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浙東實學經濟思想研究

宋代浙東實學經濟思想研究

一般說來,實學是明中葉以降三百餘年的重要社會思潮。實際上,實學自宋即伴隨新儒學(即宋學)而共生演化。理學、心學中蘊涵反空疏虛學而主張"躬行踐履"的實學特色,而浙東學派講求實利功效力倡"經世致用"之實學,開明清事功實學之先河,成為東南區域史研究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宋代浙東實學經濟思想研究
  • 類別:歷史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介紹,目錄,內容,

介紹

一、宋學的“實學”傾向與“踐履”同“事功”之分
所謂"宋學"即宋代學術,包括文、史、哲、經各學。其結構特徵主要是學派林立各有傳承,又相互汲取相互交鋒,兼容並蓄相斥趨同;其學術特徵主要是對儒家經典及其傳注的質疑,通過較為開放自主的方式重新解經,以闡發學術見解思想主張,探索義理性
命宇宙生成。表現出經世濟用、規範倫理或重思辨、明義理的思想傾向,學理思路又多吸收釋、道二教,因而在方法、觀念、學風上有別於傳統儒學。宋代豐富多彩的思想學說和格調迥異趨同的觀點主張,匯集而成精神文化發展的五彩長河,蘊積而為中國傳統社會文化發展的又一高峰。
繼先秦諸子、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之後,宋學蓬起,自"宋初三先生"、李覯、范仲淹、歐陽修、周敦頤、邵雍、張載、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程頤、程顥到張軾、朱熹、陸九淵、呂祖謙、陳亮、葉適等思想家,人才濟濟,學派林立,各臻其妙,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興起於北宋集成於南宋的理學。自周敦頤、張載、二程,發展到南宋的朱熹、陸九淵,建構了理學發展的流脈體系,至元明而流變賡續,入清漸趨衰微。理學融匯儒、釋、道三教,結合自然科學的發展,使儒學思辨化、哲理化,並發展了儒家學說的道德倫理,成為中國帝政時代後期社會秩序意識形態的核心,和士林學術思想與思維定式的規範

目錄

實學與理學共生而又對立於理學。明代實學家崔銑說:"宋之四子造詣精矣,皆實學矣。"(《洹詞》卷10)"宋之四子"即周敦頤、程頤、張載、邵雍。清代實學家章學誠也稱讚朱子學是"性命、事功、學問、文章合而為一",認為其後學"皆承朱子而務為實學"。(《文史通義》卷3 《朱陸》)但"實學"一詞在宋以前就有,如東漢王充《論衡・非韓篇》說:"以儒名而俗行,以實學而偽說,貪官尊榮,故不足貴。"《全齊文》卷26《釋玄光》有"聖賢功績,何莫由斯。實學者之淵海,生民之日月"(收入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3 冊)。唐代道宣撰《續高僧傳》卷13 《釋道岳》"毗曇成實學知非好,攝大乘論誠乃清微。"《舊唐書》卷119 《楊綰傳》引其論貢舉之弊的奏疏中有"人倫一變,既歸實學,當識大猷"。至宋,伴隨著理學的興起"實學"的概念被更多地運用,如《河南程氏遺書》卷一記載程頤說:"治經,實學也。……如國家有九經及歷代聖人之跡,莫非實學也。"他強調"窮經將以致用也。"(同上,卷4 )朱熹《中庸章句》的《題解》開篇講程子釋《中庸》" 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他批評"近世學者不知聖門實學之根本次第,而溺於老、佛之說,無致知之功,無力行之實"(《朱文公文集》卷46)。他認為"今學問流而為禪,上蔡(指謝良佐)為之首,今人自無實學"(《朱子語類》卷5)"一味說入虛談最為惑人,然亦但能謾得無學底人,若是有實學人,如何被他謾才說悟,便不是學問。"(《朱子語類》卷121 )"大抵今日之弊,務講學者多闕於踐履,……殊不知因踐履之實,以致講學之功,使所知益明,則所守日用。"(《朱文公文集》卷46)他指出:"只是無志,以舉業為妨實學",提出"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朱子語類》卷13)可見朱子是十分強調實學的。其他宋學者也大多倡實學,如張拭說:"聖門實學,貴於踐履"。(《南軒全集・論語解》卷四)心學提倡"躬行實踐"(《陸九淵集》卷6),陸九淵講自己"平生學問惟有一實,一實則萬虛皆碎。 "(《陸九淵集》卷36)其文集中有包恢在《三陸先生祠堂記》中提到"孟子之實學"(同上,卷36)"唐虞三代之實學"(同上,卷35)等說法。宋代官方文書也用實學,如建炎元年科舉詔令中有"俾謹擇於考官,用精搜於實學";慶元四年有言者嘆雲"天下士子,誰務實學哉!"(《文獻通考》卷32《選舉五》)"學校必選實有道德之人,使為學官,以來實學之士。"(《文獻通考》卷42《學校三》

內容

應當說,儒家傳統中是有經世內涵的,而無論程、朱還是陸、王,都未完全拋棄此傳統,理學思想體系中也蘊涵著某些實學的因素,"所以明清時期的實學家在批評、否定理學的空談心性的同時,對其中的某些實學思想也多加肯定和繼承。"(1) 但理學是在反對佛老的"虛無寂滅之教"與漢學"辭章記誦之學"中發展實學的,將追求人間真實的聖賢之學,和在現實生活中實踐道德之學,稱為實學,即日本學者所稱的"追求人間真實之實學"與"道德實踐之實學",而稱明末清初的實學為"經世致用之實 學"。著名實學研究者源了圓先生提出:"實學乃如具有多種側面之巨像",有實踐、實用、實證、求實等等之學,觀其與社會之關係有"經世濟民、經世致用"、"利用厚生"等等之學。"當人們不滿意現存之思潮及價值觀,社會價值體系發生動搖時,則有些人將支持當時價值觀之學問貶為'虛學'或'偽學',而將自己的學問稱為'實學',以強調其正當性。"(2)說到底,實學就是指實實在在的學問。
應當看到,宋明以來,理學以"新儒學"之風貌立世,今人視理學為空談"性命義理"之虛學,而當時的理學家則恰恰認為自己的學問是反對章句訓詁之空疏虛學而主張躬行踐履的實學。但這個"實"並非明清以後"實學"之"實",而與後一意義的實學相近的事功之學也在這一時期大成氣候,事功之學不僅與理學並存,而且本身就是"新儒學"的組成部分。美國學者提出"道德倫理"與"事功倫理"之分,有"功利主義事功倫理學"和"個人德性與動機倫理學"之說,認為功利主義代表了傳統儒家入世思想和政治主義取向的復興。(3)我認為心性修煉與社會實踐都是理學的命題, 理學與事功學派都師承儒家修、齊、治、平理念,涵蘊修養道德和經世致用的思想。但事功學派以實現社會功利實效為經世致用,理學家則以追求真實學問、修養德性並付諸實踐為實用;事功之學以改造外部社會並取得實利功效為宗旨,理學家則以內在的學問追求、德性涵養為本功利為末;雖都講"務實",經世致用與躬行踐履是不同的。這種不同寓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儒學至宋而學派分化並立(這也是自宋始可建瞻博之"學案"的緣由),經世傳統向著潛沉踐履和經世致用兩個主要方向發展,尤其是後者對此後中國社會及 思想文化的影響很大,而這種影響對整個社會形態的演進起到重要作用。到"天崩地析"時的明清實學,"主要分為實體實學、經世實學、質測實學、考據實學和啟蒙實學。其中經世實學是主流,其餘則是支流,共同構成了一股強大的社會思潮。"(4) 經世致用之學(或稱事功之學、經濟之學等)是中國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文化要素(5)。經世致用的實學思潮遍及社會各領域,謀求富強的需要與社會變革的要求,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
二、浙東事功之學的地域經濟文化特徵
區域史研究不能單純依據行政區劃,而應著力於地域的文化、社會歷史等特點,及其發展的內在邏輯性與一致性,從其系統性(時間)、聯繫性(空間)、特殊性(比較)、影響性(發展)等著眼;需要以科研分工細密、基本材料具備等為前提(基本材料多以行政區劃為單位是區域史研究的困難)。應當看到地域差異在歷史發展的各個方面的客觀影響,但不能完全以"地理環境決定論"來認識問題,尤其思想史,許多風格迥異的思想可能同出一地,同一地區的思想家乃至同一家庭的兄弟可能政治經濟學術觀點截然不同,這也是研究地域史中應當注意的。我以為政治性制度建構與秩序性意識形態與地域的關係較為間接;而語言、習俗、民風等等則與地域有直接關係。
就區域文化類型來看,中國南北文化自古即有差異,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孕育了不同的風俗民情、士人心態、文化特徵。傳說帝舜彈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即是相對於"北風"而言的。自太史公記地域文化差異以來,歷代文人學士不乏高論。(6)南方士人聰慧、精細;北方士人憨直、闊博; 南方文化明麗、纖巧、縝密、委婉、飄逸,內省、求精、溫怨、柔曼、靈秀等等;北方文化豪邁、奔放、雄渾、質樸、拙括、外向、剛直、慷慨、俊肅等等,可以在習俗、性情、學風、觀念、思維等若干方面,找到南北相對的許多語辭來形容或概括文化的差異,但也存在許多共性,共同構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