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宣德銅器極其罕見。宣德銅器開一代銅器之先河,把我國古代的青銅合金技術推向了一個頂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代宣德銅器
- 年代:明代
- 材質:青銅合金
- 評價:宣德銅器開一代銅器之先河
由來,鑑別方法,
由來
宣德皇帝令臣工們用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洋銅經十二煉後鑄造鼎彝器,開創了古代銅器鑄造技術之先河,響譽中外的宣德銅器令一代代後人推崇備至、辛辛探尋。據史料記載:明宣德年間,宣宗皇帝朱瞻基因見郊壇宗廟及內廷所陳設之鼎彝(禮器、食器等的總稱)均非古制,遂生復古之心,於是在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勅諭工部尚書呂震等人仿照宋人《考古圖》、《博古圖》諸書所記商周青銅器器形和內府所藏名窯款式典雅者鑄造仿古銅器(祭祀及生活用禮器),如其中一道聖旨:“……貢良銅,厥號風磨色、同陽,邁詢之臣下堪鑄鼎彝,朕念郊壇宗廟內廷所在陳設鼎彝式范猥鄙,不足以配……其外如應補鑄簠、簋、壺、尊、俎、豆諸器可仿古范製造,告成之日,著禮部太常寺司禮監協同爾工部按驗進呈……欽此”,工部隨即奉旨鑄造(引自明呂震著《宣德彝器圖譜》),這批銅器共用三萬餘斤風磨銅,系明初鄭和下西洋從暹羅國(泰國)帶回來的洋銅(“從公元1405年至公元1433年,鄭和先後七下西洋,歷時二十餘年,共經歷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同時也少量進口生產物資,如從暹羅國進口銅。”[引自《中國古代史》]),經宣德皇帝要求十二煉後鑄造,這樣就把我國古代的銅合金冶煉技術推向了一個巔峰,鄭和從遙遠的西洋歷經千難萬險帶回來的洋銅再經過十二煉後鑄造,其材料價值已經勝過當時黃金的數倍,而且宣德皇帝還親自督辦和驗收這批銅器,物力、財力花費龐大,光是朝中大臣就有30餘人參與監製和管理,所鑄之銅器(鼎、簋、壺、尊、俎、豆、爵、鹵、薄、爐[即宣德爐]等諸器,後來有些人們誤把鼎、簋這些形狀有點象爐的祭器也算成了焚香爐,但他們不是香爐而是祭器)除部份歸宮廷留用外,還奉敕分與諸王府。他開一代銅器之先河,把我國古代的銅合金技術達到極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舉,其歷史意義影響深遠。文化藝術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上至帝王將相,商賈,下至庶民無不為宣德銅器之魅力所折服。宣德銅器銅質精良、精細,在暗淡處能發現奇異的光澤,難怪乎明景泰兵部尚書于謙對宣德銅器之美這樣評價:“色似黃金,音如鐘磬”,明嘉靖著名書法大家、文史學家南京應天府通判祝允明讚嘆宣德銅器:“當與商彝周鼎共寶、金玉同價,------金玉恆有而宣銅彝器傳世頗稀。”這批銅器鑄好後就封窯不鑄了,七年後宣宗駕崩,後來,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特別是1449年10月,北方數十萬瓦剌軍圍攻北京城達數十日,燒殺、獵取;還有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進入北京故宮收取變造和銷毀---),因此,存世十分罕見,但也許有極其稀少的隨著主人去了地下世界,而後來又傳世的,這批宣德銅器都鑄有“大明宣德年制”的銘文,其字型結構嚴謹、工整規範、氣韻連貫、剛勁有力,系當時書法大家手書後鑄造。銅器無論造型、紋飾、人物等雖有仿古的成分,但都有許多變化而具備宣德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徵,為宮廷繪畫大師和工藝雕刻大師的合作結晶,造型:宏偉渾圓、莊重古樸,文飾:粗獷、流暢、自由豪放,與同時期風格特徵相似,人物:生動傳神,精美絕倫。正值永宣盛世,因此宣銅彝器代表了明代制銅工業的最高水平,其歷史價值和文化藝術價值無法估量,為大中華一代蓋世瑰寶!(主要參考資料:《宣德彝器圖普》、《中國古代史》)。
鑑別方法
一是常鑄有銘文表明是仿製品,宮廷所仿多鑄有本朝年款,例如宣德三年工部奉敕仿製之商周青銅器器底多鑄有篆文書寫的“宣德”二字,也鑄有“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和篆書款,及隸書款銘文。有六字款、四字款、二字款,楷書款和篆書款“德”字心上有“一橫”(中國歷史博物館原館長俞偉超撰寫的《中國古錢大系》書中:宣德通寶銅錢照片圖為楷書款,其“德”字心上也有“一橫”)。而隸書款“德”字心上少一橫,但也有人認為隸書“德”字有一橫,600年前的事了,個別細節沒有歷史依據和記載,有“一橫”還是少“一橫”無從考證(現在的《宣德彝器錄》都是民國時期的抄本),也無記載,考古的原則是以實物為準,用事實說話,但不管如何,字型結構嚴謹,蒼勁有力,法度森嚴,有唐代遺風。 二是明代宣德銅器無論造型還是紋飾與前代比較都有許多變化,有宣德特徵,銅器生動,精美絕倫。