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實學

明代實學是明代中期以後崛起的一個學術流派,實學學派的代表人物為顧炎武朱舜水黃宗羲、王夫之、顏元等人。至明末清初達到極盛,隨後逐漸衰落。“實學”這一概念,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含義。在宋儒那裡,實學就是講習《春秋》,觀覽《資治通鑑綱目》,遵守祖宗法制,其實仍是道學的變體。在清儒那裡,實學即指“樸學”、“漢學”,以與宋代道學相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代實學
  • 屬性:學術流派
  • 時代:明末清初
  • 開創丘濬
詳細內容,明體適用派,王霸並用派,代表著作,

詳細內容

明代實學學風是由丘濬開創的。他所著的《大學衍義補》一書,放眼“治平”之術,恢復儒學“有體有用”的真精神。此書被明末實學家陳仁錫所輯《經世八編類纂》列為八種“經世”書之首。明代實學分為兩大理論流派:

明體適用派

也可稱之為“全體大用”派。這一派恢復儒學“內聖外王”的精神,強調“體圍合一”、“學仕合一”。其代表人物有丘濬、呂坤、謝肇淛、陸世儀,顧炎武、李顒。

王霸並用派

也可稱之為“義利雙行”派。這一派復興先秦的諸子學說,對管子、韓子、老子、莊子、墨子等都有所稱頌,尤其是吸收了管、商的“功利”學說,不諱言“富強”,以“富國強兵”作為一生追求的終極目標。其代表人物有張居正、海瑞、焦竑、徐光啟。
明代實學所要摒棄的是以下兩種治學風習,即“八股之習”與“道學之習”。這是明代實學思想家所共同針砭的目標,往往稱之為“俗學”,以與自己所提倡的“實學”相別,他們講究“實用”,提倡“實學”、“實行”、“實政”,主張“實心”任事。他們拋棄道學家游談無根的陋習,更多地注意那些有關國計民生的事情,諸如農田、水利、河漕、鹽法等等。

代表著作

明代實學思潮的代表性著作有《子史經濟言》、《明經世文編》、《古今治平略》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