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明代天啟二年(1622)購自澳門的西洋前裝式大鐵炮。因炮銘“紅夷鐵銃”而得名,是中國最早引入的紅夷炮。共有 2門,原放置在北京舊城垣上,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歷史
“紅夷”是明人對荷蘭人的稱呼,後將荷蘭及其他西方國家的一種大型艦炮統稱為“紅夷炮”,或稱“西洋炮”。天啟元年(1621),因明與後金的戰爭日見激烈,明廷派員到廣東澳門求購西洋大炮。天啟二年,兩廣總督胡應台共購募22門紅夷炮解京,此即其中之二。炮為鐵鑄,口徑12.5厘米,全長 3米。炮身前細后豐,管壁較厚, 能承受較大膛壓。炮身帶有準星、照門,中部有炮耳,可架設在炮車上調整射擊角度和射擊範圍。尾部收斂有球形突起。炮身鑄有盾形徽章和後加的刻款:“天啟二年總督兩廣軍門胡 題解紅夷鐵銃二十二門第六門”,“第十四門”。徽章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炮徽,所以這批紅夷炮應是英國鑄造,年代在1600~1620年之間。紅夷炮身管長,口徑大,能容納較多的火藥,因此裝彈多,射程遠。裝彈時先裝填散彈,再在炮口堵一與口徑吻合的圓形主彈,主彈對準主要目標,起攻堅作用,散彈則加強對周圍目標的殺傷力,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所以紅夷炮一傳入中國,即受明廷重視,數年之內便仿製千餘門,成為明清之際最主要的重型火器,廣泛用於野戰、攻守城戰和海戰。在紅夷炮輸入中國的同時,西方傳教士將先進的火炮製造理論也傳入中國,使火炮製造有了較科學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