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金鐘蓋高5.2厘米,口徑16.3厘米、重183克。方唇外疊,折沿直口,三級遞拱面,頂端有一個桃形鈕。蓋面滿飾凸起的龍趕珠紋和雲紋,蓋口沿內壁刻一行15字的楷體銘文:“承奉司正統二年造金鐘蓋四兩九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代金鐘蓋
- 朝代:明
- 高:5.2厘米
- 口徑:16.3厘米
明代金鐘蓋高5.2厘米,口徑16.3厘米、重183克。方唇外疊,折沿直口,三級遞拱面,頂端有一個桃形鈕。蓋面滿飾凸起的龍趕珠紋和雲紋,蓋口沿內壁刻一行15字的楷體銘文:“承奉司正統二年造金鐘蓋四兩九錢。”
明代金鐘蓋高5.2厘米,口徑16.3厘米、重183克。方唇外疊,折沿直口,三級遞拱面,頂端有一個桃形鈕。蓋面滿飾凸起的龍趕珠紋和雲紋,蓋口沿內壁刻一行15字的楷體銘文:“承奉司正統二年造金鐘蓋四兩九錢。”說明: 高5.2...
(此寶的外形似一鼎鐘罩(金鐘罩)和地動儀,有龍紋圖案,非戰鬥狀態下小如搖鈴,方便拿在手中,祭出去攻擊時會變大將敵人扣住困於罩內,或飛於敵人頭頂放出金光和烈焰,在明代小說《狐狸緣全傳》中使用之時瞬間放大數萬倍。能夠召喚出九條由三昧真火構成的火龍,同飛齊出,從上到下盤旋纏繞在罩子上,朝下...
明代,趙景龍上京探望父親兵部尚書趙恆,路經廬山,結識寨主楊勝,互相敬慕,結為金蘭。景龍欲招楊勝歸順,命僕人趙和捎書稟告父親,不料趙和將書信丟失,被九門提督石亨所得。石亨乘機誣陷趙恆通寇,趙恆被拘禁天牢,並查抄趙府。景龍之妹美蓉攜女羅雁及趙和逃走,去往廬山尋找哥哥。途中趙和心生歹意,被羅雁所...
敵來擊我,撥之則傷筋斷骨,重時可身亡喪命也,力不可擋;少林寺歷代都有精此技者,武僧有唐代伏虎,宋代靈丘,元代智安,明代了真、玄悲、玄魁,清代海潤、清雲等,精研此技,是少林寺眾武僧練武功的重要功夫。③玄空拳在練習時應注意的要點:練此功夫心情不可急躁,不能急於求成,要有耐心、恆心。至少要...
武當山金殿及殿內神像、供桌等全為銅鑄餾金,鑄件體量巨大,採用失蠟法(蠟模)翻鑄,代表了中國明代初年(15世紀)科學技術和鑄造工業的重大發展,反映出中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堪稱古建築和鑄造工藝中的一顆燦爛明珠。武當山金殿的建成,使“金殿(銅殿)”成為武當真武信仰傳播的重要形象標誌。後世影響 明萬曆...
金刀換掌功練成後,可使手、眼、身、步等靈活迅速,閃戰敏捷,有隙即乘,進擊飛招準確無誤。點之則重,擊之則傷,無不應手靈。少林寺歷代皆有武僧練此功夫,如明代悟淨、悟華、悟禪,清代湛化、湛王、湛剛、湛可、寂元、寂袍、寂敬、淳智、淳華等精此武功。練功要點 練習金刀換掌功的要點:要細心...
龜峰共有36峰,集“奇、險、靈、巧”於一身,素有“江上龜峰天下稀”和“天然盆景”譽稱。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遊覽龜峰後發出“蓋龜峰巒嶂之奇,雁盪所無”的感嘆。以發育丹霞洞穴群為特色,奇洞成群,共有大小28個岩洞。如始建於晉代“中華第一佛洞”南岩石窟、“禪宗古寺”雙岩、“飛來禹跡”龍門岩。演化...
金鐘山“文昌宮”牌樓 文昌宮“魁星閣”全貌 文昌宮古戲台 文昌宮後大殿 呂祖閣全貌 財神廟全貌 財神廟“玉皇閣”西來寺全貌 西來寺門樓斗拱翹角 西來寺大殿 福建會館「天后宮」容氏祠堂大殿 阿拉谷何氏祠堂 唐繼堯故居 明代土司祿氏故居 楊氏民居木雕透窗 楊氏民居鏤雕格子門「祝壽圖」會澤古城居宅院 漢代青銅小鐘 ...
大石屋禪寺建於明朝。因風景獨好,山高氣涼,是避暑的好地方,吸引了奉化、新昌、餘姚、紹興等地燒香遊客,使寺院逐年擴大。到了乾隆年間,規模擴大到大小殿堂九十九間半,各種佛像一應俱全,僧人一百餘人,常年香火不絕(今瓦礫中挖出石碑為證)。到民國初期因戰亂,僧人無法安居寺院而逐漸冷落,到後來一場大火...
昆明金殿名勝區內,古樹名木眾多,擁有古樹名木4千餘株,後續資源3千餘株。紫禁城內的紫薇、梧桐、銀杏,紫禁城西門外的茶花,均植於明代。庭院內外,大量扁柏、銀杏、梧桐、羅漢松、刺柏都是明清古樹。老君殿南側,有一株雲南省最大的麻櫟樹。風景林內,大量雲南油杉都是百年以上的古樹。鳴鳳山麓,有羊清河由東至...
誅仙陣,又名誅仙劍陣,是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陣法,截教掌門通天教主所擺,乃主宰天道殺伐之無上法陣,由誅仙劍、戮仙劍、陷仙劍、絕仙劍所組成。最終被四位聖人(老子、元始天尊、接引道人、準提道人)合力攻破。背景介紹 起因經過 截教門人,多有下山助商軍滅周,多寶道人的弟子火靈聖母被廣成子殺死,...
南灣社區原為南灣村,自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建村已有600多年歷史,2002年轉制為南灣社區。六百多年前的一天,一夥人匆匆忙忙來到西灣,歇了一下。可這一停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這一年是明朝洪武29年,從此西灣也改稱南灣,一個小村落形成了。來者何人?為何匆忙而來?在南灣村民麥劍輝娓娓的敘述中,我們...
蓋龜峰巒嶂之奇,雁盪所無 ---徐霞客(明朝旅行家)江上龜峰天下稀 挈朋貪賞夜忘歸 ---李夢陽(明朝)若教移向幽燕地,殊勝長城壯漢關。---高明(明朝官員)大地文章集龜峰 ---江西第一任省長邵式平 龜峰是一個自然的珍寶,請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好好地保護她。---保羅(美國國家公園基金會主席)交通信息 ...
引人注目的是:鐘身內外整齊地鑄有佛教名經17種,總計22.7萬多個楷書字,字型工整、堅韌,相傳為明代書法家沈度的手筆。永樂大鐘,以悠久的歷史、精湛的鑄造工藝、第一流的聲學特性、燦爛的書法藝術和佛教藝術,馳名中外,享有“古代鐘王”之譽,國際友人盛讚道:“永樂大鐘,巧匠神工,樂聲永播,智慧無窮”。
湯文瓚天性警敏,操履純正,甫弱冠既肆力群書,多所心得,歷久而無稍倦,作賓於王門而進退未嘗逾禮,風采為時所欽仰,家道雍肅,事親孝順,事長恭敬,平居鄉里,溫溫自如,不與物忤,發為文章,如金鐘大鏞,鏗鍧向振,其梅花百詠,詩特奇絕焉。公素行久契王心,嬰疾既久,遣使絡繹慰問,卒以訃聞,哀悼...
明代中葉,雪竇寺山門前高瑛橋畔,有棵參天古松,大二十圍,高達百餘尺。隆慶五年,奉化知縣欲將其砍伐,翰林出身的奉化籍京官戴洵,為保住這棵古松,與奉化知縣較真,作詩勸止家鄉父母官“刀下留樹”。保住後,人稱“翰林松”。後世遊覽雪竇山的文人、官宦,對翰林松多有贊詠,讚揚戴洵的“保樹”之舉。萬曆十四年...
晚年,他結廬翠湖,自辟一園,名“樹園”,堆土為山,名“金鐘山”,蓋一小亭,名“課經亭”,又種些花草菜蔬以賞心悅目。並以“園愈狹,心愈愜;園愈隘,身愈泰”自慰自勉。他用晚年光陰,蒐集、整理雲南地方文獻。當時大滇池南岸的昆陽月山,發現了一塊《馬哈只碑》,經他鑑定是明代航海家鄭和為其...
以大師殿最為輝煌壯觀,系仿明代古典廟宇建築,黃色琉璃瓦重檐房蓋,氣勢居群殿之首。廟內文物和珍稀樹木頗多。有石刻《金剛經》32塊,明成化五年(1469 年)和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所鑄大鐵鐘各一件,大雄殿壁間原有唐代風格壁畫,大雄殿左前壁有石經寺沿革碑刻題記等。庭院中有後周顯德年間(公元 954—...
松柏古樹、遒勁參天,華蔭如蓋,鬱鬱蔥蔥。春夏時節,徜徉林海之間,沐浴香濤之中,漫山遍開的野花,有的紅顏淡妝,有的潔白素淨,有的翠色慾滴,有的濃艷如墨、雪海紅霞盡收眼底。亭台廟宇矗立於巍巍山巔,或藏於山坳叢林之間,清清山泉淙淙鳴唱,飛鳥彩蝶枝頭盤旋。自然景觀美不勝收。如此意境,明代詩人高啟詩云 ...
伏虎洞一名老虎洞、地藏洞,在摩室嶺百歲宮東北。洞底奔瀉一股清泉。清泉源自天游峰東南麓石罅中迸出的涓涓岩溜,流徑此岩之麓後匯成流泉,注入伏虎岩南壁下方的此處巨洞。明代兵部侍郎(尊稱為少司馬)陳省隱居雲窩時多次來此處賞玩。其門人、崇安縣令梁鵬遂將此泉命名為司馬泉,並在洞口石壁上鐫刻泉名。...
六是從後殿屋頂瓦面的排水溝是單溝而非雙溝,這是明代的典型做法,雙溝排水多為清乾隆之後的做法。七是從整箇中殿後殿現存的建築來看,原來的大殿屏風欄廊多數已被拆除並築砌為實體牆並連線原有牆柱,有的地方還被開了窗戶,明顯是後來者為分隔空間或改建成房間而採取的相應舉措,今天看來當然是一種破壞古建築...
又據同書同卷《方正傳》所載,他的曾祖名元瑞,祖名光湘,父名策謙都是明朝末年到清朝前期的名人,其父曾任寶慶(註:邵陽,舊名寶慶)教授,卒時九十一歲。可見,其家世頗具文風。力恕與其兄力(又作立)中同舉進士,同改庶吉士,更是一時傳為美談。《孝感縣誌》卷廿《雜誌》云:“夏力恕,康熙辛丑與...
明代地理學家、旅遊家徐霞客曾過梁皇山。前童南岙山麓有明初儒士童伯禮營建之石鏡精舍,方孝孺曾在此講學。塔山、鹿山峙立東西兩側,景色秀麗。孝女湖、廟湖、致思廳、學士橋、南宮廟等古蹟,今尚存。明初方孝孺所設計之童氏宗祠建築,仍大致完好。明洪武年間所建的宗祠,已引起省內外專家的高度重視和大眾的讚賞。
廣德寺,中國皇家禪林,位於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廣德路。自唐永泰元年(765年),高僧克幽禪師來遂主持開山闡教後,高僧倍出,香火興盛。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聲名大振,明代極盛,僧人千餘,曾主領川、黔、滇三百餘山,曾獲歷代帝王11次敕封,被尊為“西來第一禪林”。始建於唐開元年(713年)前,原名...
象鼻溫泉,更為泉中之冠,明代有詩讚曰:“頻翻雪浪一池春,深淺分明見玉人”。吾亦嘗吟詩讚曰:“天降神象凝山中,鼻通地竅熱泉涌。沒煙沒火人間暖,無色無味元素豐。①”此水浴飲皆宜,溫潤滌垢,療疴神醫;山川仙境,養心怡情,遊客如雲。數百山泉奔涌,川流不息,滋養大地,地潤則生氣旺。致使寧州雖無...
祭萬曆太后這個掌故出於明朝萬曆年間,清太祖在攻打撫寧時,為明兵俘虜,囚於獄中。後來,經賄賂求得萬曆太后的格外恩典,方出獄。故清廷以此為報,於清宮紫禁城東北場設小屋三椽,供萬曆太后神牌,俗稱為“萬曆媽媽”。祭萬曆太后所煮白肉的老汁,史籍中稱有200 年之久,雖有誇大之嫌,但湯汁濃香味醇確是事實。
到了明朝中期,隨著香客的增多,天街也開始繁榮起來,隆慶年間(1567-1572),馮時可在《泰山記》中說:"登天門,則平壤矣,市而廬者百餘家"。萬曆二十七年(1599),文學家謝肇浙游泰山,又有這樣的記錄:“(十八盤)梯窮而得平壤,乃有周廬廛(chán)巷成小村落,皆衣食於元君祠也。”天街客店 天街上...
永樂大鐘鑄造於明代永樂年間,由北京鼓樓西鑄鐘胡同內的京師鑄鐘廠鑄造。高6.75米,直徑3.7米,重46.5噸,鐘唇厚18.5厘米,有“鐘王五絕”的美譽。鐘體內外鑄有佛教漢、梵經文一百多種共230184字,經文字型工整,是明代書法家沈度的手筆。鐘體上窄下寬,鐘聲渾厚洪亮,音波起伏,節奏明快幽雅,擊鐘時尾音長...
斗姥閣:位於織金城東北月華橋東側的小石山上,建於清康熙六年,木結構三重檐、六角攢尖頂,結構獨特美觀,原有古蹟奢香殿,旁邊現存明代古橋奢香橋(月華橋)。隆興寺:又名水月庵,位於城東面“三潭滾月”邊緣,始建於康熙六年。城區諸山 織金古城景區以秀麗奇峰著稱於世。其中主要的有:東山:位於城東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