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吏部尚書張紞祠堂碑》是在陝西省富平縣出土的明朝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明吏部尚書張紞祠堂碑
- 出土地點:陝西省富平縣
- 所屬年代:明
發現於富平縣原鄉賢祠基址,經清洗識辯,該石碑刻成於為明代嘉靖6年孟月吉日,是為頌揚明代建文帝時期,資政大夫、吏部尚書、富平籍人張紞,捨身報國而制碑。
張 紞,富平縣人,《富平縣誌》,《明史》,均有記載。碑青石質,高246厘米,龜形座,高67厘米,皆寬84cm,基本保存完好。此碑出土,為研究明代宏 武、建文、永樂、嘉靖時期政治,及燕王發動“靖難清君之役”,嘉靖帝“嘉靖改元”重大歷史事件,及富平縣文廟鄉賢祠歷地方史,提供了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 的研究參考價值。 碑首為半圓形,中刻兩行篆體大字,豎寫“張先生祠堂記”六字銘文。下為長方形碑體,陰刻20行碑文,記述了張紞生平:君諱 紞,字昭季,緒綜經典,博通經傳,掦榷故實勒成一家之言,洪武初年,舉明經教授,任雲南布政使,遠近奠安,夷民心服,洪武三十年,內入覲政,考天下第一, 深蒙獎諭;洪武三十一年,升吏部尚書。碑文載:靖難之至,(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清君側役),他與禮部尚書黃子澄,設法防禦,不克,後王(燕 王)義,仍釋之,回來後,他不復飲食,為表示對燕王爭奪皇位地反對。鯁鯁以死,就義於首陽吏部寑堂,其子、夫人收其屍體入殮,是當年的六月.並稱稱讚他 “臨政有為,謂之有才;臨危授命,謂之有節,才節兼全,謂之君子。先生言以持義,義以成信,是故生則守官,危則授命,死不離次,非今之夷齊乎?”(碑文 字)。
從這位富平先賢捨身就義,到明代嘉靖改元時期(公元1522年,嘉靖繼位改元),當時的陝西都巡撫、按察使、布政使對張先生當年 獻身國難予了公正的評價,並在碑文上用了商朝的“叩馬而諫”,戰國時的“包胥哭秦”兩個典故,將先生比作夷齊和包胥兩位先輩賢臣,這時光已經過去了差不多 100了,當時陝西路參政潘君這般評價:“臣以守死為難國以顯忠,為大先生死不泯泯乎!而今乃泯泯乎?”(碑文字)遂建祠秩祀,將他忠烈的故事刻在這塊石 碑上,並將碑立於這位已故的吏部尚書的故鄉——陝西富平縣文廟的鄉賢祠中,讓人們永久紀念傳承。
此石碑的出土,是對已拆毀不存的富平縣鄉賢祠的有力證明,也為研究明代政治、燕王發動“靖難之役”、嘉靖帝“嘉靖改元”重大歷史事件及富平縣文廟鄉賢祠地方史提供了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研究參考價值。張紞在學術上能博貫古今,臨政時又能勤奮有為。當危急時刻,愛國忠君、捨生取義,的確讓人可敬可贊,是中國古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