釋義:昏暗的樣子、頭腦昏沉,精神倦怠
  • 出處:《說文》
簡介,古籍解釋,漢字演變,昏的書法,

簡介

【hun】
昏
dim; dusk;<ext.> faint; muddled;confuse;
(1)昬、曛hūn,總計8劃。
(2)
(會意。字從日,從氏(shì),氏亦聲。“氏”義為“基底”、“基本面”、“受物面”,引申為“大地”、“地平面”、“地平線”。“氏”與“日”聯合起來表示“太陽已下到地平線以下”。本義:暮色。暮光。說明:本字與“旦”相對。“旦”字從日從一,“一”指東方地平線。若把“一”寫在“日”之上,就是“昏”字。這個把“旦”倒寫的字在《漢語大字典》袖珍本第664頁。實際上,“昏”中之“氏”的意思就是“(西方)地平線”,可以轉寫為“一”。) 同本義 [dusk;dim]
昏,日冥也。――《說文》
日至於虞淵,是為黃昏。――《淮南子·天文訓》
昏以為期。――《詩·陳風·東門之楊
曛黃以為期。――《楚辭·思美人》
在晝猶昏。――吳均與朱元思書
昏晨之往來。――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晨昏奉盥,承尊孝以無違。——明《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誥》
風雨晨昏。――清·袁枚《祭妹文》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遊原》
(3)
又如:昏旦(黃昏和早上);昏晚(天剛黑);昏黃(暮色,天色暗淡)
昏hūn
(1)
引申為昏暗;無光 [dusky;dark]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過午已昏。――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2)
又如:昏鄧(昏暗的樣子);昏鄧鄧(昏澄澄、昏昏瞪瞪。形容昏暗);昏曚(昏暗模糊);昏昏(昏暗;陰暗)
(3)
目不明;昏花 [dim-sighted]。如:昏困昏倦。頭腦昏沉,精神倦怠);昏坎(昏花,模糊);昏騰(頭昏眼花或頭腦暈轉)
(4)
昏聵;糊塗 [muddled;confused;dateless]
昏迷不恭。――《書·大禹漠》
我獨若昏。――《老子》
遠我昏乎?――《莊子·在宥》
昏微遵跡。――《楚辭·天問
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呂氏春秋·有度》
重昏而終身。――《楚辭·屈原·涉江
偽孽昏狡。――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以昏氣出之。――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幽暗昏惑。――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5)
又如:昏眊(糊塗而年老);昏耄(年老糊塗);昏瞀(神志不清;缺乏分辨能力);昏愚(糊塗而愚蠢)
(6)
世道混亂、黑暗 [confusion;chaos]
昏椓靡共。――《詩·大雅·召》
(7)
又如:昏世(黑暗腐敗的時代);昏敝(政治黑暗腐敗)
(8)
斑駁難辨 [variegated]
看那山門時,上有一面朱紅牌額,內有四個金個,都昏了,寫著“瓦罐之寺”。――《水滸傳
昏hūn
(1)
昏迷;失去知覺 [swoon;lose consciousness;faint]
昏到於地。――《儒林外史
(2)
又如:昏暈(昏迷)
(3)
[因為古代婚禮是在傍晚舉行,故引申為]婚禮 [marriage]宴爾新昏。――《詩·邶風·谷風》
昏姻之故。――《詩·小雅·我行其野
昏禮者,將合姓之好,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禮記·昏義》
如舊昏媾。――《左傳·隱公十一年》
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亞。――《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註:“妻父曰昏。”
(4)
又如:昏姻(婚姻);昏第(古代行冠禮、婚禮的地方。又作婚第);昏媾(婚姻,結親)
(5)
惑亂;迷惑 [puzzle;confuse]
下民昏墊。――《書·皋陶謨》
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昏。――《左傳·昭公十九年》。註:短折曰矢,未名曰昏。
君子失心,鮮不夭昏。――《國語·晉語》。註:昏,狂荒之疾。
蟊賊內訌,昏椓靡共。――《詩·大雅·召》。《箋》云:昏椓皆奄人也。
昏於小利。――《呂氏春秋·誣徒》
先生之老與昏與?――《呂氏春秋·貴直》
僮昏不可使謀。――《國語·晉語四》
(6)
出生後尚未命名而死,夭折,早死 [die young]。如:昏札(夭亡,夭折)
昏暗
hūn àn
(1)
[dim;dusky]∶光線微弱;暗
昏暗的燈光
(2)
[muddled;confused]∶昏庸愚昧
蜀主劉禪昏暗,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必矣。――《三國演義》
昏沉
hūnchén
(1)
[lethargic]∶ 頭腦迷糊,神志不清
患了重感冒覺得頭腦昏沉
(2)
[murky]∶陰暗朦朧
暮色昏沉
昏話
hūnhuà
[a preposterous statement]胡話;荒誕的話
昏黑
hūnhēi
[dark;dusky] 缺乏光線∶天色黑暗
秋天漠漠白昏黑。――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昏花
hūnhuā
[dim-sighted] 視覺模糊
老眼昏花
昏黃
hūnhuáng
[yellowish] 黃昏;形容天色、燈光等呈幽暗的黃色或有風沙的天色。
日落的時候,天地間一片昏黃
昏昏沉沉
hūnhun-chénchén
[feel in a daze] 形容頭腦昏亂,神志不清
熱帶地區的濕熱空氣使人感到一切都昏昏沉沉、懶懶散散。
昏昏欲睡
hūnhūn-yùshuì
[drowsy;sleepy;languorous] 昏昏然只想睡覺。形容疲倦或精神萎靡的樣子。
那個精神病人哭鬧過後昏昏欲睡。
昏惑
hūnhuò
[perplex] 昏聵困惑
心智昏惑
昏厥
hūnjué
[faint;swoon] 因腦部貧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時間失去知覺
昏厥過去
hūnjūn
[a fatuous and self-indulgent ruler] 昏亂的君王
昏聵
hūnkuì
[dateless;be capricious or lawless;be decrepit and muddleheaded] 眼花耳聾,頭腦糊塗
一個昏聵而又可憐的老人
hūnluàn
[befuddled;be dazed and confused]昏庸無道;糊塗妄為
昏昧
hūnmèi
(1)
[blurred]∶不明事理
(2)
[dark]∶指政治黑暗
昏蒙
hūnmēng
[muddle headed] 愚昧;糊塗
昏迷
hūnmí
(1)
[stupor,coma]∶因大腦功能嚴重紊亂而長時間失去知覺
昏迷不醒
(2)
[blurred]∶昏暗糊塗
昏迷不恭
昏睡
hūnshuì
[soporose state;lethargic sleep] 昏昏沉沉地睡
昏睡不醒
昏死
hūnsǐ
[coma] 暫時性昏迷,不省人事
昏天黑地
hūntiān-hēidì
(1)
[pitch-dark]∶形容日暮天黑或光線昏暗
霎時間,昏天黑地,日月無光
(2)
[dizzy]∶形容神志不清,昏昏沉沉,糊裡糊塗
昏天黑地,一直走到了浙江烏鎮地方。――《儒林外史》
(3)
[dark rule and social disorder;be in total darkness]∶比喻人荒唐頹廢或社會黑暗混亂
一個昏天黑地的世界
昏頭昏腦
hūntóu-hūnnǎo
(1)
[muddleheaded;absentminded]∶形容頭腦昏沉,糊裡糊塗
這么一個昏頭昏腦的傢伙居然占有高位
(2)
[way-up]∶被麻醉品弄得昏昏然
不知怎么的,我覺得你看上去有點昏頭昏腦的樣子
hūnxuàn
[giddy;dizzy]頭昏目眩
昏夜
hūnyè
[night dark] 昏暗的夜;夜裡
昏庸
hūnyōng
[muddleheaded] 昏頭昏腦,毫無才幹(這么一個昏庸的傢伙)
昏暈
hūnyūn
[giddy] 昏沉眩暈
一口氣爬上 30 層樓,他一陣昏暈
hūn ㄏㄨㄣˉ
(1)
天剛黑的時候:黃~。~曉(朝夕。亦指明暗)。~定晨省(xǐng)(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晚上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
(2)
暗而無光:~暗。~黑。
(3)
惑亂:~憒。~聵。~庸。
(4)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覺:發~。~厥(亦稱“暈厥”)。~亂。
(5)
古同“婚”,婚姻。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𣄾𣄼《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昆切,音閽。《說文》日冥也。從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聲。《爾雅·釋詁》昏,代也。《注》代,明也。《疏》日入後二刻半為昏,昏來則明往,故云代明。《釋名》昏,損也,陽精損減也。《周禮·秋官·司寤氏注》日入三刻為昏,不盡三刻為明。《淮南子·天文訓》日至虞淵,是謂黃昏。至於蒙谷,是謂定昏。
《詩·邶風》宴爾新昏。《儀禮·士昏禮注》士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隂來,日入三商為昏。
《左傳·昭二十五年》昏媾、姻亞。《注》妻父曰昏,重昏為媾,婚父曰姻,兩婿相謂曰亞。
《書·益稷》下民昏墊。《傳》昏瞀墊溺。
《書·盤庚》不昏作勞。《傳》昏,彊也。
《書·牧誓》昏棄厥肆祀弗答。《傳》昏,亂也。《疏》昏閽於事必亂,故昏為亂也。
《左傳·昭十九年》札瘥夭昏。《注》未名曰昏。《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謂未三月而死也。
《集韻》呼困切,音𠉣。暗也。亦姓。
《韻補》葉許雲切。《曹大家ɡū·東征賦》悵容與而久住兮,忘日夕而將昏。到長垣之境界,察農野之居民。
葉許懸切。《馬融·廣成頌》子野聽聳,離朱目眩。隷首策亂,陳子籌昏。

漢字演變

昏

昏的書法

昏的書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