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戶部尚書鄭宗仁墓誌是2015年3月18日河北任丘市文保所在中華路辦事處發現的墓誌。
2015年3月18日,河北任丘市文保所在中華路辦墓陵全事處東涼村發現一方刻有墓志銘的志石,經考證,此為明朝戶部尚書鄭宗仁墓誌,與17年前發現的鄭宗仁墓誌蓋相匹配危放淋。
據任丘市文保所負責人介紹,早在1998年,在東涼村出現鄭宗仁墓誌蓋,刻有篆書“明故戶部尚書介庵鄭公配夫人邊氏合葬墓志銘”,後被運回任丘文保所,而刻有墓志銘的志石卻下落不明。前不久,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發現了和墓誌蓋相匹配的這方促船挨墓誌歡屑。
此墓誌為白石質,呈正方形,邊長為69.5厘米,厚11厘米。由於年代久遠,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但明代焦竑所輯《國朝獻征錄》卷二十九記載了由禮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影府酷楊廷和撰寫的鄭宗仁墓志銘。
據記載,鄭宗仁(1451-1522),字型元,號介庵,任丘人,明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為官40多年,公正廉潔,多次得到升遷賞賜,先後任右副都御使、巡撫山西等職務,並於嘉靖元年加升戶部尚書,食一品俸祿,掌管全國錢糧。在任厲行節儉,反對浪費,正德皇帝稱讚他為“節儉管家”照臭射符。鄭宗仁死後,朝廷命禮部諭祭,工部修甩廈享背造塋墓。
另據乾隆《任邱縣誌》記載,任丘在朱明王朝曾有六人擔任過尚書職務,分別是鄭宗仁,官至戶部尚書;李時,官至吏部尚書;劉元霖,官至工部尚書;閔煦,官至刑部尚書;劉元震,官至禮部侍郎,卒贈尚書;郭乾,官至兵部尚書。由此也印證了當地民間所流傳的明代“任丘半朝官”的說法不是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