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孫克弘竹菊圖》是明代畫家孫克弘的畫作,創作於1608年(萬曆三十六年)。該作品為紙本設色,縱120.9厘米,橫30.3厘米,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竹菊圖》是孫克弘1608年(萬曆三十六年)創作的作品。左上側有行草書題款,題款右側蓋印兩枚,此作以太湖石為中心,前後有竹、菊、蘭簇擁掩映,下有一組靈芝生於小石邊。畫面結構豐富但不擁塞。畫幅最下端是一組靈芝,生於碎石畔,靈根入地,右倚斜坡,先勾後染,勢若捲雲出岫。靈芝所染赭石與蘭、菊用色形成呼應。
作品賞析
該作品繪竹時採用雙勾法。此前人們畫竹多為勾填法和墨筆直寫法,“湖州派”畫竹還分正、反兩面。孫克弘畫竹空勾不著色,以空為實,借地為竹,用灰墨畫出的石面做襯托,使畫面形成前虛後實、前淺後深的效果。竹葉用筆挺拔爽健,片片似匕首。中景太湖石曲折剔透,以大筆灰墨塗成,勾皴概括,不會讓人感覺喧賓奪主。太湖石邊緣點重墨為苔,既破其板,又廓清了輪廓。菊花先勾花頭,乾後染以朱磦,再以花青調淡墨點拓葉片,略作勾勒。石隙及左下側畫一叢勃發的秋蕙(屬蘭科)及幾莖幽花。秋蕙先以重墨、中側鋒並用撇出長短葉,柔中帶剛,頗有韌勁兒和脫逸之勢,復以赭墨調和,繪出盛開的花頭,花朵的方向、聚散、藏露、疏密皆不同,繼以同色寫花莖與花柄,待半乾後以重墨點蕊,用筆如草書的“下”字法,跳躍靈動,突出“寫”的筆意。
畫面總體淡雅古樸、風骨不俗,是畫家從容、閒適、野逸、曠達心境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