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去封號碑立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制。位於天貺殿前西側碑台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去封號碑
- 立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
- 時代:明太祖朱元璋制
- 通高:6.8米
該碑螭首龜趺,通高6.8米。碑文主要有三部分內容,其一敘述了泰山的方位、高大峻貌及為古帝王登封之地。其二,歌頌了朱元璋創立的偉業政績。其三,為罷去自唐代以來加封東嶽大帝為王、為帝的稱號,改稱“東嶽泰山之神”。
該碑全文僅226字,言簡意明,一改前代引經據典,文辭繁冗典麗的風格,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明去封號碑立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制。位於天貺殿前西側碑台上。
明去封號碑立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制。位於天貺殿前西側碑台上。該碑螭首龜趺,通高6.8米。碑文主要有三部分內容,其一敘述了泰山的方位、高大峻貌及為古帝王登封之地。其二,歌頌了朱元璋創立的偉業政績。其三,...
立於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御製,碑高6。55米,寬1。56米,厚0。57米。碑文正書9行,滿行43字,共226字。書法端莊嚴謹。今碑首行缺“磅礴東海”4字,第2行缺“山於”2字。碑有首而無題額,龜座高1。2米、寬1。
泰山是五嶽之首,其岱廟中理應刻立《大明詣旨》碑,但實地考察未能發現該碑,現存泰山史料中亦無記載。然而,岱廟天貺殿院西碑中存有洪武三年六月所立“去東嶽封號碑”。此碑應稱作“去帝號碑”。自唐開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為“...
立於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是宋真宗加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而立的封號碑。高8.2米,寬2.1米,厚0.6米,碑文由北宋翰林學士晁迥撰文,翰林待詔、朝散大夫尹熙古奉敕書並篆額。碑陰“五嶽獨宗”四字,系明萬曆二十四年(...
《泰山刻石》原立在山東泰安市泰山山頂上,大概在《明去封號碑》左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東封泰山,兗州太守獻上《泰山刻石》拓本,計有四十餘字。慶曆八年(1048年)以前,宋庠出鎮東平郡時曾派人到泰山模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