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張靈招仙圖》是明代畫家張靈創作的一幅紙本中國畫,此圖又名《朝仙圖》。
該畫描繪的是一幅皓月當空,水波無際;蘆荻叢中,伸出芙蓉;花前月下,一女子低眉籠袖,悄然佇立,似在沉思,又似在對月祈禱。
基本介紹
作品內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內容
墨款“張靈圖”,下鈐“張靈印”。 此圖又名《朝仙圖》,是幅以景寓情的傑作。畫面簡潔凝練,以大片空白的背景,烘托出寂寞清涼的氛圍。人物用白描鉤勒,衣紋細勁飄灑,姿容靜穆秀美。畫面雖然十分簡潔,內涵卻十分豐富,不僅刻畫了女子亭亭玉立之態,而且披露了她略帶淒婉的心境,給觀者以詩意、美感和強烈的感染力,是明代仕女畫中一幅傑出的作品。
作品賞析
皓月當空的橋頭處,一清麗女子低眉籠袖悄然佇立。作者通過繪女子的飾帶微微上揚,岸邊的蘆荻搖擺不定,巧妙地暗示出晚風席地而起的寒意。通過構圖上大面積留白的處理烘托出畫面寂寞淒涼的氛圍。女子在此蕭索的情景中不禁惆悵慨嘆之情陡起,而這種淒婉的心境亦是作者自身不得志的寫照。
圖中女子的畫法承襲了宋元以來的“白描”技法。作者以墨筆勾描人物面部及衣紋服飾。線條遒勁圓轉,富有表現力度並有輕重緩急等諸多變化,顯示出作者以線造型的超高造詣。
此外,作者還根據所繪物象的不同巧妙地運用了墨染法,人物的頭部以濃墨暈染,蘆荻、芙蓉葉等為深墨暈染,衣裝飾帶用淡墨暈染,深淺程度不同的墨韻無疑起到了擴大畫面的層次和空間感的作用。此圖不僅是張靈的代表作,亦是明代白描人物畫的精品之作。
明代張醜《清河書畫舫》在著錄此圖時言:“張夢晉《朝仙圖》卷後有唐子畏題詠。”但此圖並無唐寅的詠題,顯然後世好事者在張醜目睹之後將唐寅的題詠割去而移作它用了,從而令原是書畫合璧之作減色,使張靈與唐寅間的筆墨交往失去了重要的佐證。
在唐寅的《六如居士補遺》中查到他為此圖所作的題詠,名為《招仙曲》:“鬱金步搖銀約指,明月垂璫交龍綺。
秋河拂樹蒹葭霜,哪能夜夜掩空床。煙中滉滉暮江搖,月底纖纖露水飄。
今夕何夕良宴會,此地何地承芳佩。”
顯然,唐寅的詩情與張靈的畫意是完全吻合的。明張醜《清河書畫舫》,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著錄。
作者簡介
張靈(生卒年不詳),字夢晉,吳(今江蘇蘇州)人。家境清貧,意欲讀書致仕,屢試不第。遂落拓嗜酒,寫詩作畫排解鬱悶心境。擅繪人物、花鳥,間作山水,筆致秀逸,氣韻高古。他與畫壇“明四家”之一唐寅友善,品評畫理、畫藝,常貫穿於筆墨酬答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